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43640 帖子
俄国安高层见普拉伯沃 邀印尼参加军事论坛
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萧依古今天在雅加达与印尼总统普拉伯沃见面,双方讨论经济和国防安全议题。两国去年11月首次联合海军演习,此次俄罗斯也邀请印尼参加军事论坛,被指印尼正寻求强化与莫斯科的关系。
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今天在总统府与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萧依古(Sergei Shoigu)会面。印尼总统府秘书处随后发表声明指出,「印尼和俄罗斯重申将共同致力于加强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安全与国防领域,并探索未来的合作机会」。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萧依古是俄罗斯总统普亭内核圈子的一分子,过去曾担任国防部长。
时代报(Tempo)报导,普拉伯沃表示,萧依古是他的老朋友,并向萧依古询问有关普亭的身体状况,萧依古回答说,「普亭身体健康」。
萧依古与普拉伯沃见面前,先赴印尼国防部与国防部长夏弗里(Sjafrie Sjamsoeddin)见面。
印尼国营通信社安塔拉(Antara)报导,萧依古向夏弗里表示,邀请印尼参加俄罗斯军事论坛。
印尼国防部表示,正寻求通过联合训练、技术转移和军人交流等计划,加强印尼和俄罗斯军队的合作,并指出,双方合作将使印尼受益,因为印尼能从拥有先进技术的俄罗斯学到很多。
印尼去年11月与俄罗斯展开两国首次联合海军演习,为期5天的演训分2阶段举行,地点分别在泗水的1座海军基地与爪哇海(Java Sea)。
这项军演反映去年10月上任的普拉伯沃寻求与莫斯科强化关系,分析解读,这代表雅加达外交政策出现重大转向。
印尼加入的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曾在2021年与俄罗斯举行联合军演,但在去年11月前,雅加达从未单独与莫斯科举行联合演训。
千人挤爆!加拿大印度人涌上街头!省长福特”戴头巾”亮相!全民炸翻!
加拿大人吵炸了!省长福特“戴头巾”亮相!网友惊叹:“这是安省还是新德里?”
安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近日因佩戴印度传统头巾亮相宾顿市(Brampton)的印度裔社区活动,而在网上引起争议!
网友@truckdriverpleb在视频中配文:“福特究竟是在安省竞选还是在新德里竞选?”
图源:X
目前,安省省选正在角逐中,并且投票将于周四正式截至。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同时也是投票前的最后一个周末,现任省长福特专门拜访了Brampton的印度族裔社区。
图源:X
为了体现尊重,福特特别戴上了印度传统头巾,参加位于宗教崇拜场所Gurdwara Guru Nanak Mission Centre的活动仪式。
福特省长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印度裔社区的广泛赞赏,许多社区成员表示,这体现了省长对他们文化的尊重和认可。
然而,广大加拿大网友却吵翻了:
“那里应该是旁遮普,不是新德里,两者区别很大。”
“安息吧,加拿大。”
“不管是谁,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他没有表达出对加拿大人的忠诚。”
“他出卖了他自己。”
“不开玩笑,他们(政客)所有人都一样。”
“我的天呐,我受不了他了。”
“这太糟糕了!”
“大多数政客在参观教堂时都会cosplay(角色扮演),无论是犹太教、寺庙,还是其他的。”
“我对迎合种族集体主义者感到厌烦。”
“他正在尽力融入!”
“真是笑话!”
“为了选票什么都做得出来,我是说任何事情....”
“政客为了选票的所作所为真是可悲......”
此外,不少加拿大华人网友也激烈热议:
“省长为了选票很拼!”
“这是加拿大?”
“为了选票,咋滴都行。”
“为什么要戴头巾?这是加拿大他们应该入乡随俗,脱下头巾才对!”
成千上万名印度人挤爆加拿大街头:网友震惊以为“穿越了!”
就在昨天(2月23日),成千上万人聚集在加拿大BC省素里(Surrey)参加一年一度的Nagar Kirtan游行活动!
要知道,Nagar Kirtan是锡克教的重要宗教活动,通常包括盛大的游行、宗教颂歌和聚餐等环节。此次活动旨在庆祝Guru Nanak Dev Ji的诞辰,他是锡克教的创始人。
图源:TikTok
这场规模盛大的活动于周日早上在素里宗教崇拜场所Gurdwara Amrit Parkash开始,并持续一整天的时间。
不过,这场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争议,网友@01CuriousGeorge发帖称:“这是加拿大BC省的素里(Surrey),到处都是卡利斯坦(Khalistani)的旗帜。”
图源:X
从现场视频和图片来看,来参加活动游行的锡克教徒,人头攒动挤满街头。
图源:TikTok
当天,街道被游行队伍和庆祝人群所占据,现场人山人海,看起来相当壮观!
