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双北世界壮年运动会甫落幕,来自全球超过100国、逾万名超过30岁选手齐聚竞技,场上不乏70、80岁甚至90岁长者身影,展现惊人体能与活力,不仅打破年龄与运动的刻板印象,也再次唤起社会对银发族健康老化与肌力维持的重视。营养师简子匀指出,维持体能的关键除了规律运动,更仰赖足够且正确的蛋白质摄取。
根据台湾卫福部建议,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应摄取1.1克蛋白质,等同每餐至少要摄取一个手掌心大小、约20克蛋白质的小棒腿或两颗鸡蛋。但简子匀表示,65岁以上长者因肌肉自然流失加剧,建议摄取量应提高至每公斤1.2至1.5克;若面临癌症、手术或疾病恢复期,可进一步提高至2克,以支应免疫与组织修复所需。
「肌肉的合成与维持需要稳定的蛋白质供应,特别是中高龄族群。」简子匀指出,即使长者每天仅从事如快走等中低强度运动,仍应维持上述摄取量,避免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或肌肉流失导致跌倒、卧床;若从事重量训练或参与世壮运等中高强度活动,则更需强化补给。
然而,实务上银发族常面临牙口不佳、食欲下降等问题,使得摄取量不足。简子匀建议,可优先从鱼类、豆制品等较易咀嚼的食材补足蛋白质,若仍不足,再以乳清蛋白等营养补充品辅助,「从牛奶萃取出的乳清蛋白,吸收率比酪蛋白、大豆蛋白、豌豆蛋白高,富含支链胺基酸(BCAA),有助肌肉合成与能量代谢。」
市面常见的乳清蛋白型态包括浓缩型、分离型与水解型,其中浓缩型较适口;分离型较好吸收,适合乳糖不耐或肠胃功能弱者;水解型市面上少见,主要提供给消化功能差者或新生儿。简子匀表示,选购时应以成分单纯、无过多糖分与人工添加物为原则,避免摄取额外负担。每次补充建议不超过30克蛋白质,避免超过肠胃吸收上限造成浪费。
至于补充时机,简子匀指出,除了作为日常营养补充外,运动当下与前、后30分钟为黄金时段,能强化肌肉修复效率。值得留意的是,蛋白质虽重要,仍应搭配足够热量来源,「若缺乏淀粉等能量供应,蛋白质将被迫转为能量使用,反而无法有效合成肌肉。」因此补充乳清蛋白时,可搭配香蕉、地瓜等食物,达到营养均衡。
此外,肾功能异常者应谨慎补充蛋白质。简子匀表示,末期慢性肾病前期患者,需遵循医嘱控制蛋白质摄取;而已洗肾者反因洗肾容易流失蛋白质,须提高蛋白质摄取量,惟仍须留意水分摄取与产品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