admin
41753 帖子
号称「家用显卡都能跑AI」超越Sora的阿里万相大模型开源
阿里云旗下影片和图像生成模型「通义万相2.1」(Wan)开源,号称「家用显卡都能跑AI」,代表顶级前沿模型的开源浪潮,涌向由AI驱动的影片创作领域,也代表本周全球AI大混战升温。
权威评测榜单VBench显示,万相2.1以总分86.22%的成绩大幅超越Sora、Luma、Pika等国内外模型,稳居榜首位置。
财联社报导,美国Anthropic公司24日发布首个混合推理模型Claude 3.7 Sonnet。与此同时,DeepSeek也在持续开源5个代码库,赶忙上架「最强大模型」的xAI,将推出一系列应用层面的优化;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也已经定档26日,将给语音助手Alexa带来「AI升级」。坊间也有传言称,OpenAI可能会在本周推出GPT-4.5。
根据通义介绍,此次开源的是2个版本的模型:14B版本适用于专业创作者迅速上手部署,而1.3B参数量的版本在家用显卡,例如辉达4090上用单卡8.2G显存,就能生成480P高品质影片。性能甚至能与某些5B参数量的闭源大模型相媲美。
受消息影响,阿里巴巴美股盘中异动拉升,带动中概股集体走强。
分析认为,万相2.1主动开源,而且是全部推理代码和权重全部开源,代表影片生成模型赛道将更加活跃,竞争和反复运算也会变得更加激烈;对消费者以及内容产业的从业者而言,生产力跃升的速度也会变得更快、成本和使用门槛将快速降低。
例如,OpenAI终于在去年底发布Sora产品,面向每月缴纳20/200美元的订阅用户。同时由于算力不足,暂时没有推出API(应用程序开发接口)的计划;谷歌Veo 2模型则在近期披露定价,每生成1秒影片需要付费0.5美元,相当于生成1个小时的影片,需要花费1800美元。
万相2.1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2点,首先是能够展现复杂稳定的人物肢体动作,以及精准还原碰撞、反弹等复杂物理场景。这决定了AI生成的影片是否有足够真实性。
另一个巨大的优势,是万相2.1能够直接通过提示,可以在影片中生成中英文本及特殊艺术效果。随着这个模型的开源,中文AI应用市场又将迎来一波新玩法的升级。
通义万相于2023年7月7日上线,去年9月19日的阿里云栖大会上,发布通义万相影片生成大模型。
曹兴诚捐款清大1500万成罗生门?前校长:事后查无此款
联电创办人曹兴诚1500万元(台币,以下同,约45.7万美元)的清华大学捐款陷入罗生门,政治工作者周轩在脸书贴出清华大学前校长陈力俊的演讲内容,其中提到清华大学已经收到曹兴诚的1500万元捐款;对此,陈力俊还原始末,指当时因私下谈话,曹说有捐他就在演讲时表达感谢,并未查证,不能当成证明;清大则再度低调回应,确实没有收到这笔捐款。
曹兴诚日前说,当时自己直接把捐款支票交给前清大校长沈君山,但没有指定要捐给清大,沈可能把钱拿去做其他公益用途,自己没有过问。国民党议员杨植斗对此批评,1500万非小数目,提领出来应有相关纪录,只要查一下就知道,曹却把事情搞得很复杂,推给已故之人,加上曹前阵子多项争议,证明「老曹只是来捣蛋。」
陈力俊说,约2011年时,当年曾兴诚跟林百里一起来学校对谈,因他是主人,在演讲以前在会客室里,有谈到这个事,因此就感谢曹兴诚,因为这件事传了十几年,是一个佳话,曹也提到竟然有人说他没捐。
陈力俊说,因此后来致词时他就感谢曹兴诚,因为曹说他捐了,没有人会去质疑,再去查10几年前有没有捐钱,所以当时他认为已经捐了,才跟他感谢,致词内容也放在书中、网站上,整个经过就是这样。
陈力俊也坦言,整个经过就是,他当时没有去查证,因为曹本人说捐了,代表学校的立场应该表达感谢,他认为,「不能说是我证明他」,都自己说捐了怎么可能没有捐呢?这是极少会发生的事,至于到底有没有捐,他并不晓得。
陈力俊也提到,前几年学校有人邀请曹演讲,有希望向曹募款但没谈成,确实就有人去查证当时就知道曹并没有捐款,并不是因为这次风波才去查证。
政治工作者周轩以「曹兴诚董事长到底有没有捐给清大1500万?陈力俊前校长给了答案」为题指出,他从清大数字校史馆网页终止找出2011年时任校长陈力俊的演讲稿,其中提到清华大学已经收到曹兴诚的1500万元捐款。
此演讲稿中曾提到,曹兴诚在1996年与沈君山前校长进行围棋大赛,为清大赢得1500万元捐款。陈力俊在演讲稿中表示,「清华大学确实收讫捐款无误。」
美股莫名连四日下跌 杠杆型ETF最惨者损失40%
高风险、高报酬的杠杆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因美股走高风靡一时,如今,由于接连而来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以及对美国贸易政策的疑虑,打压了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这些投机性产品正带给投资人带来沉重打击。
从押注高价科技股的杠杆型ETF,到难窥其堂奥的选择权操作,再到各种加密货币投资,这波已让美国主要股价指数连续四天下跌的抛售潮,导致散户最热衷的非主流ETF损失惨重。
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两档跟持续买进比特币的MicroStrategy挂钩的杠杆型ETF,市值一度超过50亿美元,如今单单三天已崩跌约40%。此外,锁定辉达(NVIDIA)、特斯拉(Tesla)和亚马逊(Amazon)两倍表现的杠杆型基金也大幅下跌。三倍杠杆押注创新和半导体股票的ETF则滑落了20%。
Miramar Capital 经理人Max Wasserman表示,「动能能载舟,也能覆舟」,「就像下坠的刀。」
