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41753 帖子
欧盟对俄制裁波及中企 北京:消极影响中欧经贸
俄乌战争3周年,欧盟24日对俄罗斯祭出第16轮制裁,其中包含中国企业和个人。中国商务部25日回应,这种作法对中欧经贸关系造成消极影响,并重申「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
中国商务部官网25日以不具名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名义,针对欧盟这轮制裁包含中国企业和个人表态。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说,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已多次对欧盟无理制裁中国企业和个人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发言人表示,欧方做法有违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对中欧经贸关系造成消极影响。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终坚持劝和促谈。中方敦促欧方停止列单中国企业,停止对中方抹黑推责。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但中国商务部并未说明,有多少中国企业与个人受到这轮制裁的影响。
自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全面进攻以来,欧盟已对俄国祭出16轮制裁。
法新社报导,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这新一轮制裁不仅针对俄罗斯影子舰队,同时也制裁那些支持不安全油轮营运的人士、用于驾驶无人机的电子游戏控制器、用于规避我们制裁的银行及用于散布谎言的宣传机构」。
中国籍研究员泄日本国立研究机构资讯 法官判决有罪
曾任职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产总研)的中国籍男性权恒道将先进技术资讯外泄给中国企业,涉违反日本的不当竞争防止法被告。今天东京地方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判决被告有罪。
日本朝日新闻报导,现年61岁的权恒道曾担任产总研的研究员,东京地方法院今天审理他涉嫌违反不当竞争防止法一案,做出判刑2年6个月,缓刑4年,罚款200万日圆(约1.3万美元)的判决。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被告权恒道被起诉内容是2018年他将产总研的营业秘密氟化合物的研究数据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中国化学产品制造公司。法院审判的重点是被告外泄的数据是否属营业秘密。
检方指出,数据是被告权恒道是以产总研的实验器材所得的内容,属有守密义务的对象。且被告将秘密数据外泄给自己在中国成立的公司,并未向产总研申报自己有参与经营。
被告权恒道的辩护律师提出反驳指出,「中国也有有关氟化合物的实验,权恒道提供的数据不算是秘密」、「传电子邮件的不是被告,而是另外的职员」。
日媒2023年6月17日报导,日本警方怀疑曾是产总研高级主任研究员的权恒道可能将其研究有关氟化合物的先进技术情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中国化学产品制造公司,涉嫌违反不当竞争防止法遭到日警逮捕。
日警调查得知,权恒道曾因在科学技术研发有所贡献获中国政府表扬,可能参与中国政府主导的「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是中国政府以强化科学技术为目标展开的计划,招揽成员除外籍研究者外,也包括在海外表现杰出的中国籍研究人员,各国对「千人计划」以高额报酬换取成员泄漏技术与情报纷纷强化警戒。
莱姆用途广泛、营养丰富可多摄取 这几种情况应少吃
在一项调查中,莱姆受欢迎的排名落后于草莓、香蕉、西瓜、葡萄等十几种水果,许多人只喜欢在健怡可乐上加一片莱姆,或者在鱼排上挤一点汁点缀。而莱姆其实广泛用于各式菜肴、甜点中,且含有丰富营养,每天食用也可以,只要注意部分情况就好。
今日美国报(USA Today)报导,莱姆有20多个品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波斯或大溪地莱姆(Persian/Tahiti limes)、墨西哥莱姆(Mexican/key limes)、纸橙或鱼子酱莱姆(finger/caviar limes)、马蜂橙(Makrut limes/泰国莱姆)。中国是目前第一大的莱姆生产国,每年使用或出口约3亿1千万公吨。虽然亚利桑纳州、加州、佛州等在国内生产量达数百万颗,但美国销售的大部分莱姆都是从墨西哥、秘鲁和哥伦比亚进口的。
无论来自哪里,美国农业部指出莱姆含蛋白质、钙、铁、镁、磷、钠、锌、维生素 C、叶酸、烟碱酸、维生素A;尽管个头不大,但每颗含有近两克的膳食纤维。
麻州总医院营养精神学家奈杜(Uma Naidoo)表示,莱姆果肉中含有的大量纤维可以平衡微生物群、支持大脑健康,钾则有利于调节血糖和补充水分」。
