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华早报报导,随着中国大学招生季展开,两所由知名企业家出资新设立的大学,因首次招收本科生而成为全国焦点。
位于福建福州的福耀科技大学(FYUST),由玻璃大王曹德旺创办;以及位于浙江宁波的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EIT),由半导体巨头虞仁荣创办,都将在今年夏天迎来首届本科新生。
这类由企业家资助的教育型公益计划,旨在配合中国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产业观察家和家长预测,这些强调科研取向的新型大学,未来可能在录取竞争力上追赶顶尖公立大学。虽然现阶段仍落后于北京的清华、北京大学等顶尖名校,但吸引力已日渐浮现。
浙江教育顾问公司「浙江新途国际」创办人蔡灿表示:「这些创办人是当下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家和亿万富豪,家长和学生关注度高是理所当然的。很多人都在想,要不要成为第一批尝试的人。」
「名额只有几十个,预计分数线会非常高。」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院长赵新宇说:「首届几届学生会享有先行者的好处,但长期成功还是取决于能否稳定大规模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
近年中国已在多个重要经济中心批准设立类似模式的大学,包括浙江杭州的西湖大学、广东深圳的深圳先进技术大学,以及东莞的大湾区大学,这些学校均聚焦于人工智能(AI)、半导体芯片和智能制造等科研重点领域。
福耀科技大学今年将招收50名本科生,开设计算机科学、智能制造、车辆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对接。
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则计划招收约70名本科生,重点在AI、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与数学等领域。
两校都强调国际化师资、先进实验室与大手笔奖助学金。FYUST每年学费仅5460元人民币(约新台币22000元),而EIT首届学生将享有价值9.6万元人民币(约新台币38.7万元)的全额奖学金。
这波由亿万富豪主导的办学热潮,是为了回应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人民日报3月报导,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30万人才缺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AI领域的人才供需比例仅1:10,缺口超过500万。
这波私立大学兴起,正值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人口红利消退。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35万,较去年的历史高点1342万略减,是近8年来首见下降。而去年新生儿仅954万,意味着未来大学教室将出现空座现象。少子化现象对大学招生的全面冲击预计会在2037年前后逐步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