图源:TikTok
老人小孩全出动,人们随着音乐,簇拥着花车前行,随处可见黄色的卡利斯坦旗帜。↓ ↓ ↓
图源:TikTok
据估计,现场聚集了上千人,人头攒动,将整条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
图源:TikTok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传统武术,不少人手持弯刀和长剑 ↓
图源:TikTok
街边的摊位上也随处可见各种“武器” ↓
图源:TikTok
对于这场持续长达一整天的活动,广大加拿大网友们也议论纷纷,虽然有人对此表达了祝福,但其他人则开启吐槽模式:
“根本不尊重其他的邻居。”
“这真的是加拿大吗?以为穿越了!”
要知道,素里市的Nagar Kirtan活动是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庆祝活动之一,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参加。
而且,类似的宗教活动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非常常见!素里市还将在4月19日举办一年一度的Vaisakhi游行,这是庆祝锡克教新年的重要活动,预计将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游客。去年,这场活动就吸引了超55万人聚集!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欧盟对俄制裁波及中企 北京:消极影响中欧经贸
俄乌战争3周年,欧盟24日对俄罗斯祭出第16轮制裁,其中包含中国企业和个人。中国商务部25日回应,这种作法对中欧经贸关系造成消极影响,并重申「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
中国商务部官网25日以不具名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名义,针对欧盟这轮制裁包含中国企业和个人表态。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说,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已多次对欧盟无理制裁中国企业和个人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发言人表示,欧方做法有违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对中欧经贸关系造成消极影响。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终坚持劝和促谈。中方敦促欧方停止列单中国企业,停止对中方抹黑推责。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但中国商务部并未说明,有多少中国企业与个人受到这轮制裁的影响。
自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全面进攻以来,欧盟已对俄国祭出16轮制裁。
法新社报导,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这新一轮制裁不仅针对俄罗斯影子舰队,同时也制裁那些支持不安全油轮营运的人士、用于驾驶无人机的电子游戏控制器、用于规避我们制裁的银行及用于散布谎言的宣传机构」。
中国籍研究员泄日本国立研究机构资讯 法官判决有罪
曾任职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产总研)的中国籍男性权恒道将先进技术资讯外泄给中国企业,涉违反日本的不当竞争防止法被告。今天东京地方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判决被告有罪。
日本朝日新闻报导,现年61岁的权恒道曾担任产总研的研究员,东京地方法院今天审理他涉嫌违反不当竞争防止法一案,做出判刑2年6个月,缓刑4年,罚款200万日圆(约1.3万美元)的判决。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被告权恒道被起诉内容是2018年他将产总研的营业秘密氟化合物的研究数据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中国化学产品制造公司。法院审判的重点是被告外泄的数据是否属营业秘密。
检方指出,数据是被告权恒道是以产总研的实验器材所得的内容,属有守密义务的对象。且被告将秘密数据外泄给自己在中国成立的公司,并未向产总研申报自己有参与经营。
被告权恒道的辩护律师提出反驳指出,「中国也有有关氟化合物的实验,权恒道提供的数据不算是秘密」、「传电子邮件的不是被告,而是另外的职员」。
日媒2023年6月17日报导,日本警方怀疑曾是产总研高级主任研究员的权恒道可能将其研究有关氟化合物的先进技术情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中国化学产品制造公司,涉嫌违反不当竞争防止法遭到日警逮捕。