营养师梅瑟(Jen Messer)则说,除了改善免疫系统、促进产生胶原蛋白,莱姆等柑橘类水果中的维生素C也有助于改善植物性铁的吸收,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经常鼓励贫血症患者或纯素饮食的人将含铁的食物搭配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提高铁的吸收率。
纽约大学营养学兼任教授杨恩(Lisa Young)称莱姆富含抗氧化剂和具有抗炎作用的物质,因此有益于心脏健康并具有抗癌作用;另个令人惊讶的好处是,莱姆皮含有的精油可以帮助改善情绪。
尽管好处多多,有些人应该考虑限制摄入数量。奈杜表示因为莱姆是酸性食物,所以过多会引起肠胃不适,尤其是那些患有胃酸倒流、胃食道逆流的人。杨恩提醒,餐厅里先切好的莱姆片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滋生细菌,所以应该选择在干净的环境中吃新鲜切好的莱姆。梅瑟则警告患有溃疡或口腔溃疡的人,莱姆可能会加剧不适,只要牢记这些考量,莱姆是可以在饮食中多多享用的绝佳水果。
纽约客谈╱面对种族歧视 忍气吞声下下策
哥伦比亚大学一名中国学生在遭到疑似种族歧视事件后于社群媒体小红书上发帖,寻求网友的帮助。出乎他意料的是,有多个同校同学私讯他,表示自己也曾遭遇恶劣的歧视事件,虽有向学校反应,但最终却不了了之。
▼收听「纽约客谈」:
一名私讯他的中国同学表示,自己在哥大宿舍的房间门口曾被人反复丢弃大量垃圾;在持续一段时间后,该学生上报学校,但学校仅回复「已收到您的投诉」,就再无下文。该名同学在与同宿舍邻居的交谈中提及此事,邻居为此感到愤慨,并提出将为他在宿舍群组里发声。事实证明,在这名热心邻居发声后,丢垃圾行为便戛然而止,该中国同学也再没受过此类困扰。
诚然,生活中各种琐事、事业、学业都有可能占据我们的精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耐心、有心力来为自己伸张正义;但歧视并不会因为受害者的沉默而消失,在一次次的「息事宁人」中,华裔的尊严与权益也会一点点被侵蚀。
在这名中国学生被歧视的事件中,他的包裹被粘贴了画有冰淇凌的纸条。「冰淇凌」或「Bing Chilling」这一网络迷因来自于摔角巨星希南(John Cena)用中文拍的影片「早上好,中国现在我有冰淇淋」。美国网友认为,希南反复用中文说到的「冰淇凌」听起来像英文的「Bing Chilling」。此后,这一词常用于嘲讽华裔及亚裔的语境;面对亚洲学生、亚洲名人等帖子,网友都以「Bing Chilling」回复。
多名学者曾分析,在新冠疫情期间,有很多包含潜在歧视频息的内容以幽默的方式呈现,「冰淇凌」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在美国这样以多元著称的文化中,若仍以刻板印象描述一个族裔,看似无害的迷因也会助长种族歧视。
怪…涉拖断台海缆货轮船名一直变 「宏泰」变「善美」
中华电信台澎第三海底电缆于将军渔港西北方6浬处,今天凌晨3时许发生断裂,海巡署接获通报,研判中资背景的多哥籍「宏泰」货轮涉有重嫌,出动台南海巡队押返台南安平港,海巡队员登检船上物品完毕,目前依检察官指示,将8名中国籍船员带往海巡队制作笔录,将依电信管理法侦办。
影片来源:联合新闻网
据了解,这艘货轮船名一直在变,一开始外观显示是「宏泰168」,被海巡队拦查登检时,改挂「宏泰58」,等到跟着海巡舰艇,被押返台南安平港时,又变成「善美7」;海巡人员制作笔录时,将厘清船员的动机。
海巡署指出,今天凌晨3时许接获中华电信报案,台澎第三海底电缆于将军渔港西北方6浬处发生断裂,经激活备援不影响通信,请协助查处。海巡署之前已于2时30分超前部署调派10079海巡艇在现场海域监控多哥籍「宏泰」货轮,研判该货轮涉有重嫌。
海巡署说明,接获中华电信通报后,以现行犯拦停「宏」轮,因舷差过大且海象不佳无法登检,再加派旗津舰、PP-10059艇赶往增援,将「宏」轮押返台南安平港;经协调航港局提供船席,今天中午12时15分成功将「宏」轮押返入港。
海巡队员稍早登检确认船上是否有破坏海底电缆的拖锚、采集相关迹证,目前已将8名船员带往台南海巡队制作笔录,将依国安层级处理原则,报请台南地检署指挥侦办。
Breaking
外媒:失踪两年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重获自由(图)
据法新社消息,在中国加强对金融行业监管近两年后,中国科技圈知名银行家包凡已恢复自由。2023年2月,包凡在中国政府对金融界高管展开整顿之际突然失联。 © 路透社一位曾与华兴资本保持联系的前同事周六向法新社表示,包凡已经获释,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媒体财新网此前在周五披露的相关消息。包凡因与多位中国科技巨头关系密切而备受瞩目,在金融界拥有极高声望。他曾主导多起重要的企业上市项目,包括电商平台京东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现年54岁的包凡还在2015年促成了本土网约车龙头企业滴滴出行与当时竞争对手快的打车的合并案。2023年2月,包凡在中国政府对金融界高管展开整顿之际突然失联。当时,他所创立的投行华兴资本表示无法与其取得联系,随后又称其正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包凡的神秘失踪一度被外界视为中国加强对科技和金融行业监管的象征。近年来,面对国内消费疲软以及中美之间的科技与贸易摩擦,中国政府正努力修复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今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多位民营企业领军人物,包括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以及小米创始人雷军。几个月后,一项旨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也正式生效。
