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欧电动车谈判技术部分完成之际,且值中国外长王毅访欧的此刻,法国财长隆巴尔(Eric Lombard)近日表态称,仍须修改规则和加强贸易壁垒,以允许更广泛地使用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措施,对抗「可能损害欧洲工业经济的中国进口产品」。分析认为,欧盟仍将中国制造视为潜在威胁,这恐让中欧关系再添不确定因素。
据彭博5日报导,「在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工业,」隆巴尔声称,「我们必须在所有工业领域都做到这一点,否则中国在每个领域都拥有超过50%全球市场份额的产能政策,将会扼杀我们的工业。」
报导认为,隆巴尔这番言论突显出巴黎方面越来越多的担忧,即美国总统川普重塑全球贸易流动的努力可能会在多个方面打击欧洲,而不是仅限于美国可能对欧洲输美商品加征关税。
与此同时,法国工业部长费拉奇(Marc Ferracci)也在前一日呼吁欧洲加强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防御。他声称,原本以美国为目标的中国资金流量正在转向欧洲,「且中国在许多行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这对我们的行业来说非常敏感,也非常危险。」
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日前指出,目前中欧电动汽车谈判的技术部分已经基本完成,只欠临门一脚,关键在于欧方能否展现出相应的政治意愿推动问题的解决。
香港「南华早报」4日引述分析人士看法指出,在川普政府搅乱全球贸易体系之际,尽管中欧加强合作日益紧迫,但决定双边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仍是欧洲对中国威胁其制造业优势的潜在忧虑。欧洲一直以来将制造业视作「皇冠上的明珠」。
法国ESSEC商学院亚洲项目主任菲利普.勒科尔表示,欧盟对华贸易采取了更务实的策略,更注重建设和保护本土产业,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等追赶领域。他说,「如果中国继续维持当前出口态势,欧洲将自动创建壁垒体系确保公平竞争。」
「我知道,从中方角度看,事情会很复杂,因为中方会认为欧洲在效仿美国对华设置市场壁垒,」勒科尔坚称,美欧「两者性质不同」。他表示,欧洲可能继续要求中企与欧企合作在欧生产,以保护欧洲的制造业,但与美国不同,欧洲将遵循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