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43543 帖子
作业被狗吃是真的 南加一犬腹中竟有30多异物
小孩没写作业,谎称被狗吃,是常见的网络笑话,不过南加竟真实发生类似事件。河滨县科洛那(Corona)名叫「鲁纳」(Luna)的七个月大伯恩山犬 (Bernese mountain dog)近日捡回一命,因为主人发现牠在呕吐且腹部肿胀,因此马上送到兽医院「Corona Animal Emergency Center」,X光片发现牠肚子里一堆异物,紧急剖腹后取出30多件异物,还好Luna现在已经无碍。
主人表示,鲁纳(Luna)有非常严重的「袜子癖」,见到衣物不仅是啃,还会吃进肚子。兽医师珍妮在胃肠切开术后取出30多件异物,24只袜子、3个发圈、1只鞋垫、1件幼儿的连身衣,与一堆衣物碎片。
院方在Instagram表示,他们惊到合不拢嘴,还好鲁纳现在已经没事,摇晃着牠的小尾巴呢。
兽医珍妮强调,鲁纳的故事凸显幼犬饲主最需要注意的事,一旦发现犬只呕吐、爱困或腹部硬硬,就该马上与兽医联系。
有科学根据 两原理让隔夜汤加热后变更好喝
剩菜剩饭听起来很不讨喜,很多人觉得隔餐的食物或冰过再加热的食物很难吃,但有些人会觉得没喝完的汤冰过再加热后,似乎喝起来更好喝、味道更浓,这不是错觉,在化学原理和心理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冷藏再加热的汤有时候风味确实更加。
The Takeout报导,隔餐的汤变得更好喝,心理作用是其中一个原因。在忙碌一整天后,当冰箱里有一碗只要加热就能喝的汤,身心会感到很满足;另外,知觉疲劳是另一个原因,当你在煮汤时,好几个小时持续看到、闻到和想到那锅汤,因此当汤煮好之后,那份汤就比较无法激发食欲或刺激感官,但隔天重新再闻到同样的汤就是另一回事了。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让隔餐汤变好喝的因素还有化学原理。无论是清汤还是浓汤、炖汤,几乎每种汤都有很多油脂和水溶性化合物,时间久了,这些化合物会逐渐分解并散布在容器中,当汤放在冰箱时,汤的咸味、辣味和香味会扩散,让汤的味道更浓也更融合。
报导指出,若刚煮好的汤有点稀时不需担心,因为汤中的淀粉分子会吸收周边的水气,让汤变得醇厚。
然而,不是所有的汤都「愈陈愈香」,有放面的汤例如意大利面汤(pastina soup)就不适合隔餐吃,因为里面的面条随着泡在汤里的时间越久,会膨胀及变软,让人看了完全没食欲,口感风味尽失;所以,只有大部分的汤能够多放一两天还能风味更佳。
太漂亮让导演犹豫了?白鹿「北上」真的「漂亮转型」
由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央视年代大戏「北上」,自拍摄以来就吸引大量期待的目光,导演姚晓峰近日谈到最初选定白鹿出演女主角夏凤华时,因她「过于漂亮」产生顾虑, 也引发热议。
「北上」根据徐则臣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讲述运河沿岸几代人传承梦想的故事,由姚晓峰任总导演,周楠联合执导,白鹿、欧豪领衔主演。
姚晓峰导演谈到当红小花旦白鹿时,坦言特别喜欢白鹿大剌剌的气质,姚导最初还担心白鹿太漂亮了,但当看到造型完成后,他瞬间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白鹿总是全心投入角色,拍戏过程中,会把自己完全交给角色,体验角色的悲喜,仿佛替角色过完了一生。白鹿也主动放弃剧组安排的替身,顶着烈日学摇橹、撒网等,手掌磨出血泡也不叫停;她还观察码头工人的肢体语言,模仿他们蹲在路边吃饭的姿态,并且要求化妆师加重「黑眼圈」和「晒伤外貌。
姚晓峰笑称:「她现在素颜裹着棉袄蹲在片场吃盒饭时,工作人员都认不出这是顶流女明星。」这场「漂亮转型」,不仅让原著作者徐则臣大赞「神还原」,更被业内人士看作白鹿从流量花旦实力派的关键一跃。
「半导体积极性令人吃惊」 价格被中企打到剩1/3
日媒报导,中国在不太先进的半导体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其迅速扩张正将市场价格「打下来」,让全球制造商倍感压力。一家德国芯片(芯片)设备制造商看到中国供应商对碳化硅晶圆的报价只有美企的三分之一时,惊呼「难以想像是如何做到的」。
观察者网引述日经亚洲报导,德企在亚洲的销售总监马可指出,就在两年前,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碳化硅衬底制造商Wolfspeed所售卖的主流6英寸碳化硅晶圆售价为1500美元一片,而中国供应商的报价可能低至每片500美元甚至更低,马可对中国供应商的崛起速度以及抢夺全球市场份额的积极性感到吃惊。
「现在就是一场血战」,台湾地区一家覆合芯片设备制造商的高管也颇有同感。「中国大陆不仅拥有足够多的碳化硅,还创建了一个完整的本土设备和材料生态系统。他们不需要像美国应用材料(AMAT)这样的公司来帮助他们制造复合半导体。」
报导指出,中国也迅速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取得进展。这类芯片(28nm及以上)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家电、汽车及国防装备等领域。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估算,到2025年,中国的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将占全球市场的约28%。代表美国半导体产业利益的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进一步预测称,到2027年这一数字可能会攀升至39%。