33岁叶珂眼袋细纹遮不住 医美后遗症好明显(组图)
最近叶珂复出直播带货,热度不小,还在直播间自曝生完孩子了,直言自己33岁保养得还不错,自信满满,引起网友热议。叶珂除了她和黄晓明的绯闻之外,还有一个很出名的梗就是“微do,40%科技”,如今又说自己保养得很好,引得不少网友吐槽,光是从直播的画面来看,叶珂的状态就不是特别好。在直播的高清镜头下,叶珂的眼部状态暴露无遗,眼袋和眼纹滤镜都磨不掉。眼周皮肤是全脸最脆弱的地方,所以一般医美都不太会动这里。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叶珂的眼周皮肤和脸部其他地方相比,要更暗沉粗糙的原因。尤其是脸颊和额头都做了医美的话,肌肉就会僵硬,笑起来自然就会挤压眼底,很快就能让眼角形成细纹,这也算是医美后的一个弊端或者是所谓“副作用”、“后遗症”吧。叶珂在直播时笑起来侧脸看上去更是“假面感”十足,侧脸和正脸在视觉上都有“分层”效果了,令人震惊。所以当叶珂说自己33岁状态还可以的时候,有网友直接开麦吐槽,“你上了多少科技,自己不知道吗”?叶珂顶着“微do”的脸说自己状态保养得好这种话,本质上就是在制造容貌焦虑。据悉,叶珂复播带货仅两天,销量就直冲榜首,网友爆料称叶珂带货的商品不少都是高佣金的产品,4场直播下来,网友估计叶珂能收入至少300万。怪不得叶珂顶着骂名也要复播,利润这么大,很难不心动啊。也有网友表示叶珂卖的都是美妆类产品,还有一些保健保养品,面膜之类的产品,但是叶珂自己都要靠医美维持状态,而且她自己都眼纹那么重,带货能有说服力吗?叶珂在直播间各种灯光、滤镜的加持下,眼角纹都这么明显,何况是现实生活中。就这样叶珂还间接制造年龄和容貌焦虑,导致被网友吐槽。叶珂还曾在直播中爆料自己最近都不动脸了,说准备自然的老去,结果转头就被网友发现额头有些异样突兀,鼓鼓的像苹果一样。难道这是之前40%科技的其中一部分?叶珂直播内容虽然不像当年“吃蛋糕”那么离谱了,但是却动不动就要提一提情感话题,在直播间说自己姐姐的感情经历,但是话又说得不是很明白,误导一些没看过前半段的网友都以为她在说黄晓明,还上了热搜,说她和黄晓明因为现实原因分手。后续叶珂没有正面回应,但推荐了网友的切片视频来澄清,似乎是在暗示她和黄晓明没有分手,宣示主权,互联网也真是被她玩明白了。也看得出来,叶珂这次做直播是花了大力气,之前叶珂直播的时候转头后脑勺都是发型固定夹,直播的发型都是靠夹子固定,力求精致。所以大家也不必有容貌焦虑,尤其是在一些直播带货面前,应该祛魅和理性,镜头前的样子也并不一定就是真实自然状态,只是经过造型和包装之后才有的样子,不要被带偏啦。
原子弹爆炸80年 日本年轻人难以感同身受(组图)
◆8月6日,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了原子弹爆炸死难者慰灵仪式与和平祈念仪式。2025年是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80周年,亦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两个紧密相连的历史节点,共同铭刻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并深刻揭示了战争最极端的双重印记:其一是核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所带来的沉痛创伤;其二是殖民压迫与侵略战争在亚洲大地造成的深重苦难。80年后的今天,战争阴霾并未消散,反而再次面对大国竞争、地区冲突与核威胁升温的现实挑战。这一背景下,纪念原子弹爆炸并非仅是哀悼逝者或追忆历史,更应成为推动全球反核对话的契机。《凤凰周刊》日前走访广岛和长崎,对话亲历过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和站在反核前线的团体,试图还原当年的这场浩劫。当地时间8月6日,广岛迎来原子弹爆炸以来的第80个纪念日。在广岛市中心的和平纪念公园,除了幸存者及遗属代表、日本政要之外,来自120个国家及地区以及欧盟的代表出席了这场活动,人数达到5.5万,参会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致辞中表示:“广岛、长崎所遭受的悲剧绝不能重演。应坚持‘无核三原则’,主导国际社会为实现‘无核世界’而努力,这是作为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仪式上,近一年间去世或被确认死亡的4940人的名字被添入原子弹爆炸死难者名册,并放入慰灵碑的石室中。截至80周年之际,被记录的原子弹爆炸死难者总数达到349246人。外界同样关注,石破茂是否会发表“战后80年谈话”。他于8月4日公开表态说,“为了避免风化(注:意为逐渐遗忘),不再让战争重演而发出(讯息)是有必要的。”