这波抛售潮直接引爆变量并不明显,但在上周五,随着中古房屋销售、消费者信心以及企业景气均不如预期,市场的卖压显著加剧。而在周二,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Conference Board)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本月出现2021年8月以来最大跌幅,反映对整体经济前景的疑虑升高,可见川普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感已影响家庭消费。
根据彭博行业研究分析,本月初,大约950亿美元的资产集中在使用衍生性商品进行单一股票或指数做多押注的产品,而采用做空策略的产品则仅吸引了90亿美元的资金。
「这就是贪婪。那些波动最大的股票吸引想要杠杆操作的急进投资人,」Academy Securities总经策略主管Peter Tchir说:「表现不佳的情况将集中在一些原本最大赢家身上,因为快速且激进的资金涌入了单一股票杠杆型ETF。」
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杠杆交易,光是押注科技公司及其他创新企业也遭受重创。
Cathie Wood管理的62亿美元ARK创新ETF(ARKK),周二一度大跌6.7%,因为主要持股特斯拉、Roku以及Palantir 全都大跌。
华裔梁玮舜获提名出任旧金山警察委员
在公共安全问题成为旧金山社会焦点之际,市长丹尼尔·罗伟(Daniel Lurie)提名华裔法律专家梁玮舜(W.E. Wilson Leung)出任旧金山警察委员会(San Francisco Police Commission)委员。此提名于24日获市议会规则委员会一致通过,并于25日提交市议会全体会议表决。
截止发稿,市议会尚未对这项议程表决。
作为旧金山华人社区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梁玮舜的提名引起了华裔居民与民权组织关注。近年来,随着城市治安状况引发广泛讨论,警察委员会的决策影响旧金山的执法方式与社区安全。
警察委员会是旧金山警务管理的内核机构,由七名委员组成,负责制定警务政策、监督警察行为并审查纪律案件。委员由市长与市议会共同任命,确保警察系统的透明度与问责机制。
梁玮舜在联邦司法部(DOJ)担任检察官14年,在执法领域经验丰富。他曾在英特尔(Intel)、惠普(HP)和优步(Uber)等知名企业领导政府监管和法律事务,对警务合规与政策改革具有深厚背景。
在周一的市议会规则委员会会议上,梁玮舜强调,警察委员会应成为执法部门与社区之间的桥梁,并关注旧金山市民对治安问题的焦虑。他说:「许多居民对公共安全感到担忧。但我相信,旧金山正处于一个治安改善的关键点。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旧金山变得更加安全。」
旧金山的华人社区长期以来高度关注公共安全问题,尤其是在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事件增加之后,许多居民要求警方采取更积极的执法措施。部分华裔民权组织支持更强有力的执法,以减少抢劫和暴力犯罪。但也有倡导者希望警务改革能够同时兼顾社区关系与执法透明度。
旧金山华人权益促进会(Chinese for Affirmative Action)成员表示,梁玮舜的工作背景让他们放心,但也希望看到他在打击犯罪的同时,推动更加公平、公正的执法政策。
华埠部分华裔小商业主认为,警察委员会需要采取更强硬的立场,确保小商业和居民的安全。有华埠中餐厅东主表示,过去几年,店铺遭遇过抢劫和财产损失,但警方的反应态度过于温和,没有破案的最终结果。「如果梁玮舜能够推动更有效的执法,我们当然支持他的任命。」
如梁玮舜的提名获得市议会投票通过,他的任期将持续至2028年4月30日。
「一个小标签 看到涨价痕迹」华女跑3超市买鸡蛋
东湾华人Sophia 25日表示,鸡蛋产量减少,价格大幅上涨。她中午发现,在Costco最便宜的鸡蛋早就被抢光,总共找了三家超市,才算找到一打9元多的鸡蛋。「最搞笑的是,原价8.99元的标签还没有撕掉,只是简单遮起来,能看到原价和现价,涨价的痕迹,一个小标签就能看到。」
根据tradingeconomics的官网数据,截至25日的数据,受禽流感持续爆发的影响,笼养蛋鸡产的大白壳蛋价格飙升至创纪录的每打8.0628元。超过 1.5亿只蛋鸡被淘汰,导致鸡蛋产量减少21%,供应严重短缺。 由于成本上升,一些餐馆,如连锁品牌丹尼餐厅(Denny's),开始对以鸡蛋为原料的餐点收取附加费。
为此,川普总统与土耳其达成了一项进口1.5万吨鸡蛋的协议,暂时缓解这一问题。 然而,形势依然严峻,杂货店甚至采取了限购措施来管理需求。
Sophia表示,家中对鸡蛋的需求并不是最多,因为平常有其他肉食、豆腐补充蛋白质。一直都听说因为禽流感原因,鸡被杀灭,导致鸡蛋的产量削减,但从来没有当回事。一个月前就买了六大盒鸡蛋。最近快吃完了,才决定要去超市购买。
25日下午1时许,她赶到东湾列治文的Costco超市才发现,便宜的鸡蛋早就被抢空,现场只剩下几个空空的纸盒子。「以往Costco鸡蛋都有好几个品种选择,或者是白壳鸡蛋,或者橙壳鸡蛋。但现在也只有一种可以选择,可见产量奇缺。」
记者也留意到,Costco的鸡蛋几乎是所有同类产品中最低,24只只要8.69元,一打需要4.345元,可谓良心价。且现场明确贴出一张告示牌,每个顾客限制购买三大包装鸡蛋。不少顾客看到空空如也的货架,都扫兴而归,摇头叹气。
Sophia说,她还考虑在华人超市的在线平台购买,结果发现没货。于是准备开车回家。在路上灵光一闪,想起家附近有一个Lucky 超市,于是走进去碰碰运气,发现鸡蛋货源挺足,但价格普遍太贵。最少的每打鸡蛋9.49元,贵一点的有机鸡蛋价格是12.99元。实在太贵,但还是咬咬牙买了一打,考虑先顶几天再说。
