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欧企:在中国做生意难度增 但关税战反促采购当地零件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中)发布该组织的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欧新社)

    纽约时报报导,根据中国欧盟商会最新的年度调查报告,受访的欧洲公司有近四分之三说,在中国做生意愈来愈难,但难以割舍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

    欧企认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难度持续上升,悲观情绪已连续第四年恶化。今年计划扩大中国业务的欧企比率降至历史新低,仅38%有此打算。

    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市占率正迅速萎缩,并遭遇政治阻力。福斯汽车去年12月卖掉了位于新疆的工厂,该地区穆斯林的人权备受国际关注,而欧洲制药和医疗设备公司发现,它们被排除在公立医疗院所的采购体系之外。

    调查揭露一种矛盾现象:尽管欧洲企业缩减对中国的投资,部分企业反而增加采购中国零部件,使其供应链加深对中国的依赖。这对美国总统川普试图通过关税、来保护美国制造业,并不是好兆头。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指出,中美关税战促使在中国的欧企以中国产品取代他们向美采购的零部件,特别是中国的通缩压力使本土产品更具价格优势。

    除美国外,欧盟和其他国家最近也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以应对中国的出口激增、进口持续低迷。

    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的曾克尔说,这使得这令依赖中国生产基地出口的欧企措手不及。部分公司采取「曲线出口」策略,通过在台湾等地租赁仓库并进行最后组装。但川普最近已威胁对贸易顺差国家增加关税,可能堵住这个漏洞。

    另外,担心薪资上涨的欧企比率大降。中国房地产泡沫在2021年破裂,导致建筑业衰退,大量工作流失,反而缓解企业用人的成本压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