日警调查得知,权恒道曾因在科学技术研发有所贡献获中国政府表扬,可能参与中国政府主导的「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是中国政府以强化科学技术为目标展开的计划,招揽成员除外籍研究者外,也包括在海外表现杰出的中国籍研究人员,各国对「千人计划」以高额报酬换取成员泄漏技术与情报纷纷强化警戒。
莱姆用途广泛、营养丰富可多摄取 这几种情况应少吃
在一项调查中,莱姆受欢迎的排名落后于草莓、香蕉、西瓜、葡萄等十几种水果,许多人只喜欢在健怡可乐上加一片莱姆,或者在鱼排上挤一点汁点缀。而莱姆其实广泛用于各式菜肴、甜点中,且含有丰富营养,每天食用也可以,只要注意部分情况就好。
今日美国报(USA Today)报导,莱姆有20多个品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波斯或大溪地莱姆(Persian/Tahiti limes)、墨西哥莱姆(Mexican/key limes)、纸橙或鱼子酱莱姆(finger/caviar limes)、马蜂橙(Makrut limes/泰国莱姆)。中国是目前第一大的莱姆生产国,每年使用或出口约3亿1千万公吨。虽然亚利桑纳州、加州、佛州等在国内生产量达数百万颗,但美国销售的大部分莱姆都是从墨西哥、秘鲁和哥伦比亚进口的。
无论来自哪里,美国农业部指出莱姆含蛋白质、钙、铁、镁、磷、钠、锌、维生素 C、叶酸、烟碱酸、维生素A;尽管个头不大,但每颗含有近两克的膳食纤维。
麻州总医院营养精神学家奈杜(Uma Naidoo)表示,莱姆果肉中含有的大量纤维可以平衡微生物群、支持大脑健康,钾则有利于调节血糖和补充水分」。
营养师梅瑟(Jen Messer)则说,除了改善免疫系统、促进产生胶原蛋白,莱姆等柑橘类水果中的维生素C也有助于改善植物性铁的吸收,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经常鼓励贫血症患者或纯素饮食的人将含铁的食物搭配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提高铁的吸收率。
纽约大学营养学兼任教授杨恩(Lisa Young)称莱姆富含抗氧化剂和具有抗炎作用的物质,因此有益于心脏健康并具有抗癌作用;另个令人惊讶的好处是,莱姆皮含有的精油可以帮助改善情绪。
尽管好处多多,有些人应该考虑限制摄入数量。奈杜表示因为莱姆是酸性食物,所以过多会引起肠胃不适,尤其是那些患有胃酸倒流、胃食道逆流的人。杨恩提醒,餐厅里先切好的莱姆片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滋生细菌,所以应该选择在干净的环境中吃新鲜切好的莱姆。梅瑟则警告患有溃疡或口腔溃疡的人,莱姆可能会加剧不适,只要牢记这些考量,莱姆是可以在饮食中多多享用的绝佳水果。
Breaking
「金融巨鳄」索罗斯上季加码辉达、买进台积电 减持金融股
「金融巨鳄」索罗斯旗下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上季加码辉达(Nvidia)与Nike等公司的持股,并且买进台积电参与型美国存托股票(sponsored ADS)、敲进特斯拉与微软等股票,但也大幅减码Google母公司Alphabet,也出清摩根大通(小摩)和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等持股。
13申报文档显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上季提高辉达持股到54万300股,并且买进12.5万股的台积电参与型ADS、3.3万古微软股票及3000股特斯拉股票,显示积极抢搭人工智能(AI)热潮。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也加码Nike B股持股33%至30.2万股,并且提高UnitedHealth持股。
不过,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上季大砍Alphabet A股持股94.6%,砍到只剩30万股,并且减持高盛82.7%,砍到2.1万股,大幅减码联邦快递(FedEx)持股82.1%到2万股。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上季出清小摩、阿斯特捷利康、那斯达克、诺斯壮百货(Nordstrom)、阿拉斯加航空及波士顿科学公司。
MLB/2小时速杀小熊 薛则78球7局好投夺胜 蓝鸟教头狂赞
蓝鸟队14日仅花2小时6分钟以2:1击败小熊队,先发投手薛则(Max Scherzer)演出7局失1分好投夺胜,总教练史奈德(John Schneider)赛后谈到这位41岁老将的表现,竖起两根大拇指说:「当然是两个赞啊!」
薛则先发7局仅用78球,被敲5安打、失1分,失分为6局上遭布许(Michael Busch)敲出阳春砲。小熊左投波伊德(Matthew Boyd)也有一场7局好投,仅被敲2安打,一度是握有优势的一方,无奈却在7局下遭小葛雷诺(Vladimir Guerrero Jr.)扫出逆转两分砲。
两队攻势有限,分数都靠1发全垒打拿下,让比赛只进行2小时6分钟落幕,大联盟官网报导打趣写着:「这场比赛从各方面来说都是典型的薛则,他在这场下午3时7分开打的比赛碾压了小熊,就像他有个在晚上5时半的晚餐预约一样。」
此战如此速战速决,都在薛则的盘算内,「我有预期他们会积极进攻,结果他们比我想的还要更加积极。」这让他可以更多利用引诱球制造挥空,有效取得出局数,也降低自己的用球数。