「最搞笑的是,有一类鸡蛋原本显示价格是每打8.99元,但用标签遮了起来,旁边显示9.49元,估计是价格标签没来得及换,所以就暂时遮住。一个标签,就能看到涨价的痕迹。」
Breaking
外媒:失踪两年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重获自由(图)
据法新社消息,在中国加强对金融行业监管近两年后,中国科技圈知名银行家包凡已恢复自由。2023年2月,包凡在中国政府对金融界高管展开整顿之际突然失联。 © 路透社一位曾与华兴资本保持联系的前同事周六向法新社表示,包凡已经获释,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媒体财新网此前在周五披露的相关消息。包凡因与多位中国科技巨头关系密切而备受瞩目,在金融界拥有极高声望。他曾主导多起重要的企业上市项目,包括电商平台京东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现年54岁的包凡还在2015年促成了本土网约车龙头企业滴滴出行与当时竞争对手快的打车的合并案。2023年2月,包凡在中国政府对金融界高管展开整顿之际突然失联。当时,他所创立的投行华兴资本表示无法与其取得联系,随后又称其正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包凡的神秘失踪一度被外界视为中国加强对科技和金融行业监管的象征。近年来,面对国内消费疲软以及中美之间的科技与贸易摩擦,中国政府正努力修复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今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多位民营企业领军人物,包括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以及小米创始人雷军。几个月后,一项旨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也正式生效。
33岁叶珂眼袋细纹遮不住 医美后遗症好明显(组图)
最近叶珂复出直播带货,热度不小,还在直播间自曝生完孩子了,直言自己33岁保养得还不错,自信满满,引起网友热议。叶珂除了她和黄晓明的绯闻之外,还有一个很出名的梗就是“微do,40%科技”,如今又说自己保养得很好,引得不少网友吐槽,光是从直播的画面来看,叶珂的状态就不是特别好。在直播的高清镜头下,叶珂的眼部状态暴露无遗,眼袋和眼纹滤镜都磨不掉。眼周皮肤是全脸最脆弱的地方,所以一般医美都不太会动这里。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叶珂的眼周皮肤和脸部其他地方相比,要更暗沉粗糙的原因。尤其是脸颊和额头都做了医美的话,肌肉就会僵硬,笑起来自然就会挤压眼底,很快就能让眼角形成细纹,这也算是医美后的一个弊端或者是所谓“副作用”、“后遗症”吧。叶珂在直播时笑起来侧脸看上去更是“假面感”十足,侧脸和正脸在视觉上都有“分层”效果了,令人震惊。所以当叶珂说自己33岁状态还可以的时候,有网友直接开麦吐槽,“你上了多少科技,自己不知道吗”?叶珂顶着“微do”的脸说自己状态保养得好这种话,本质上就是在制造容貌焦虑。据悉,叶珂复播带货仅两天,销量就直冲榜首,网友爆料称叶珂带货的商品不少都是高佣金的产品,4场直播下来,网友估计叶珂能收入至少300万。怪不得叶珂顶着骂名也要复播,利润这么大,很难不心动啊。也有网友表示叶珂卖的都是美妆类产品,还有一些保健保养品,面膜之类的产品,但是叶珂自己都要靠医美维持状态,而且她自己都眼纹那么重,带货能有说服力吗?叶珂在直播间各种灯光、滤镜的加持下,眼角纹都这么明显,何况是现实生活中。就这样叶珂还间接制造年龄和容貌焦虑,导致被网友吐槽。叶珂还曾在直播中爆料自己最近都不动脸了,说准备自然的老去,结果转头就被网友发现额头有些异样突兀,鼓鼓的像苹果一样。难道这是之前40%科技的其中一部分?叶珂直播内容虽然不像当年“吃蛋糕”那么离谱了,但是却动不动就要提一提情感话题,在直播间说自己姐姐的感情经历,但是话又说得不是很明白,误导一些没看过前半段的网友都以为她在说黄晓明,还上了热搜,说她和黄晓明因为现实原因分手。后续叶珂没有正面回应,但推荐了网友的切片视频来澄清,似乎是在暗示她和黄晓明没有分手,宣示主权,互联网也真是被她玩明白了。也看得出来,叶珂这次做直播是花了大力气,之前叶珂直播的时候转头后脑勺都是发型固定夹,直播的发型都是靠夹子固定,力求精致。所以大家也不必有容貌焦虑,尤其是在一些直播带货面前,应该祛魅和理性,镜头前的样子也并不一定就是真实自然状态,只是经过造型和包装之后才有的样子,不要被带偏啦。
原子弹爆炸80年 日本年轻人难以感同身受(组图)
◆8月6日,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了原子弹爆炸死难者慰灵仪式与和平祈念仪式。2025年是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80周年,亦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两个紧密相连的历史节点,共同铭刻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并深刻揭示了战争最极端的双重印记:其一是核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所带来的沉痛创伤;其二是殖民压迫与侵略战争在亚洲大地造成的深重苦难。80年后的今天,战争阴霾并未消散,反而再次面对大国竞争、地区冲突与核威胁升温的现实挑战。这一背景下,纪念原子弹爆炸并非仅是哀悼逝者或追忆历史,更应成为推动全球反核对话的契机。