一家芯片开发商的高管指出,就一些成熟的传感器、单片机和显示驱动芯片而言,中国的芯片制造商在价格和服务上极具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开发商同时是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商和台湾台积电的客户。比较两种合作体验后,这名高管特别提到:「在台积电,所有最好的团队都优先去服务先进芯片客户了;但在大陆制造商这里,你能得到最优秀的团队来支持你的成熟制程芯片产品。」
日经亚洲指出,在美国对中国获取先进芯片方面频频出台贸易限制措施后,如今连成熟芯片也被美方打成了「政治问题」。去年年底,在时任拜登政府离任之际,美国首次对中国的成熟制程芯片发起调查。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当时发布的报告称,大约四分之一的美国芯片销售来自中国晶圆代工厂代工的芯片,中国代工厂制造仅占整体生产的6%。成本更低是美国芯片公司使用中国代工厂的主要原因,一些美企还表示,找不到替代品以及支持中国市场的终端销售也是原因。
旧金山联合学区教育委员会通过裁员计划 引华裔家长忧
旧金山联合校区(SFUSD)教育委员会于25晚间一致投票通过,向395个职位发送初步裁员通知,以应对该学区1.13亿美元的预算赤字。根据学区公告,最终预计将裁减837名教职员工,以减少财务负担并维持学区的财务偿付能力。
由于学生入学人数持续下降,SFUSD正面临财务压力。学区校监史瑞庆(Dr. Maria Su)表示,该区80%的支出来自人事成本,因此裁员成为必要选择。
史瑞庆表示:「教师是校区的支柱。失去哪怕少数几位教师,都意味着失去真正关心学生的导师,以及那些与学生创建的长久关系。但我们会尽一切努力,确保削减措施不会影响学生。」
裁员计划引发家长,尤其是华裔社区担忧。他们担心大规模裁员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教育品质和学习环境,特别是对需要额外支持的学生群体。根据学区公告,被裁减的教师、社工和辅导员约占学区相关职位的10%,教师助理也将减少9%。
此次裁员意味着许多学校将面临更高的师生比例,教师压力加大,学生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个别关注。辅导员和社工的减少,也可能使英语学习者、低收入家庭学生及特殊教育学生的支持服务受限,进一步加剧教育不平等的问题。
「孩子的教育不能打折扣。」华裔家长赵普表示,「我们华裔家庭非常重视学术表现。如果师资减少、课堂品质下降,我们该怎么办?要自己补课,还是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但这对许多家庭来说根本不现实。」
学区预计还将进行另一轮裁员,最终人数将取决于学生入学人数变化及五月份的退休情况,届时学区将做出最终决定。
Breaking
被控操办非法募捐 亚当斯前高级助手认罪
纽约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的前高级助手巴希(Mohammed Bahi)日前向联邦法院承认犯一项共谋罪(conspiracy),罪行是帮助亚当斯在2021年市长竞选中策画并运行被称为「稻草人捐款」的非法募捐行动。分析指出,巴希认罪,给寻求连任的亚当斯带来不利影响;日前有媒体爆料指亚当斯在正在进行的选举中,仍有「稻草人捐款」的情形。
巴希原为亚当斯市府的幕僚,担任亚当斯团队与纽约市穆斯林社区的主要联系人。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去年10月起诉巴希,指控他在2020年12月担任亚当斯的竞选志工时,安排与乌兹别克斯坦斯坦政府有联系的商人曼苏罗夫(Tolib Mansurov)为亚当斯捐款1万元,并将这笔钱分成五份,以曼苏罗夫自己和四名他手下的公司员工之名捐赠,同时用这笔捐款申请市选举委员会的匹配资金。起诉书指出,这种操作行为违反了纽约市的竞选财务法。
在巴希被捕后,曼苏罗夫同意与执法机构合作以换取从轻处理。他供认称,执法当局2024年6月开始要求他配合对亚当斯竞选财务问题的调查,而巴希则指示曼苏罗夫否认自己曾参与「稻草人捐款」。巴希当时还向曼苏罗夫传达亚当斯的指示,说亚当斯「相信他不会与执法机构合作」。
亚当斯去年9月遭联邦司法部起诉,被控贪腐和违法募捐等罪名;川普政府上任后,在司法部的强压下,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撤销了对他的起诉。但巴希的案件与亚当斯相互独立,他今年2月曾提出认罪,由于当时川普政府正在就亚当斯案撤诉问题与纽约检方拉锯,因而认罪协议暂遭搁置。
他在8月12日的认罪听证会上,向法庭承认曾向捐款的商人传递虚假信息,称其可以报销以员工名义为亚当斯捐赠的金额,但他拒绝承认亚当斯本人曾有涉及或知悉这些违法行动。巴希认罪后,亚当斯的竞选发言人夏皮罗(Todd Shapiro)表示,亚当斯将会为巴希和他的家人祈祷。
巴希的量刑听证定于今年11月。他所承认的共谋罪最高刑期为五年,据报导,检方有意提出极低的刑期诉求,以压低案件热度,但南区检察官办公室对此说婉拒置评。