小葛雷诺对这位资深队友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随着每一场看他登板,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他生涯可以拥有这些数据,也知道为什么他铁定会进入名人堂了。」
传川普政府有意入股英特尔 分析:恐使辉达、超微转单
彭博资讯分析,美国川普政府据传正洽谈入股英特尔(Intel),凸显川普政府日益强势干预企业界的姿态,可能使辉达(Nvidia)、超微(AMD)及高通(Qualcomm)等芯片设计业者面临下单给英特尔的压力,能够带给英特尔帮助,却难以拉近和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之间的差距。
彭博资讯已报导,川普政府和英特尔的交易模式可能仿效国防部入股稀土业者MP原料公司的模式,结合股权投资、保证采购、贷款和民间融资等手段。
彭博分析师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俄亥俄州晶圆厂被列为协商的优先事项,由于俄亥俄州的政治敏感度高,英特尔先前延后当地的晶圆厂兴建计划已引发不满,共和党籍参议员莫雷诺(Bernie Moreno)更指责英特尔未能履行对俄亥俄州居民的承诺,呼吁展开「诈欺调查」。
英特尔是芯片法补助的最大受惠者,除了有85亿美元补助款,还能取得110亿美元贷款,如今政府可能入股,将加重该公司承担的政治压力更加剧,俄亥俄州晶圆厂便是明证,若英特尔在没有明确客户承诺下加速建厂,可能违背长期商业利益,但政府当局可能急于看到该计划快速推动。
彭博分析师认为,拥有政府支持的英特尔,可能使辉达、超微及高通等芯片设计业者面临下单给英特尔的压力,从而削弱美国芯片设计巨头的全球竞争力,以换取强化美国制造。
这项潜在交易将带给英特尔财务和信心支持,支撑该公司的国内制造企图心,有更多时间化解结构性挑战,但却不太可能促使英特尔加快步调,拉近和台积电在先进制程表现的差距。
直接补贴超10万,发钱“催生”,这些城市拼了(图)
7月末,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一孩、二孩、三孩的生育家庭,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事实上,早在国家政策之前,就已经陆续有城市开始用现金补贴的方式鼓励生育。四川省攀枝花市是首个推出育儿补贴金的城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三孩家庭最高累计能拿到16万元;湖北天门在生育奖励之外,再叠加购房和职业补贴,最高能享受28.5万元的综合补贴。随着3600元生育补贴一同发酵的,是人们对于养娃成本的疑问——养一个孩子究竟要花多少钱,3600元又意味着什么?对于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来说,养娃一年就要花掉十几万元,3600元只够请一个星期的月嫂,但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3600元甚至占到了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本期数据栏目,我们一起来翻翻养娃和育儿补贴背后的账单。在哪个城市,生孩子补贴发最多?还有一个月,孩子就要满一岁了,住在山东某三线城市的赵婉婉开始计算这一年养娃的花销。社交媒体上,孩子一直被称为“吞金兽”,哪怕是婴幼儿时期,动辄一年也要花上十几万元。但赵婉婉每月的家庭收入只有几千块,养娃主打“能省则省”。衣服、玩具、代步车一律用亲戚淘汰的“二手货”,全都“零元购”,纸尿裤等消耗品就选择性价比高的小众品牌,一年花了2000多元,林林总总算下来,赵婉婉养娃快一年,只花了将近一万块,“该省省该花花,精简养娃”。在这个精简的账单里,奶粉钱占最大头,也最难省下,花了将近5000元,“吃进肚子里的肯定要健康”。但很快,这笔钱也能省下来了。7月末,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一孩、二孩、三孩的生育家庭,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这是国家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发放现金育儿补贴。赵婉婉刷到新闻,第一时间算了一下,她能领到将近一万元。事实上,早在4年前,就已经陆续有城市开始用现金补贴的方式鼓励生育。四川省攀枝花市是首个推出育儿补贴金的城市,针对按政策生育的二孩及以上的家庭,每月每孩补贴500元,直至孩子满3周岁。随后,陕西、山西等省份的部分城市也跟上脚步。每日人物根据官方信息,统计了不同地区的育儿补贴,发现补贴数额较多的地方,大多是二线及以下的城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甘肃酒泉肃北县,生育3个小孩,累计到手的直接补贴都超过了10万元。其中,湖北天门在直接的生育奖励之外,还叠加了买房优惠。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6万元、12万元的购房认购券,再叠加教师、医务工作者等职业补贴,一个三孩家庭最高可享受到28.5万元的综合补贴。