《凤凰周刊》日前走访广岛和长崎,对话亲历过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和站在反核前线的团体,试图还原当年的这场浩劫。当地时间8月6日,广岛迎来原子弹爆炸以来的第80个纪念日。在广岛市中心的和平纪念公园,除了幸存者及遗属代表、日本政要之外,来自120个国家及地区以及欧盟的代表出席了这场活动,人数达到5.5万,参会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致辞中表示:“广岛、长崎所遭受的悲剧绝不能重演。应坚持‘无核三原则’,主导国际社会为实现‘无核世界’而努力,这是作为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仪式上,近一年间去世或被确认死亡的4940人的名字被添入原子弹爆炸死难者名册,并放入慰灵碑的石室中。截至80周年之际,被记录的原子弹爆炸死难者总数达到349246人。外界同样关注,石破茂是否会发表“战后80年谈话”。他于8月4日公开表态说,“为了避免风化(注:意为逐渐遗忘),不再让战争重演而发出(讯息)是有必要的。”自1995年以来,日本政府“逢十”发表历史问题谈话已成惯例,例如战后50年的“村山谈话”、60年的“小泉谈话”和70年的“安倍谈话”。不过,自民党内的保守派一直主张,“安倍谈话”之后不再需要新的谈话。此前不少人判断,迫于党内压力,石破茂考虑不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或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当天以书面文件形式发表有关历史认识的个人见解。无论“石破谈话”是否被发布,日本面向国民的和平教育都正在失效。战后出生的日本人对这段历史越来越难感同身受,甚至有了“拥核”的想法。◆8月5日,民众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反战集会。年轻人难以感同身受今年5月中旬,广岛袋町国立小学和平资料馆迎来14名来自横滨的初三学生。他们观看了这所小学80年前经历原子弹爆炸的历史影像。这所小学距离当年原子弹爆炸中心仅有460米,爆炸发生后所有木质校舍全部倒塌焚毁。“这是我们的修学旅行。”一位女生抱着厚厚的资料向《凤凰周刊》分享道,“早在一年前,我们就开始为这次旅行做准备,看了很多关于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这些都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的。”不仅袋町国立小学,广岛的本川小学、长崎的山里小学和城山小学等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小学校址均被保留下来建成资料馆,成为当地的和平教育基地。◆2025年5月,14名来自横滨的初三学生参观广岛袋町国立小学和平资料馆。城山小学位于一座小山上,距离长崎原子弹爆炸中心约500米。新教学楼的外窗上贴有“和平从城山开始”的标语。新校舍前屹立着一尊“少年和平像”,以此纪念80年前遇难的学生。学校后面的山坡上,保留着战时避难的防空洞。“包括我们在内,这几所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纪念小学平日都敞开校门,公众可自由出入校园。”城山小学和平祈念馆会长山口政则告诉《凤凰周刊》,“我们也考虑过学生的安全,但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每个月,城山小学都会组织一次追忆原子弹爆炸历史的活动。例如,该校的六年级学生会向参观者讲述这段历史,老师们还会在遇难者的石碑前分享这些人的故事。◆城山小学新教学楼的外窗上贴有“和平从城山开始”的标语。对于日本当前的和平教育,长崎大学教授铃木达志郎有着不同看法。“现在的和平教育,都在反复诉说‘原子弹爆炸让人们遭遇了多么可怕的经历’。但这些故事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很难感同身受。”他向《凤凰周刊》分享道。2023年,广岛电视台和长崎国际电视台联合对两地19所中学进行舆论调查,发现广岛仅有63.5%的学生回答出原子弹爆炸的日期和时间,长崎更是仅有49.5%的学生能回答正确。更早的2015年,日本放送协会(NHK)的一项舆论调查显示,日本全国有近70%的民众不能正确说出广岛和长崎被投下原子弹的日期。即使在广岛和长崎,也分别只有69%和50%的受访者能回答正确。“日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公众愈发冷漠和缺乏理解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和平教育)使命。”《朝日新闻》如此评论。对此,铃木达志郎谏言道:“老师们应该多讲讲现在乌克兰和中东发生了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如果动用核武器会怎样、朝鲜若使用核武器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核武器落到我的头上又会怎样。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教育可能更有冲击力,也更能感同身受。如果总是听过去的故事,感叹一句‘真惨,真可怜’,那不是真正的和平教育。”“我出生在原子弹爆炸过的城市,这是一件无法改变的事实。”