人类历史将改写?史前母系社会首次被发现(组图)
在川滇两省交界处的泸沽湖,生活着摩梭人,他们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母系氏族,家庭中由最年长或最有能力的老祖母掌握权力,居住于独立的祖母屋。图为2019年3月,老祖母李友抓在祖母屋里照顾重孙女。视觉中国丨图“母系社会?刚刚被发现?不会吧……”很多人听到史前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刚刚被发现的新闻,都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在初等教育中,“母系氏族社会”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根据课本知识,人类社会最初是母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出现,人类开始朝着父系社会发展……其实,这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社会学家如巴霍芬(Johann Jakob Bachofen)、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等人通过古籍梳理、对当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观察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通过教材的传播,在中国影响甚大,而它强大的解释力又进一步固化了人们头脑中的这一“人类社会演化之路”。然而,自20世纪以来,这一假说在社会人类学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些学者指出,这一观点主要基于希腊神话和逻辑推演而非实证证据;另一些学者则指出,在对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中缺乏支持母系社会的证据。极为关键的是,一直以来,考古界还没有发现过明确的史前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遗址。2025年6月,一篇发表于《Nature》的专业考古学论文打破了僵局,为这场争论提供了一个来自中国的有趣证据——《古DNA揭示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个由两个氏族构成的母系社会》(以下简称论文)。首个史前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址——大汶口文化傅家遗址被发现了。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这篇论文都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兴趣。而正当人们以为这篇论文为恩格斯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时,论文的结论似乎并不急于告诉人们答案,相反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多样性:“文化进化的系统发育研究并不支持关于人类社会演化的僵化、单向的假设,而是展现出一种更为动态与灵活的亲属制度格局,这些制度随着环境与经济变化而不断调整,其中牧业与农业的传播常常有利于父系制度的形成。”这是一篇由多位中国学者、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合作而完成的论文——有考古学家的发掘、生物医学专家的全基因组测序、分子人类学家的数据分析、科技考古的化学同位素测定,以及人类学家的综合分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张海是在这个项目中处于“枢纽”地位的人,他联络各个单位、学者,形成共同讨论研究的氛围,“国际上一些研究已经采用分子人类学的方法来寻找母系社会,只是都没有找到如此早期的史前的母系社会。”张海说。傅家遗址位于山东省北部的广饶县,离渤海海岸只有40公里。遗址经过1985年和1995年两次大规模发掘,发现墓葬三百多座,另有灰坑、窖穴、水井、房址等遗迹。遗址大约东西宽350米,南北长四百多米,是一个将近14万多平方米的中型聚落遗址。根据测年,学者们认为傅家遗址处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4750年到4500年左右。证明傅家遗址为母系氏族社会的关键证据,是项目中所采用的古DNA全基因组测序所找到的数据。全基因组并不是一项很新的技术,“大家都能做,但是你要说明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类社会,就必须文理结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很多人总觉得,你是不是有什么新技术啊?不是的,更重要的是idea(想法)。”张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四十年发掘,谜团重重约1990年代,傅家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资料图山东博物馆的二楼展厅里,一枚四千多年前的人头颅骨被安置在一个特制的展览箱中,争相观看的观众里外围了好几圈。