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产经新闻》援引日本内阁的书面答复,称之前日本众议院议员松原仁的书面质疑,已经得到详细回复——授予日本自卫队更加宽松的权限,以运用武器“击落侵犯领空的无人机”,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几年日本确实饱受远程无人机困扰
很多资料将这解读为,国内无人机在东海、西太愈发活跃,让日本疲惫不堪,下定决心动用武力威慑。这一点看上去很合理,实际上一点都不合理——但凡其真有这种胆量,那么某些区域的沉船、战斗机残骸都得按堆算(具体是谁的那得另说)。并且,国内无人机在东海、西太的活动频率虽然非常高,但基本都走宫古海峡这种国际水道。事实上,日本内阁这次的答复,是非常有技巧的,本质上还是加了“视情况采取必要作为”的限制条件,不存在完全放开管制的情况。

▲日本空自这几年的表现是真不强势
此外,这份答复其实还有后半段,“对于入侵自卫队基地空域的小型无人机,同意警方采取阻止飞行、破坏等必要方式处置”,这才是真正的关键。受俄乌战争经验外溢的刺激,民用轻型无人机这两年在很多国家都惹出了麻烦,有些是故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地出台措施。其中反应最激烈的,当属冲突期间,被以色列潜伏小组使用无人机到处破坏,甚至摧毁一架大型加油机的伊朗——先后逮捕700多人,最高可判处死刑。

▲以色列在伊朗设置了不少无人机生产作坊
日本在这块反应比较慢,目前主要依赖《小型无人机等飞行禁止法》作为法律依据,但警视厅对于这种执法权模糊,费力不讨好的事务并不上心,自卫队本身也缺乏权限,这两年捅出了不少篓子。这次日本内阁用书面答复明确职权,甚至敦促警视厅加紧采购反无人机干扰枪等设备,就是在乌克兰秘密筹备无人机,袭击俄罗斯轰炸机;伊以冲突中,无人机造成极大混乱等事件中看到了问题,准备着手解决,但又不得不限制动作幅度,避免引起反弹。

▲曾经日本对中国航母进入西太很敏感,现在态度也改了
至于说国内远程长航时无人机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如同面对出动频率越来越高,战力越来越强的中国航母一样,日本已经逐渐习惯,并不存在“受不了”的情况;另一方面,国内出动的无人机,主要针对的也不是日本自卫队本身——比如说今年2月,日本空自拍到一架BZK-005和一架攻击-2无人机出海巡航,其实附近就是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说得直白点,就算日本空自真的不堪其扰,也无法通过这个办法解决问题,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在这,日本空自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今年新交付的F-35J
今年4月初,日本空自接收了年内第一批3架F-35J,预示着其F-35J交付数量达到43架(预计年内还能再交付4架)。而罕为人知的是,除了刚刚交付的3架F-35J部署在小松基地,理论上作战半径可以触及东海外,之前40架全部部署于北部三泽基地(1架坠海失踪,另有2架常驻美国接受训练),主要作战区域是俄罗斯远东和千岛群岛。在F-15J和F-2A都已老迈,无力维持高频起降的情况下,将主力F-35A往北部、中部部署,不敢在南部越雷池一步,天天用F-15J充数,总不能是分不清孰强孰弱、谁新谁旧吧?

▲F-15J是真的不容易
怎么说呢,很多时候舆论其实是被国内环境遮蔽了现实——200多架歼-20,又得到数十架空警-500的支援,还有经过实战检验,屠“阵风”如杀鸡的霹雳-15加持,究竟能发挥什么战斗力,追逐F-22A达20多年的日本空自,心中是大概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