自1995年以来,日本政府“逢十”发表历史问题谈话已成惯例,例如战后50年的“村山谈话”、60年的“小泉谈话”和70年的“安倍谈话”。不过,自民党内的保守派一直主张,“安倍谈话”之后不再需要新的谈话。此前不少人判断,迫于党内压力,石破茂考虑不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或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当天以书面文件形式发表有关历史认识的个人见解。无论“石破谈话”是否被发布,日本面向国民的和平教育都正在失效。战后出生的日本人对这段历史越来越难感同身受,甚至有了“拥核”的想法。◆8月5日,民众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反战集会。年轻人难以感同身受今年5月中旬,广岛袋町国立小学和平资料馆迎来14名来自横滨的初三学生。他们观看了这所小学80年前经历原子弹爆炸的历史影像。这所小学距离当年原子弹爆炸中心仅有460米,爆炸发生后所有木质校舍全部倒塌焚毁。“这是我们的修学旅行。”一位女生抱着厚厚的资料向《凤凰周刊》分享道,“早在一年前,我们就开始为这次旅行做准备,看了很多关于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这些都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的。”不仅袋町国立小学,广岛的本川小学、长崎的山里小学和城山小学等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小学校址均被保留下来建成资料馆,成为当地的和平教育基地。◆2025年5月,14名来自横滨的初三学生参观广岛袋町国立小学和平资料馆。城山小学位于一座小山上,距离长崎原子弹爆炸中心约500米。新教学楼的外窗上贴有“和平从城山开始”的标语。新校舍前屹立着一尊“少年和平像”,以此纪念80年前遇难的学生。学校后面的山坡上,保留着战时避难的防空洞。“包括我们在内,这几所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纪念小学平日都敞开校门,公众可自由出入校园。”城山小学和平祈念馆会长山口政则告诉《凤凰周刊》,“我们也考虑过学生的安全,但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每个月,城山小学都会组织一次追忆原子弹爆炸历史的活动。例如,该校的六年级学生会向参观者讲述这段历史,老师们还会在遇难者的石碑前分享这些人的故事。◆城山小学新教学楼的外窗上贴有“和平从城山开始”的标语。对于日本当前的和平教育,长崎大学教授铃木达志郎有着不同看法。“现在的和平教育,都在反复诉说‘原子弹爆炸让人们遭遇了多么可怕的经历’。但这些故事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很难感同身受。”他向《凤凰周刊》分享道。2023年,广岛电视台和长崎国际电视台联合对两地19所中学进行舆论调查,发现广岛仅有63.5%的学生回答出原子弹爆炸的日期和时间,长崎更是仅有49.5%的学生能回答正确。更早的2015年,日本放送协会(NHK)的一项舆论调查显示,日本全国有近70%的民众不能正确说出广岛和长崎被投下原子弹的日期。即使在广岛和长崎,也分别只有69%和50%的受访者能回答正确。“日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公众愈发冷漠和缺乏理解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和平教育)使命。”《朝日新闻》如此评论。对此,铃木达志郎谏言道:“老师们应该多讲讲现在乌克兰和中东发生了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如果动用核武器会怎样、朝鲜若使用核武器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核武器落到我的头上又会怎样。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教育可能更有冲击力,也更能感同身受。如果总是听过去的故事,感叹一句‘真惨,真可怜’,那不是真正的和平教育。”“我出生在原子弹爆炸过的城市,这是一件无法改变的事实。”53岁的家庭主妇英子(化名)告诉《凤凰周刊》,“但不是所有长崎人都熟知这段历史,也不是所有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人都会被认定为被爆者。”英子的母亲11岁时遭遇了这场浩劫,但从不向自己的孩子分享这段经历。“听说她因为手续繁琐而放弃申请被爆者健康手册。我们在家很少讨论这段历史,我也不会感兴趣。”英子坦言。来自广岛的熊田哲治提到:“我的奶奶、姥姥、姑姑都亲历了核爆。小时候,只有在每年的新年和盂兰盆节(日本祭祀祖先的节日),家人团聚的时候,我才会听到她们谈起原子弹爆炸的事。”广岛县原子弹受害者团体协会理事长佐久间邦彦告诉《凤凰周刊》,“只有那些说出‘原子弹爆炸绝不应重演’的人才会被视为被爆者,广岛人一般不会向别人主动聊起这个话题。”对很多人来说,8月6日是他们亲人的忌日。这一天,大家往往沉浸在为遇难者祈福的气氛中。