这枚头骨的特别之处是它的顶部有一个光滑的圆形空洞,光滑是开颅之后骨组织再生长的证据。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韩康信先生对头骨进行了研究,证明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开颅手术后长期存活的案例。这枚传奇的头骨就出土于傅家遗址。1985年,当考古工作者刚刚打开傅家遗址墓地的时候,“大家都一头雾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墓地中的葬坑排列得非常紧密,“几百个墓葬密密麻麻,1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一百五十多座墓葬,甚至上下重叠好几层,好像是大家都往这一个地方去埋,非常罕见。”而同一时期的其他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墓地“规划正在变得越来越整齐”。同样显得比较特殊的,还有随葬品。和整个大汶口文化的风俗比起来,这里显得非常“古朴”,随葬品总体来说不丰富,不少墓没有随葬品,“多数墓仅一两件,最多五件,墓葬之间的差别不大。随葬品中彩陶比较多。”孙波说。第二次大规模发掘是在1995年。那枚传奇的头骨就出土于这次发掘。这次发掘之后,发掘者们发现了更多的它不同于大汶口文化的特质,“我们认为傅家遗址是一个特殊的带有区域特征的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聚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昝金国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傅家遗址附近,还有一个文化面貌相似的遗址“五村遗址”,考古学家们把这些鲁北靠近海岸线的遗址归类为“大汶口文化五村类型”,表示它们虽然属于大汶口文化,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比如社会较为均等,人群大量使用彩陶器以及采集海洋贝类等。昝金国也是傅家遗址2021年最近一次发掘的负责人。2019年,利奇马台风给山东北部沿海带来了严重的暴雨内涝灾害。傅家遗址所处的广饶县就遭遇了暴雨袭击,境内的小清河暴涨,造成广饶市区被河水倒灌淹没。傅家遗址的地势是整个广饶县最高的,在那次灾害中并没有被淹。灾害过后,当地政府打算在遗址周边进行环境整治,并打算在遗址的东北部开挖一条水渠,解决周边的排水问题。为了配合这个工程的实施,再次发掘傅家遗址被提上了日程。2021年冬天,环境整治工程的前置考古工作启动。昝金国将这次发掘的位置定在原有发掘区的北部。从10月份到12月份,发掘大约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昝金国记得那年鲁北海边的冬天异常寒冷,白天挖的探方,夜晚零下十五六度,直接成了冻土,第二天还是硬邦邦,根本无法作业。给探方“保暖”成了发掘现场的头等工作。昝金国给探方穿了四件“衣服”:每天工作结束之后,他先给探方底部铺一层3到5公分厚的松土,松土上盖一层塑料布,塑料布上再盖一整片毛毡布,最外层的“外套”则是厚重的草苫子。第二天早晨,昝金国用手往下一探,“温度能维持在零下两三度左右,还成!”把“衣服”层层掀开,太阳一出来,稍微照一照,便又可以进行发掘了。对北区的发掘也发现了和南区一样密集的墓葬,昝金国还注意到,综合两个区域来看,他们发现了大量的骨器、蚌器、陶器,但就是没有石器。这在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史前遗址中也是罕见的。“很可能说明它没有掌握石器的来源通道,它只能就地取材,用蚌器。蚌刀的硬度、锋利度完全可以和石刀相比。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傅家遗址具有典型的海洋性特征。”昝金国说。遗址位于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和渤海海岸的侵蚀地带,“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单元,位于河口的史前遗址比较少”,现在的傅家遗址距离海岸线大约40公里,在5000年前,海岸线比现在离得更近,也许这就是一个海滨的聚落。稀有的史前人骨2025年7月,在山东博物馆展出的傅家遗址头骨。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 摄发掘结束后,傅家遗址的种种谜团一直在昝金国的心上,单靠考古发掘得到的证据很难解释这些谜团。直到2022年,昝金国参加了北京大学全国考古项目负责人培训班,遇到了担任培训班指导老师的张海。2021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分子人类学家宁超“转会”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张海就经常找宁超商量,要怎么把分子人类学和考古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分子人类学界对古人类DNA的利用,到那时为止,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聚焦于古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是利用现代人的基因库,然后把古人的基因拖到这个库里面,进行比对;或者对已经发表了的古代基因进行相互之间的模型比对,来考察人群的流动情况。”