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德媒:中国电动车泡沫即将破裂

    图为2025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香港)中,比亚迪的汽车展示。(中新社提供)

    德国商报近日以「中国电动车泡沫即将破裂」为题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但恐怕也是最脆弱的。而补贴、毁灭式竞争和令人质疑的销售手段,使中国电动车销量成长的代价是昂贵的。

    商报(Handelsblatt)这篇以「中国电动车泡沫即将破裂」为题、「比亚迪正处于泡沫中」为副标题的评论指出,中国2024年共售出1200多万辆电动或混合动力车。但西方汽车制造商早已明确认为,中国这一体系(电动车生产)已经过热,而前面就是大爆炸。

    评论提到,中国电动车市场龙头比亚迪的这一征兆最为明显。比亚迪尽管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制造商,但其成长战略日益动摇,在市场动能减弱下仍全力生产,结果造成了巨大的产能过剩。而在汽车产业,「这与停滞的生产线一样致命」。

    这篇评论说,中国过剩的电动车产能大部分计划出口。但鉴于外国祭出的惩罚性关税、对电动车的疑虑,以及对「中国制造」汽车的保留态度,使中国车厂这么大规模的出口并非那么顺理成章。

    评论提到,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上包括小米在内的新竞争者全力出击,结果是电动车市场进一步挤压,价格战更为激烈,而比亚迪身处其中,难以刹车。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工业先前的产能过剩案例:太阳能、风能、房地产「都是急速成长,直到破裂」。

    这篇评论也提到,已经有中国企业家把比亚迪与恒大相提并论。即使这仅仅是同行之间的龃龉,当北京的中国共产党如今也开始敲响警钟的时候,外界「就应当认真对待这样的说法了」。

    此外,德国世界报(Die Welt)也发表文章,指比亚迪选择把电动车卖给自己的经销商或租车公司,这些车辆通常很快就会成为二手车,并以较低廉的价格流入市场

    ,这将使比亚迪的新车也会降价求售。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负责人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表示,比亚迪在欧洲没有真正的销售战略,而是无序地进入市场,只是在「搞活动」。这损害了比亚迪电动车价值的稳定性,长远来说,整个品牌都被破坏了。

    杜登霍夫说,比亚迪忽视其汽车价值稳定度,这是错误的,如果买一辆新车,3年后的残值却不到售价的50%,对车主来说是糟糕透顶的。毕竟「汽车不是纸巾,用完就扔」,汽车有时在市场上使用10到15年,可能多次转手,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长期有稳定的价值」。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