◆2025年1月1日,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在长崎和平公园举行集会,呼吁废除核武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教授王升远指出,关于原子弹爆炸存在两种不同形态的记忆:一种是作为和平主义宣传或日本受害论证言的记忆,它存在于核爆纪念馆或政客的言论中;另一种则是被有机传承的日常记忆,它存在于日记、回忆录等文本之中。两者有着不同的受众与功能。“被爆者所受到的创伤是一生的创伤,战后讲述这段经历就意味着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二次创伤。他们不愿重提核爆经历,更多是基于家庭伦理或社会学意义上的自我保护与社会融入的考量。”王升远向《凤凰周刊》分析说。如今,日本二战后出生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5%以上,如何传承战争记忆成为一大难题。熊田哲治无奈表示,“日本高中和大学的入学考试都不涉及原子弹爆炸这段历史。或许这是因为政府想要试图掩盖当年的侵略历史。”每年的8月堪称日本人的“追忆之月”,媒体会在这段时期密集集中推出有关原子弹爆炸和战争相关的专题报道及纪录片。“公众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历史问题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报纸、电视等媒体所提供的片面叙述的影响。”日本媒体研究者米仓律认为,以“受害者”身份传承战争记忆的叙事方式在电视中占到压倒性的多数。“这种语境下,日本的侵略行为、暴行、殖民统治等‘加害’历史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军国主义‘受害者’形象的突出展现。”始终如一的日本政府随着时间流逝,能讲述自己故事的人不多了。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2024年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85.6岁。截至2025年3月底,因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而受害的幸存者人数为99130人,首次降至10万人以下。2024年,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下称“被团协”)。该团体成立于1956年8月,是日本唯一的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全国性组织,除了寻求国家赔偿,也致力于国际核裁军运动。同年12月10日,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上,代表委员田中熙巳、箕牧智之、田中重光登台领取了奖章和奖状。发言中,92岁的田中熙巳两次提到“国家赔偿”。他直言:“我想让你们知道的事实是,日本政府从未对原子弹爆炸中去世的死难者做出任何赔偿。”颁奖礼后,田中熙巳向媒体解释道,“国家发动了战争,就要为国民因战争遭受的伤害承担责任。这不仅是日本的问题,也是全世界的问题。”◆2024年12月10日,挪威奥斯陆,田中熙巳(左二)、田中重光(右二)、箕牧智之(右一)登台领取诺贝尔和平奖。在一本名为“被爆者健康手账”的紫色册子上,记载了佐久间邦彦自1968年以来的体检记录。其中被爆场所一栏写着“距离爆炸中心3公里”。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压、尿检、胸片X射线等。这是被爆者能获得的为数不多的社会福利。不过,作为二代的熊田哲治至今未得到类似的手册。“当我听说韩国为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二代提供健康检查时,感到非常吃惊。”他说,“与其说(对后代的)不平等,不如说是日本政府并不想承担对受害者后代的责任。”广岛市立大学广岛和平研究所教授佐藤史郎向《凤凰周刊》评论称,被团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引发有关日本政府是否要签署《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讨论。“即使不签署,日本政府是否可以作为观察员参与其中?”此外,这也让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所谓“战争被害容忍论”。该论调认为,“战争是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状态,所有公民必须平等承担所遭受的伤害,国家没有义务提供赔偿。”铃木达志郎认为,为了让政府认识到“本就不该发动战争”,需要树立一个先例,那就是让国家承担赔偿责任。“这是被爆者们要求国家赔偿的根本原因。从更宏大的意义上说,这是为了彻底抑制战争、不让战争再次发生。”领奖归来后,田中重光等人于2025年1月8日前往首相官邸,与首相石破茂进行了一场30分钟的会面。“我向石破首相提出,要将国家指定区域外同样遭遇原子弹爆炸的民众认定为被爆者。其他代表提出了寻求国家补偿并敦促日本加入《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建议。但他始终没有正面回应我们的诉求。”田中重光向《凤凰周刊》回忆道。对于这场不公开的会面,田中重光感到失望:“整场会面只放了几把椅子,没有桌子甚至没有一杯水。