53岁的家庭主妇英子(化名)告诉《凤凰周刊》,“但不是所有长崎人都熟知这段历史,也不是所有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人都会被认定为被爆者。”英子的母亲11岁时遭遇了这场浩劫,但从不向自己的孩子分享这段经历。“听说她因为手续繁琐而放弃申请被爆者健康手册。我们在家很少讨论这段历史,我也不会感兴趣。”英子坦言。来自广岛的熊田哲治提到:“我的奶奶、姥姥、姑姑都亲历了核爆。小时候,只有在每年的新年和盂兰盆节(日本祭祀祖先的节日),家人团聚的时候,我才会听到她们谈起原子弹爆炸的事。”广岛县原子弹受害者团体协会理事长佐久间邦彦告诉《凤凰周刊》,“只有那些说出‘原子弹爆炸绝不应重演’的人才会被视为被爆者,广岛人一般不会向别人主动聊起这个话题。”对很多人来说,8月6日是他们亲人的忌日。这一天,大家往往沉浸在为遇难者祈福的气氛中。◆2025年1月1日,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在长崎和平公园举行集会,呼吁废除核武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教授王升远指出,关于原子弹爆炸存在两种不同形态的记忆:一种是作为和平主义宣传或日本受害论证言的记忆,它存在于核爆纪念馆或政客的言论中;另一种则是被有机传承的日常记忆,它存在于日记、回忆录等文本之中。两者有着不同的受众与功能。“被爆者所受到的创伤是一生的创伤,战后讲述这段经历就意味着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二次创伤。他们不愿重提核爆经历,更多是基于家庭伦理或社会学意义上的自我保护与社会融入的考量。”王升远向《凤凰周刊》分析说。如今,日本二战后出生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5%以上,如何传承战争记忆成为一大难题。熊田哲治无奈表示,“日本高中和大学的入学考试都不涉及原子弹爆炸这段历史。或许这是因为政府想要试图掩盖当年的侵略历史。”每年的8月堪称日本人的“追忆之月”,媒体会在这段时期密集集中推出有关原子弹爆炸和战争相关的专题报道及纪录片。“公众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历史问题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报纸、电视等媒体所提供的片面叙述的影响。”日本媒体研究者米仓律认为,以“受害者”身份传承战争记忆的叙事方式在电视中占到压倒性的多数。“这种语境下,日本的侵略行为、暴行、殖民统治等‘加害’历史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军国主义‘受害者’形象的突出展现。”始终如一的日本政府随着时间流逝,能讲述自己故事的人不多了。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2024年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85.6岁。截至2025年3月底,因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而受害的幸存者人数为99130人,首次降至10万人以下。2024年,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下称“被团协”)。该团体成立于1956年8月,是日本唯一的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全国性组织,除了寻求国家赔偿,也致力于国际核裁军运动。同年12月10日,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上,代表委员田中熙巳、箕牧智之、田中重光登台领取了奖章和奖状。发言中,92岁的田中熙巳两次提到“国家赔偿”。他直言:“我想让你们知道的事实是,日本政府从未对原子弹爆炸中去世的死难者做出任何赔偿。”颁奖礼后,田中熙巳向媒体解释道,“国家发动了战争,就要为国民因战争遭受的伤害承担责任。这不仅是日本的问题,也是全世界的问题。”◆2024年12月10日,挪威奥斯陆,田中熙巳(左二)、田中重光(右二)、箕牧智之(右一)登台领取诺贝尔和平奖。在一本名为“被爆者健康手账”的紫色册子上,记载了佐久间邦彦自1968年以来的体检记录。其中被爆场所一栏写着“距离爆炸中心3公里”。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压、尿检、胸片X射线等。这是被爆者能获得的为数不多的社会福利。不过,作为二代的熊田哲治至今未得到类似的手册。“当我听说韩国为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二代提供健康检查时,感到非常吃惊。”他说,“与其说(对后代的)不平等,不如说是日本政府并不想承担对受害者后代的责任。”广岛市立大学广岛和平研究所教授佐藤史郎向《凤凰周刊》评论称,被团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引发有关日本政府是否要签署《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讨论。“即使不签署,日本政府是否可以作为观察员参与其中?”此外,这也让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所谓“战争被害容忍论”。该论调认为,“战争是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状态,所有公民必须平等承担所遭受的伤害,国家没有义务提供赔偿。”