张海说。宁超2020年参与的一篇论文《早期铁器时代新疆东天山地区与欧亚草原的基因交流》,沿用的就是这样的学术范式。然而在张海看来,这种研究范式与考古学的结合还称不上紧密,他希望寻找新的研究方向,让宁超擅长的分子人类学在考古领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当时就想到了做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的研究,2021年前后,这个方向在国际上也刚刚开展,国内基本上没有。”张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2022年,昝金国在培训班上和张海聊天,得知现在的分子人类学研究基因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不仅能测某个单倍群,还能全基因组测序,这样就完全可以用来检测一下人骨样本的亲属关系。看到昝金国对这个技术感兴趣,张海就问他:“你手里有没有好一点的样本?”说到人骨样本,昝金国爽快地说:“有!”后来昝金国回忆起这次合作,坦率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人家有那个技术咱为什么不搞个合作呢,这样我们考古的视野也会拓得更宽。”位于临淄的人骨标本实验室,收集有大量的人骨标本。从战国时期一直到汉代,临淄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多年来,山东的考古学家在临淄附近挖掘出大量的古人类遗骨,包括傅家遗址历次发掘出土的人骨样本在内,目前都保存于这家实验室。在前一年发掘的时候,昝金国已经有意识地格外注意人骨的保存,“没有清理,一般是整个骨骼,特别是头骨,连带周遭的泥土,全部打包用锡箔纸包住”,直接送去淄博的实验室里。宁超和张海后来打开锡箔纸一看,发现人骨保存得非常好,“当时结冰嘛,土壤都和骨头板结在一起,也只能这样整体保存了。”昝金国说。像傅家遗址这样人骨保存相对较好的史前遗址并不多见。人骨保存得好不好,和埋藏的土壤环境条件非常有关。“像南方的红壤环境,是酸性土壤,几乎就没有什么人骨能保存下来,良渚文化和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就只能看个痕迹。”同样不利于人骨保存的还有碱性土壤,“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壤碱性很强,不光骨头没有,连贝壳也腐蚀掉了。”孙波说。利于人骨保存的是沙土质的土壤,像内蒙古地区、黄土高原地区,都有不错的人骨保存。“另外,如果是深埋,且深埋的土层是人类活动的文化堆积层,那也会保存得相对较好。”孙波介绍。看到这么多妥善保存的样本,“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个材料非常有介入深挖的潜质。”张海说。事实上,北大的团队并不是第一支对这批样本“下手”的团队。2017年,北区还未被发掘的时候,山东大学考古学教授董豫的团队已经注意到了傅家遗址的特殊性。当时,他们从南区已发掘的大约三百多个墓葬中提取到了23个人骨样本(包括11个男性、11个女性、1个未知性别),进行DNA和氧同位素分析。当时的分析显示,这23个个体有着相同的线粒体DNA序列——由于线粒体DNA只能遗传自母亲,所以这些同一墓地的个体都有着共同的母系先祖。结合其他证据,董豫在论文《大汶口文化晚期社会组织形态的思考——来自DNA和稳定同位素的证据》中,提出了自己的假说:傅家聚落很可能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但同时她也提到,拥有一位共同的“老外祖母”并不代表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有可能就只是一个“大家族”而已。关键性证据论文《古DNA揭示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个由两个氏族构成的母系社会》中的亲属关系示意图,紫色和绿色阴影分别代表南区、北区,方块和圆形分别代表男性、女性。受访者供图真正的突破在于北区墓葬的发现,以及确定北区人群与南区人群的遗传关系。张海与宁超拿到这批人骨样本之后,将全基因组测序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的黄岩谊团队。比董豫团队更进一步的是,他们做的是全基因组的检测。全基因组测序不仅能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外祖母”,还能知道某些个体的具体亲属关系。从人体骨骼到最终可以被仪器检测的DNA样本,已经有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对于古人的遗骨来说,最能将DNA保存下来的部位,是头颅中的颞骨、牙齿、听小骨和大腿胫骨。“你这样拿着人头骨,摇晃一下,头骨发出咔咯咔咯响,这就是耳蜗里面的听小骨在振动,它保存人体信息特别好,包括性别、年龄、DNA。”