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现代奇迹或混凝土怪物?洛杉矶这座美术馆完工前争议不断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前的「城市之光」。Image by MARIE SCHNEIDER from Pixabay

    洛杉矶郡耗资7.2亿元兴建的新美术馆大楼即将完工,但仍有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挥之不去,那就是如何在每面墙都是巨大混凝土板的展场中悬挂艺术品?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ACMA)增建的建筑由瑞士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设计,自2013年公开初步蓝图后,便在艺术界引起争议。

    这座被比作「高速公路天桥」和「变形松饼」的庞大混凝土结构,是为了取代四座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建筑,旧馆全被拆掉,以腾出空间给这座时尚的新建筑。新馆将轮流展出LACMA来自世界地15万余件艺术品中精选出的永久馆藏。

    新建筑的兴建过程,充满了不寻常的戏剧性与争议性。LACMA一位主要捐赠者因永久藏品展示方式的冲突而与博物馆公开解约;施工地点与拉布雷亚(La Brea)沥青坑接壤,后者以保存在沥青中的古代动物化石而闻名。在地震频繁地区、满布沥青的土地上兴建一座巨大的混凝土建筑,施工期间发现了13个剑齿虎(sabre tooth tiger)头骨,造成额外的成本与延误。

    由于工程预算增加近1亿元,卒姆托公开撇清关系,表示他曾多次被迫「缩小」设计,而这次经验也让他坚信再也不会到美国工作。

    这栋建筑最初的构想是全黑的结构,让人联想到沥青坑或漏油事件,但现在将维持未经装饰的混凝土原色。

    LACMA首席执行官迈可·高凡(Michael Govan)日前带领一群记者,包括一些曾公开批评这栋建筑设计的人,提前参观了新空间。这栋建筑以其最大捐款人命名为大卫·葛芬艺廊(David Geffen Galleries),将于2026年正式激活。

    从外观来看,这座建筑像个金光闪闪的恐龙蛋,长长的尾巴卷曲在威尔榭大道(Wilshire Boulevard)上,让访客可以从街道两侧进入。建筑的内部,则是大面积的混凝土表面与呈曲线的窗户墙,让南加州的阳光照射进来,这对博物馆来说是个引人注目但又具争议性的选择,因为通常画作都会避免被阳光直射。

    高凡辩称,环绕式窗户对于赋予博物馆地方感十分重要;他希望参观者「知道自己身在洛杉矶」,而这些艺术品就在洛杉矶。

    对于卒姆托不断变更的设计,反对声浪一直很激烈;一些对「混凝土怪物」批评最力者,还曾举办一个替代设计竞赛,并在报纸上购买整版广告以示抗议。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