铃木达志郎认为,为了让政府认识到“本就不该发动战争”,需要树立一个先例,那就是让国家承担赔偿责任。“这是被爆者们要求国家赔偿的根本原因。从更宏大的意义上说,这是为了彻底抑制战争、不让战争再次发生。”领奖归来后,田中重光等人于2025年1月8日前往首相官邸,与首相石破茂进行了一场30分钟的会面。“我向石破首相提出,要将国家指定区域外同样遭遇原子弹爆炸的民众认定为被爆者。其他代表提出了寻求国家补偿并敦促日本加入《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建议。但他始终没有正面回应我们的诉求。”田中重光向《凤凰周刊》回忆道。对于这场不公开的会面,田中重光感到失望:“整场会面只放了几把椅子,没有桌子甚至没有一杯水。这在会客礼仪上是很失礼的。说明政府的立场与我们的想法存在很大差异。”历任日本首相都会在每年8月6日和9日到访广岛和长崎,程序式地参加纪念活动、会见被爆者代表。但80年间,日本政府对于“核”的态度始终如一。安倍晋三就任首相期间,田中重光多次向其提出建议:“请您务必参观长崎原子弹爆炸资料馆。”但安倍从未这么做。2020年,安倍因在广岛和长崎的纪念仪式上发表相似致辞而引发争议。两篇演讲稿除了地名不同外,段落数、文章结构和表达基本一模一样。◆2015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参加纪念活动。2022年,田中重光向广岛出身的时任首相岸田文雄提出希望日本政府批准《禁止核武器条约》并参加该会议。岸田口头表示“会考虑”,但毫无行动。石破茂会见被团协代表不久后,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今年2月宣布,日本政府决定不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禁止核武器条约》第三次缔约国会议。日本政府认为,美日同盟框架下的“核扩展威慑”仍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而《禁止核武器条约》在本质上与这一政策相悖。日本若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可能会对外释放错误信号,损害自身安全利益。炮制战后重建的故事原子弹爆炸事件过去不到七年,日本政府开始萌生“拥核”的想法。1952年4月,时任首相吉田茂下令组建“科学技术厅”,任务之一是“从事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武器研究、核动力研究和航空飞行器研究”。1955年10月,日本参众两院组建了原子能共同委员会,积极推进核能开发。同年12月,日本国会通过“原子能三法”,在其中的《原子能基本法》中提出所谓“核能和平利用三原则”:原子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以和平为目的;在民主运营下自主研究;其成果公开,以利于不断推进国际合作。次年5月27日,广岛举办了一场名为和平利用核能的博览会。该博览会由当时的美国驻日大使馆文化局和《读卖新闻》共同举办。日本中央大学兼职讲师奥田谦造形容,“‘以毒攻毒’这个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况。核能作为‘未来能源’被寄予厚望。政界人士担心,如果不引进核能,日本将成为不发达国家。”◆1956年5月27日,广岛举办了一场名为和平利用核能的博览会。1967年12月,时任首相佐藤荣作提出了旨在“不拥有、不制造和不运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但仍与美国尼克松政府签署了一份“核密约”,日方同意美方在归还冲绳行政权后仍有权向当地运送核武器。进入1970年代,日本成功引进国外核电技术,在浓缩铀、核燃料再处理和铀矿开发上加快了自主步伐。日本《朝日新闻》在2011年的一篇文章中披露,日本储存着相当于制造1250枚核弹的10吨钚,继美俄英法之后,位列世界第五位。可以说,日本通过发展核电,保障了其制造核武器的潜在能力。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当时担任防卫大臣的石破茂公开表示:“我不认为日本需要拥有核武器,但我们必须维持商用核电站的运转,因为这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制造核弹头成为可能。”著有《被爆者为何不再等待:核/核能战后史》一书的奥田博子总结道:日本政府自诩“全球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炮制了一个有关“和平与繁荣”的战后重建故事,将和平主义与经济增长视为并存的事务。“战后,在冷战的意识形态冲突中,日本同时享受着依赖美国核保护伞的‘和平’和依赖美国核(能源)产业的‘(经济)繁荣’。”核事故发生后,由于日本在核电管理方面频频爆出丑闻,民间反核运动一度高涨。为了平息舆论压力,时任首相菅直人宣布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此后两年间,日本各地相继“弃核”,这一政策均由当时执政的民主党推进。然而,随着自民党卷土重来,日本开始重启核电站,朝野要求发展核武器的呼声更是不绝于耳。2012年安倍晋三上台后,不断以应对朝鲜核危机为借口,多次表示要发展核武器。2014年,自民党提交的修订安保战略建议书中,讨论了“核威慑”和“反击能力”的概念,鼓吹使用“反击能力”取代“专属防卫”。2022年俄乌战事爆发,日本政界进一步推动“核共享”政策,允许美国向日本提供核武器,以增强日本的核威慑能力。“不仅核政策,日本的安保政策亦在安倍执政时期发生了巨大改变。”