2025年,天门的房价大约在每平方米5000元,也就是说,一个三孩家庭领完补贴后,只要再出10万元左右就能拿下一套80平方米的新房。相比于二、三线城市的“疯狂撒钱”,一线城市的生育激励政策大多集中在育儿的系统性支持上。比如,两年前北京启动普惠托育的试点项目,向爱心托育机构发放现金补贴,到如今,北京托位总数达到6.7万余个,其中47%都是普惠托育,价格在每月1500元至3800元不等,较之前的7000元均价,下降了一半多。不过,在一线城市职工能拿到的生育津贴要更多。参加生育保险的女性职工,社保缴费基数越高,到手的生育津贴也就越多。根据各城市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每日人物计算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女性职工能拿到的最低生育补贴金额。其中,深圳能拿到的最高,一个在深圳工作顺产第一胎的女性,至少能拿到4.5万元的生育补贴。当然,这笔钱的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前期缴纳保险的数额。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分享自己领到的生育津贴。在外企工作多年的员工,虽然每月到手工资只有一万元左右,但是公司缴纳的社保基数高,“(生育津贴)到手将近19万”。除了各地政府,不少企业也有自己的“催生”政策——员工生子,公司拿钱。早在2019年4月,江苏远东控股集团就率先发文,为多胎员工提供额外产假和陪产假,实施双倍奖励制度,子女多的员工晋升机会也更多。到了2023年,远东集团更是直接推出了最高达28万元的现金奖励。携程集团也在2023年推出了现金生育补贴,无论性别,工作满3年的员工生育的每一胎,每年都能拿到一万元的现金补贴,一直发到年满5周岁。携程创始人梁建章曾表示,“为应对人口挑战,准备了10亿资金”。养一个娃,到底要花多少钱?随着3600元生育补贴一同发酵的,是人们对于养娃成本的疑问——养一个孩子究竟要花多少钱,3600元又意味着什么?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每年3600元的诱惑力相对有限。上海人李欣蕊感受到,自从生了孩子,钱就变成了纸,几乎每一项支出都以万为单位。奶粉要两万多元;“不能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一年也要两万多元,甚至连宝宝的写真都花了五万多元。算下来,养娃一年多,花掉了将近16万,“都够买一辆新能源车了”。小孩刚出生时,李欣蕊专门请了金牌月嫂,工资一万五千多元,换算下来,3600元的补贴可能刚够月嫂一周的工资。社交媒体上,也有人调侃,一年365天,算下来一天还不到9.9元。不过,这3600元在不同的家庭,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在三线城市生孩子的赵婉婉,成为全职主妇后,为了省钱,每天三餐都是自己做饭。3600元,折到每个月是300元,“(300元)相当于一个月的肉钱”。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的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如果按照收入水平五等份分组,则大致可以得到从高到低不同档位的收入群体。最高收入组家庭每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9万多元,3600元的生育补贴不到年可支配收入的4%。而对于最低收入组家庭来说,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8601元,一年3600元的生育补贴直接占到了41%,将近一半。仅从收入占比来看,显然,这3600元的补贴,对低收入群体的诱惑力更大。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一个孩子0-17岁的平均养育成本将近54万元,社交媒体上,也有人一边晒出密密麻麻的账单,一边感慨:孩子才是消费主力军,“从衣服到保险、教育,一个孩子撑起了各行各业”。即便拿满3年的育儿补贴,共计1.08万元,也仅仅占平均养育成本的2%。在中国,不同的省份,养育成本的差距巨大,生育补贴所占的比例也跟着不同。上海的平均育儿成本最高,超过了100万元,3年生育补贴仅占育儿成本的1%。而在西藏,养育成本一下降低了大半,只有34万元,这意味着,在上海养一个小孩的钱,在西藏能养三个。还有一个发现是,养育成本更低的地方,生育率更高。每日人物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局的数据,统计了各地2014年到2023年10年间的生育率情况。养育成本最低的西藏,生育率最高,2022年以来,西藏的生育率达到全国平均生育率的两倍多。如果将各地人口走势与养育成本进行对比,西藏、贵州、宁夏等五个生育率较高的地区,其养育成本都要更少。为了全国顺利发放生育补贴,中央财政预计拿出900亿元预算。这笔钱更像是一个信号,补贴的背后,是连年下降的生育率。即便是生育率最高的西藏,这个数字也在不断走低。2014年,全国生育率12.37‰,10年后,这个数字仅为6.39‰,减少了将近一半。