这在会客礼仪上是很失礼的。说明政府的立场与我们的想法存在很大差异。”历任日本首相都会在每年8月6日和9日到访广岛和长崎,程序式地参加纪念活动、会见被爆者代表。但80年间,日本政府对于“核”的态度始终如一。安倍晋三就任首相期间,田中重光多次向其提出建议:“请您务必参观长崎原子弹爆炸资料馆。”但安倍从未这么做。2020年,安倍因在广岛和长崎的纪念仪式上发表相似致辞而引发争议。两篇演讲稿除了地名不同外,段落数、文章结构和表达基本一模一样。◆2015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参加纪念活动。2022年,田中重光向广岛出身的时任首相岸田文雄提出希望日本政府批准《禁止核武器条约》并参加该会议。岸田口头表示“会考虑”,但毫无行动。石破茂会见被团协代表不久后,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今年2月宣布,日本政府决定不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禁止核武器条约》第三次缔约国会议。日本政府认为,美日同盟框架下的“核扩展威慑”仍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而《禁止核武器条约》在本质上与这一政策相悖。日本若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可能会对外释放错误信号,损害自身安全利益。炮制战后重建的故事原子弹爆炸事件过去不到七年,日本政府开始萌生“拥核”的想法。1952年4月,时任首相吉田茂下令组建“科学技术厅”,任务之一是“从事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武器研究、核动力研究和航空飞行器研究”。1955年10月,日本参众两院组建了原子能共同委员会,积极推进核能开发。同年12月,日本国会通过“原子能三法”,在其中的《原子能基本法》中提出所谓“核能和平利用三原则”:原子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以和平为目的;在民主运营下自主研究;其成果公开,以利于不断推进国际合作。次年5月27日,广岛举办了一场名为和平利用核能的博览会。该博览会由当时的美国驻日大使馆文化局和《读卖新闻》共同举办。日本中央大学兼职讲师奥田谦造形容,“‘以毒攻毒’这个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况。核能作为‘未来能源’被寄予厚望。政界人士担心,如果不引进核能,日本将成为不发达国家。”◆1956年5月27日,广岛举办了一场名为和平利用核能的博览会。1967年12月,时任首相佐藤荣作提出了旨在“不拥有、不制造和不运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但仍与美国尼克松政府签署了一份“核密约”,日方同意美方在归还冲绳行政权后仍有权向当地运送核武器。进入1970年代,日本成功引进国外核电技术,在浓缩铀、核燃料再处理和铀矿开发上加快了自主步伐。日本《朝日新闻》在2011年的一篇文章中披露,日本储存着相当于制造1250枚核弹的10吨钚,继美俄英法之后,位列世界第五位。可以说,日本通过发展核电,保障了其制造核武器的潜在能力。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当时担任防卫大臣的石破茂公开表示:“我不认为日本需要拥有核武器,但我们必须维持商用核电站的运转,因为这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制造核弹头成为可能。”著有《被爆者为何不再等待:核/核能战后史》一书的奥田博子总结道:日本政府自诩“全球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炮制了一个有关“和平与繁荣”的战后重建故事,将和平主义与经济增长视为并存的事务。“战后,在冷战的意识形态冲突中,日本同时享受着依赖美国核保护伞的‘和平’和依赖美国核(能源)产业的‘(经济)繁荣’。”核事故发生后,由于日本在核电管理方面频频爆出丑闻,民间反核运动一度高涨。为了平息舆论压力,时任首相菅直人宣布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此后两年间,日本各地相继“弃核”,这一政策均由当时执政的民主党推进。然而,随着自民党卷土重来,日本开始重启核电站,朝野要求发展核武器的呼声更是不绝于耳。2012年安倍晋三上台后,不断以应对朝鲜核危机为借口,多次表示要发展核武器。2014年,自民党提交的修订安保战略建议书中,讨论了“核威慑”和“反击能力”的概念,鼓吹使用“反击能力”取代“专属防卫”。2022年俄乌战事爆发,日本政界进一步推动“核共享”政策,允许美国向日本提供核武器,以增强日本的核威慑能力。“不仅核政策,日本的安保政策亦在安倍执政时期发生了巨大改变。”铃木达志郎说,“尤当新的安保法案通过后,日本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如果美国发动战争,日本也能参与其中。为了应对可能落下的朝鲜导弹,日本各地也开始演习。可以说,日本早就开始强化自身的军事力量。”日本防卫预算连年大幅增长,2025财年,日本防卫预算达到8.7万亿日元,较上一财年增加9.4%,创下历史新高。未来的防卫重点放在提升所谓“反击能力”方面——日本将重点发展无人武器和人工智能,以弥补因人口数量下降造成的军队人数的减少。