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小米SU7涉假 花4.2万加购挖孔舱盖竟是装饰品?

    小米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问题陷入舆论漩涡,图为在北京展出的SU7 Ultra汽车。( 中新社)

    站在流量高点的小米汽车正遭遇流量反噬。此前,一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的小米SU7发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小米修改智驾说明、限制最大马力也遭受车主批评。如今,SU7 Ultra碳纤维挖孔舱盖版车型陷入与宣传不符的舆论漩涡,接近400名车主集体要求退车,车主要求雷军「保持真诚」,直面质疑才能挽回口碑。

    澎湃新闻报导,小米SU7 Ultra车主杨雷12日表示,自己在订车时额外花费人民币4.2万元(约5830美元)选装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此前小米在宣传时,介绍上述舱盖「增加2个空气动力学风道,前部空气高效导流」,还提到「内部结构改变,风道导向轮毂散热」等。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但是,据不少汽车博主测试实车发现,所谓的挖孔下方只有很小的风道,且拆解显示风道未连接散热系统或下压力结构。这也意味着,所谓的双风道前舱盖可能和宣传不符,「其装饰功能大于实用价值」。

    小米对SU7 Ultra对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官方介绍。(取材自官网)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此前在直播提到:「我们不能只做个外观,所以我们内部的东西也都要改」。他在微博也曾发文表示,碳纤维前舱盖,不仅改了外观,内部结构也改了。

    中新周刊报导,小米汽车回应称,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外,还提供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小米汽车方面表示。不过,不少车主对于小米汽车的解释并不认可,其设计初衷虽然是复刻原型车造型,但用户认为这一回应避重就轻,未能直面功能实用性不足的内核问题。

    目前,已有网友创建退车群,已经有接近400名车主集体要求退车。甚至有车主委托律师,还有网友附上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的视频联合声明并晒出订单截屏。杨雷并喊话雷军直面质疑,如果持续逃避,可能会影响SU7系列和未来高端车型的销量。

    小米SUV Ultra许多下订车主已组成群组,要求无损退订退车。(取材自微博)

    小米首款SUV YU7新车预计于今年6、7月正式上市,此前小米也多次对外声明,新车发布时间不会改变。

    雷军近日也在微博发布动态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交互」。这是自小米SU7事故后,雷军的首次公开表态,也折射出小米汽车当下所面临的严峻局面。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