昝金国做了一个抱起头骨在空中摇晃的手势。黄岩谊团队中的王劲成博士后是在实验室中负责实际操作的人员。南区的遗骨尽管已经挖出来几十年了,但一直在库房中存放着,王劲成看到人骨样本的时候,不禁感叹了一句:“保护得还真挺好。”拿到样本之后,先用机器把骨头打磨出来,由于遗骨存世时间长,多有损伤,有时候取多个部位才能找到合适的样本。下一步就是去除骨头表面的外源污染,“因为它可能会有一些现代人DNA的污染。”王劲成说。实验室团队用次氯酸、酒精浸泡打磨好的骨头,把外源污染去除掉。此后的环节就是从骨头里面提取DNA,“一般一个样本有100到150毫克的骨粉就够了。”在仪器的观测下,古人类的DNA与现代人DNA完全不一样。古DNA一般会有损伤,“很显著的是它会在序列的末端有损伤”,而且古DNA的片段会非常短,断裂成一段段,“做现代人的DNA检测还要有把基因组打断的步骤,古DNA就不需要这个,因为它本身就很短了。”王劲成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如果观测到完整的DNA,那就是样本被现代人DNA污染了。王劲成对南区几十个样本做了DNA数据的初步分析后,立刻意识到这些样本“非常特殊”。“它们的线粒体DNA惊人地一致。这和其他遗址的线粒体DNA的单倍型情况完全不一样,其他遗址的线粒体DNA的单倍型非常多样,可能一个遗址10个个体可能就有10种单倍型,但是这个遗址四十多个样本,只有一个单倍型。”北区墓葬和南区墓葬的情况非常相似。“北区墓地的线粒体也很单纯”,也是由一位“老外祖母”传下,但这位老外祖母与南区的老外祖母却并不是同一个人。“代表它是另外一支母系。”张海说。然而到了这一步,也并不能证明傅家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有可能这就是两家人啊,可能这一家人把墓地建在南边,过个几十年,那一家人把墓地建在北边。”黄岩谊说。“我们关心的是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单倍群。”黄岩谊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没有亲缘关系的人之间可能也有着同样的单倍群,但要证明人与人之间的近亲关系,全基因组的检测必不可少。“我们很意外地发现,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是很密切的,不仅单倍群是一样的,线粒体DNA的序列也非常一致,常染色体的DNA序列也有很多的关联,等于说是蛮近的亲属关系,甚至还有像一级、二级这样的明确的亲属关系,所以它是一个大家族的墓葬。”(注:一级亲属指一个人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二级亲属指一个人的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三级亲属指一个人的表兄妹或堂兄妹。)确定傅家聚落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关键证据有两个。首先,墓葬中男性的Y染色体显示出极度的多样性。被测序的13位男性(其中3人来自北区,10人来自南区),拥有9种独特的Y染色体谱系,这说明,源自同一位“老外祖母”的他们,父亲却各不相同,他们最后的墓地归宿,是在“老外祖母”这里。其次,科研人员在南北墓区之间找到了多个有三级亲缘关系的墓葬,以及两个二级亲缘关系的墓葬——N01号墓与S32号墓(N代表北区,S代表南区)。这足以证明两个家族之间是共时性关系,且存在通婚关系。N01为女性,S32为男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大家的聚焦点。经过全基因组的检测,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可能——姑妈和侄子,或叔伯和侄女。无论哪种可能,在父系社会中,他们都是“同姓”的一家人,即拥有同一个男性先辈。而从母系社会的角度来看,姑妈与侄子、叔伯与侄女的女性长辈是血缘不同的“婆媳”二人。在傅家社会里,N01号与S32号被分别安葬在了南北两区的不同墓地——各自跟随自己的母系先祖。论文对这些现象给出了如下结论:“傅家遗址的绝大多数个体,不论性别,均按照其母系血缘归属被埋葬……即使存在如此亲密的血缘关系(即N01与S32),也并未打破以母系血缘为基础的墓葬分布规则。”破译特殊社会傅家遗址曾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视觉中国丨图傅家聚落是个非常特殊的社会。它似乎顽固地停留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某个阶段,并维持了将近250年,而没有像其他聚落那样“进步”。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让这个社会的风貌重见天日。傅家遗址的绝对年代已经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四千七百多年前)。这一时期的某些中心聚落面积逐渐增大,如焦家遗址、岗上遗址,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阶层分化。而傅家聚落的发展进程迥然不同。“这个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均等,社会成员之间比较平等,没有很明显的分化。”