今年2月,日本政府公布了一项重大能源政策转向,表示将在未来大幅提高对核能的依赖,以满足如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高能耗行业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新计划提出将“最大限度利用核能”,并删除了此前“减少对核能依赖”的表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新生向《凤凰周刊》指出,自民党政权重启核电站并非单纯出于发电需求,而是为了确保核技术研发不落后。“虽然日本受宪法限制不能制造核武器,但通过国际合作(如与以色列、印度、土耳其共同开展核研究),保持核技术研发能力。在‘和平利用’名义下的核能发展,实际上兼具民用与军事应用的双重属性。”迎来核军备竞赛时代在广岛和平公园标志性建筑原子弹爆炸圆顶屋,79岁的三登浩成作为志愿者,用英语向外国游客讲述“原子弹爆炸的真相”。爆炸发生时,他的母亲怀孕仅四个月。他一边向外国游客展示照片,一边气愤地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2016年访问广岛时,携带黑色‘核按钮手提箱’。他访问广岛两年后,美国通过了新的战略草案,赞成制造小型、低当量的新一代核武器。”作为“外交工具”的广岛,曾助力多位日本首相缔造外交上的巅峰时刻。最富有代表性的是2016年奥巴马的广岛之行。当年5月,七国集团(G7)峰会在日本举行。奥巴马在安倍晋三的陪同下访问广岛,成为首位访问被原子弹轰炸城市的在任美国总统。同年4月,日本政府在广岛召开G7外长会。这是作为拥核国的美国、英国和法国外长首次到访该地。◆2016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广岛。岸田文雄就任首相后,将2023年5月的G7峰会定在老家广岛召开。当时,G7领导人一同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列队献花,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到访广岛。佐久间邦彦为此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在当前的政治气候下,他无法接受泽连斯基到访广岛。2024年,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新加了乌克兰语导览。资料馆旁还建起一座G7资料馆,岸田和其他领导人围坐的木质圆桌被搬入展厅。该展馆馆员告诉《凤凰周刊》:“G7资料馆建于2024年,将开放至2030年G7峰会再次在日本召开之时。”日媒认为,2023年G7广岛峰会于俄乌战争时期召开,广岛被用来服务于日本政府的外交目的,岸田由此确定了自己在西方阵营领导人中的地位,符合日本在分裂的国际政治格局下的政治立场。◆G7资料馆内,2023年领导人们围坐的木质圆桌被搬入展厅。同年8月6日,在原子弹爆炸78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岸田夸赞自己在G7广岛峰会取得的外交成果,并强调“通过发布G7广岛愿景,增强了国际社会推进核裁军的趋势”。值得玩味的是,2024年,广岛市长松井一实没有邀请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勒斯坦等国的驻日大使出席8月6日的纪念活动。与之相对,长崎市长铃木史朗未邀请以色列大使,而是邀巴勒斯坦大使参加了8月9日的和平祈愿仪式。松井一实曾担任厚生劳动省官僚,后被岸田说服出任广岛市长。日媒分析称,“除了彻底遵循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他别无选择。”今年8月6日的纪念活动中,松井一实指出,面对俄乌战争和中东局势的混乱,全球增强军备的趋势正在加速。他表示,部分执政者认为为了保护国家必须拥有核武器,呼吁应尽快启动“以对话建立互信关系为基础的安全保障体制”的讨论。他要求日本政府满足包括被团协在内的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愿望,成为《禁止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今年恰逢原子弹爆炸80年,全球核威胁也在升级。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将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的举动与80年前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相提并论,称从终结战争的角度来说,“两者本质相同”。松井一实对此评价称,“这是不了解核爆实情的发言”,并希望邀请特朗普造访广岛以纠正看法。“随着核军备竞赛加速,伴随而来的风险不断加剧。一些国家间的关系表面看似稳定,实则可能变成一种恐怖的平衡状态,随时可能崩溃。”铃木达志郎警告说,“日本常说为了战略稳定要强化核威慑力,但我认为,更需要的是积极推进旨在缓和紧张关系的外交政策。”王新生总结道,由于战前出生者不断离世,有关原子弹爆炸的历史记忆正逐渐淡去。“当今世界,暴力与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威胁依然存在。与其继续争论当年原子弹投放的正当性,不如将目光投向未来。如何确保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命题。”