铃木达志郎说,“尤当新的安保法案通过后,日本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如果美国发动战争,日本也能参与其中。为了应对可能落下的朝鲜导弹,日本各地也开始演习。可以说,日本早就开始强化自身的军事力量。”日本防卫预算连年大幅增长,2025财年,日本防卫预算达到8.7万亿日元,较上一财年增加9.4%,创下历史新高。未来的防卫重点放在提升所谓“反击能力”方面——日本将重点发展无人武器和人工智能,以弥补因人口数量下降造成的军队人数的减少。今年2月,日本政府公布了一项重大能源政策转向,表示将在未来大幅提高对核能的依赖,以满足如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高能耗行业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新计划提出将“最大限度利用核能”,并删除了此前“减少对核能依赖”的表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新生向《凤凰周刊》指出,自民党政权重启核电站并非单纯出于发电需求,而是为了确保核技术研发不落后。“虽然日本受宪法限制不能制造核武器,但通过国际合作(如与以色列、印度、土耳其共同开展核研究),保持核技术研发能力。在‘和平利用’名义下的核能发展,实际上兼具民用与军事应用的双重属性。”迎来核军备竞赛时代在广岛和平公园标志性建筑原子弹爆炸圆顶屋,79岁的三登浩成作为志愿者,用英语向外国游客讲述“原子弹爆炸的真相”。爆炸发生时,他的母亲怀孕仅四个月。他一边向外国游客展示照片,一边气愤地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2016年访问广岛时,携带黑色‘核按钮手提箱’。他访问广岛两年后,美国通过了新的战略草案,赞成制造小型、低当量的新一代核武器。”作为“外交工具”的广岛,曾助力多位日本首相缔造外交上的巅峰时刻。最富有代表性的是2016年奥巴马的广岛之行。当年5月,七国集团(G7)峰会在日本举行。奥巴马在安倍晋三的陪同下访问广岛,成为首位访问被原子弹轰炸城市的在任美国总统。同年4月,日本政府在广岛召开G7外长会。这是作为拥核国的美国、英国和法国外长首次到访该地。◆2016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广岛。岸田文雄就任首相后,将2023年5月的G7峰会定在老家广岛召开。当时,G7领导人一同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列队献花,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到访广岛。佐久间邦彦为此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在当前的政治气候下,他无法接受泽连斯基到访广岛。2024年,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新加了乌克兰语导览。资料馆旁还建起一座G7资料馆,岸田和其他领导人围坐的木质圆桌被搬入展厅。该展馆馆员告诉《凤凰周刊》:“G7资料馆建于2024年,将开放至2030年G7峰会再次在日本召开之时。”日媒认为,2023年G7广岛峰会于俄乌战争时期召开,广岛被用来服务于日本政府的外交目的,岸田由此确定了自己在西方阵营领导人中的地位,符合日本在分裂的国际政治格局下的政治立场。◆G7资料馆内,2023年领导人们围坐的木质圆桌被搬入展厅。同年8月6日,在原子弹爆炸78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岸田夸赞自己在G7广岛峰会取得的外交成果,并强调“通过发布G7广岛愿景,增强了国际社会推进核裁军的趋势”。值得玩味的是,2024年,广岛市长松井一实没有邀请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勒斯坦等国的驻日大使出席8月6日的纪念活动。与之相对,长崎市长铃木史朗未邀请以色列大使,而是邀巴勒斯坦大使参加了8月9日的和平祈愿仪式。松井一实曾担任厚生劳动省官僚,后被岸田说服出任广岛市长。日媒分析称,“除了彻底遵循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他别无选择。”今年8月6日的纪念活动中,松井一实指出,面对俄乌战争和中东局势的混乱,全球增强军备的趋势正在加速。他表示,部分执政者认为为了保护国家必须拥有核武器,呼吁应尽快启动“以对话建立互信关系为基础的安全保障体制”的讨论。他要求日本政府满足包括被团协在内的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愿望,成为《禁止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今年恰逢原子弹爆炸80年,全球核威胁也在升级。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将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的举动与80年前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相提并论,称从终结战争的角度来说,“两者本质相同”。松井一实对此评价称,“这是不了解核爆实情的发言”,并希望邀请特朗普造访广岛以纠正看法。“随着核军备竞赛加速,伴随而来的风险不断加剧。一些国家间的关系表面看似稳定,实则可能变成一种恐怖的平衡状态,随时可能崩溃。”铃木达志郎警告说,“日本常说为了战略稳定要强化核威慑力,但我认为,更需要的是积极推进旨在缓和紧张关系的外交政策。”王新生总结道,由于战前出生者不断离世,有关原子弹爆炸的历史记忆正逐渐淡去。“当今世界,暴力与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威胁依然存在。与其继续争论当年原子弹投放的正当性,不如将目光投向未来。如何确保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命题。”