张海说。孙波认为,海岱地区(按,指以泰沂山脉为中心的周边区域,主要包括今山东全部及苏北、皖北局部,傅家遗址就处于这个地区)史前社会的发展轨迹,和中原地区大不相同。中原地区有频繁的社会变动、冲突,“暴力的遗迹现象比较多,它的社会进步是和暴力有关系的。”而海岱地区社会组织形态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主要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逐步实现社会积累,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似。在这种积累之上,由于个人的能力,或者各家族能力的不同,分化开始加剧。“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也许和马克思、恩格斯所推演的社会发展理论更加契合,因为这个社会它是自身在发展和积累的。”到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地规模逐渐小型化。“这说明社会人群的组织单位在缩小。”墓葬的排列也在变得越来越整齐,分排或分组,“说明每个人都有了一个更小的社会单位的依归,也许是一个大家庭。”孙波说。但是傅家墓地几百座墓葬挤在一起,“这说明这个人群所依归的那个社会单位不是家庭,是更大的东西,我认为应该是氏族。”包括傅家聚落在内的整个大汶口文化时期,男性的平均身高在一米七多一点,女性在一米六多一点,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区域的人类身高,也高于现代中国人的平均身高(现代中国男性平均身高为 169.7厘米,女性为158厘米...
美议员:停止援助以色列,上帝将不再庇佑美国(图)
格雷厄姆:停止援助以色列,上帝将不再庇佑美国 来源:视频截图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8月14日报道,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近日警告称,如果停止对以色列的援助,美国将招致上帝的惩罚。当地时间8月9日,格雷厄姆在南卡罗来纳州举办的第58届“银象宴”共和党筹款活动上发表讲话。8月13日,他在社交媒体发布了讲话视频片段。他在讲话中说,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可靠的盟友”,并且“被想割其喉的敌人包围”。格雷厄姆还称,他已经厌倦了外界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涉嫌“种族灭绝”。按照他的说法,以色列具备“种族灭绝”的能力,但并未那样做。格雷厄姆补充说,“如果美国切断对以色列的支持,上帝也会切断对我们的支持。”RT称,格雷厄姆长期以来一直是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他曾呼吁以色列武力夺取加沙地带,并坚称没有其他方案能够满足以色列方面的要求。7月27日,他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以色列将以武力夺取加沙地带,以结束战争。他还暗示,美国作为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进程的调解方,实际上也认为“不可能通过谈判结束这场战争”。
深圳公司:减肥1斤奖500 一年发出近百万奖金(图)
近日,深圳一科技公司员工参与公司推出的“百万减重”活动,成功减重40斤领取奖金2万元。8月14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九派新闻:“主要还是为了员工的健康考虑,工作之外需要有自己的生活,通过运动、健康饮食等去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员工参与减重活动。图/社交平台据介绍,减重大赛面向所有员工开放报名,但若参与人数过多,会以BMI值或摇号等为依据进行筛选,“没有选上的,下一期还可以报名参与”。为保证公平性,公司会定期组织员工称重,通过前后体重变化来决定奖罚。活动每期时长约三个月,近一年已举办两期,累计报名人数达99人,总减重约1900斤。按照“减一斤奖励500元”的规则,两期活动奖金总额接近一百万元。“每一期报名的人都还蛮多,蛮火热的。”上述工作人员说,这一期减重最多的减了40斤,而上一期有位员工减了43斤,“我们公司平均年龄在29岁左右,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团队,常有人在内部论坛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健身。”他还表示,公司还希望让公司外的更多人参与进来,推广减重活动。公开资料显示,影石Insta360为上市公司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影石创新于2015年成立,扎根于智能影像领域,是全景相机、运动相机领域“双料冠军”,凭借开创性的技术,迅速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影像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