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直接后果是出生人口的锐减。从2022年开始,每年的新生儿数量跌到1000万以下,2025年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到800万左右,育娲人口智库预测,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将在2035年结束。人口红利是一个经济术语,越多的年轻人赡养越少的老年人,意味着人口红利越大。在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对于人口红利消失的担忧要更具体和实在,有人开始自觉加入催生阵营,“建议都生小孩,不然我老了谁来交社保”。生育补贴像是人口红利渐次消失的警报,还有人把这次方案当成是未来持久补贴的起始点。光大证券研究所测算,千亿的育儿补贴很可能变成常态化的财政支出,未来每年的育儿补贴可能都会在1000亿到1200亿元之间。低生育陷阱生育补贴发放后,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发钱真的能救回逐渐走低的生育率吗?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正在通过补贴来刺激生育。在日本,只要生育就能拿到50万日元(约2.4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生育补贴,0-3岁的儿童,每年享受12-18万日元的持续性补贴,相当于最多能拿到5万左右人民币的生育补贴。韩国的力度还要更强,1岁以下婴儿每个月都能获得100万韩元(约合5200元人民币)的现金;抚育1至2岁幼儿的父母,每月还能得到50万韩元补贴,算下来,一共能拿到超过9万元人民币。普遍来说,生育奖励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效果。韩国在推出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的第二年,总和生育率从1.10小幅上升到了1.13,2012年最高达到了1.26。日本的起效时间则要更长,从1994年就开始鼓励生育,直到政策实施的12年后,总和生育率才开始逐渐回升。国内一些已经发了生育补贴的二、三线城市,也看到了成果。湖北天门在发放补贴的当年,生育率就实现了猛增。据统计,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8年来第一次实现“由降转增”,增幅达到了17%。今年,这个数字依然在刷新,2025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同比增长了5.6%。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算了一笔账,“据测算,预计天门市2024年至2026年投入3亿多元用于鼓励生育,全市有望多出生3000多个孩子”。在人口学中,普遍认为总和生育率达到2.1时,人口才能实现世代更替,维持稳定水平,当下降到1.5以下时,就会掉进低生育率陷阱。换句话说,低生育率会产生“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会使生育率进一步降低并且难以回升。1.5就像一条警戒线,一旦过线,便再难挽救。数据上也能证明这一点,即使是政策起效的国家,也很难从低生育率陷阱里爬出来。从2018年开始,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就跌破了1,在2023年低至0.72,那一年,韩国的新生儿人数不足23万人,创下统计以来的最低纪录。想要真正改变低生育率的情况,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法国就用了将近60年才将总和生育率恢复至接近更替水平。不止低生育率陷阱难以逃出,补贴的金额还时刻受到商品涨价的挑战。7月中旬时,卖191元的奶粉,短短半个月,同品牌同款同规格的价格涨到了269元,涨幅高达40%。随后,商家回应“涨价为促销调整,全线产品并未涨价”。价格之外,还有细心的人发现了产品规格上的猫腻。此前900克一罐的奶粉,新版变成了800多克,价格确实没变,但算下来也是变相涨价,“补贴还没领到,花得还更多了”。有人算过一笔账:婴儿每个月要喝4-5罐奶粉、用100多片纸尿裤、吃若干辅食,如果每罐奶粉涨价几十元、每片纸尿裤涨价六七毛,那每月的养娃支出就会多出250-300元。而育儿补贴折算到每个月,刚好是300元。事实上,对于养娃家庭来说,婴幼儿时期的花费是孩子成长中很小的一笔钱。面对还不到一岁的孩子,赵婉婉已经开始焦虑以后的花销,她姐姐家的孩子刚念小学,每个月光是兴趣班的钱就要花掉快一万元,“花钱就像流水一样”。社交媒体上,也有人发出感慨,稍微多想一步,就会发现“和真正大头的教育支出相比,生育补贴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不知道最终有多少人会因为育儿补贴改变生育想法,但对于那些本就有生育计划的家庭来说,至少每年多了一笔实实在在进账的收入,“两个月的奶粉钱和纸尿裤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