人民日报评妇产科邵医生坠亡:必须严惩网暴(图)
人民日报客户端8月9日发文,评论河南周口妇产科邵医生坠亡事件。文章写道:“医疗类纠纷现实存在,而且往往情况复杂、涉及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事实。对此有专门的纠纷处理渠道,无论是哪一方,都应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应造谣抹黑、煽动网络暴力、制造噱头博取流量。非理性声音、跟风行为形成声势,网络曝光容易演变成网络暴力。”文章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对网络暴力行为,必须严惩。网络信息芜杂,当信息不全、真相难辨时,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应多几分理性、慎重,避免无意按键伤人。此前,河南省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8月5日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8月1日20时38分,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事发后,该院迅速组织抢救,坠楼人员终因伤势过重,于8月2日凌晨1时40分死亡。经核实,坠楼人员为该院医生邵某某,女,57岁。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正在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处理,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在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之前,8月4日,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视频称:“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系“求助无果、以死明志”,引发广泛关注。邵医生的丈夫张先生(化名)介绍,邵医生遭受网络暴力长达7个多月,网暴源于三起医疗纠纷。第一起医疗纠纷中,一名产妇因羊水栓塞需切除子宫保命,家属签署同意书后,产妇顺利诞下一名女婴。然而,事后家属却因娶媳妇花费50多万、生下女孩且产妇子宫被切除,认为家里绝后了,要求医院和医生赔偿100万。家属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持续在抖音上发布相关作品。第二起医疗纠纷是一名产妇生三胎且胎儿较大,邵医生多次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劝其进行剖腹产,并告知顺产可能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但夫妻二人均执意顺产并签署风险同意书,称后果自负。最终,产妇子宫破裂,胎儿进入腹腔后窒息死亡,产妇经手术抢救保住了性命。家属先是到医院闹事,后因医生已明确告知风险且他们也签了同意书,医院让其走法律程序,他们便转而在抖音上发视频。第三起医疗纠纷发生在两年前,当时产妇生产一切顺利,但孩子出生两天后,突然因缺氧导致皮肤青紫,医院发现后及时将其送往新生儿ICU抢救,最终治愈出院。两年后,孩子被确诊为脑瘫。家属未做任何医疗鉴定,就认定是医生失误。然而,缺氧发生在出生两天后,也可能是喂奶不当所致,且导致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大脑缺氧只是其中之一。医院拿出了标准完备的手术记录,家属却不认同,认为是医院篡改了记录。起初,前两个患者家属发布的视频关注度不高,后来这三起纠纷的家属在抖音上相遇,开始互相关注并推荐作品,由此引来大批网络水军对邵医生进行攻击。8月7日,周口市六院相关负责人称,事发前,三起医疗纠纷的当事人都向卫健部门投诉过,卫健部门也受理过。其中,子宫切除这一起医疗纠纷,反复向卫健部门投诉,医院也反复调解过。后来当事人在郑州起诉了医院,医院也应诉了,正在等待鉴定结果。另一起胎儿死亡的医疗纠纷,8月6日医院刚收到当事人起诉医院的法院受理通知书。8月8日,微博@抖音黑板报 发文回应周口医生坠亡相关账号处置情况。抖音方面表示,经核查,疑似三起医疗纠纷当事人及家属的15个账号,四个周期内发布共计89条与医疗纠纷相关视频,其中76条因违反平台规则,在发布后即被平台处置限制流量不予推荐、下架、好友可见或仅自己可见。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共收到邵医生及其代理人发起的侵权举报48次,其中32次平台判定举报成功,并下架对应的19条内容(部分举报重复),对1个重复侵权账号下发禁投稿处罚。起初,前两个患者家属发布的视频关注度不高,后来这三起纠纷的家属在抖音上相遇,开始互相关注并推荐作品,由此引来大批网络水军对邵医生进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