人民日报评妇产科邵医生坠亡:必须严惩网暴(图)
人民日报客户端8月9日发文,评论河南周口妇产科邵医生坠亡事件。文章写道:“医疗类纠纷现实存在,而且往往情况复杂、涉及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事实。对此有专门的纠纷处理渠道,无论是哪一方,都应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应造谣抹黑、煽动网络暴力、制造噱头博取流量。非理性声音、跟风行为形成声势,网络曝光容易演变成网络暴力。”文章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对网络暴力行为,必须严惩。网络信息芜杂,当信息不全、真相难辨时,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应多几分理性、慎重,避免无意按键伤人。此前,河南省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8月5日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8月1日20时38分,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事发后,该院迅速组织抢救,坠楼人员终因伤势过重,于8月2日凌晨1时40分死亡。经核实,坠楼人员为该院医生邵某某,女,57岁。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正在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处理,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在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之前,8月4日,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视频称:“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系“求助无果、以死明志”,引发广泛关注。邵医生的丈夫张先生(化名)介绍,邵医生遭受网络暴力长达7个多月,网暴源于三起医疗纠纷。第一起医疗纠纷中,一名产妇因羊水栓塞需切除子宫保命,家属签署同意书后,产妇顺利诞下一名女婴。然而,事后家属却因娶媳妇花费50多万、生下女孩且产妇子宫被切除,认为家里绝后了,要求医院和医生赔偿100万。家属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持续在抖音上发布相关作品。第二起医疗纠纷是一名产妇生三胎且胎儿较大,邵医生多次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劝其进行剖腹产,并告知顺产可能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但夫妻二人均执意顺产并签署风险同意书,称后果自负。最终,产妇子宫破裂,胎儿进入腹腔后窒息死亡,产妇经手术抢救保住了性命。家属先是到医院闹事,后因医生已明确告知风险且他们也签了同意书,医院让其走法律程序,他们便转而在抖音上发视频。第三起医疗纠纷发生在两年前,当时产妇生产一切顺利,但孩子出生两天后,突然因缺氧导致皮肤青紫,医院发现后及时将其送往新生儿ICU抢救,最终治愈出院。两年后,孩子被确诊为脑瘫。家属未做任何医疗鉴定,就认定是医生失误。然而,缺氧发生在出生两天后,也可能是喂奶不当所致,且导致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大脑缺氧只是其中之一。医院拿出了标准完备的手术记录,家属却不认同,认为是医院篡改了记录。起初,前两个患者家属发布的视频关注度不高,后来这三起纠纷的家属在抖音上相遇,开始互相关注并推荐作品,由此引来大批网络水军对邵医生进行攻击。8月7日,周口市六院相关负责人称,事发前,三起医疗纠纷的当事人都向卫健部门投诉过,卫健部门也受理过。其中,子宫切除这一起医疗纠纷,反复向卫健部门投诉,医院也反复调解过。后来当事人在郑州起诉了医院,医院也应诉了,正在等待鉴定结果。另一起胎儿死亡的医疗纠纷,8月6日医院刚收到当事人起诉医院的法院受理通知书。8月8日,微博@抖音黑板报 发文回应周口医生坠亡相关账号处置情况。抖音方面表示,经核查,疑似三起医疗纠纷当事人及家属的15个账号,四个周期内发布共计89条与医疗纠纷相关视频,其中76条因违反平台规则,在发布后即被平台处置限制流量不予推荐、下架、好友可见或仅自己可见。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共收到邵医生及其代理人发起的侵权举报48次,其中32次平台判定举报成功,并下架对应的19条内容(部分举报重复),对1个重复侵权账号下发禁投稿处罚。起初,前两个患者家属发布的视频关注度不高,后来这三起纠纷的家属在抖音上相遇,开始互相关注并推荐作品,由此引来大批网络水军对邵医生进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