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在中文网络几乎隐形 Meta高薪挖角的30岁余家辉什么来历?

    毕业于中科大的余家辉被Meta高薪挖角。(取材自量子位)

    外媒报导称科技巨头Meta以上亿美元从OpenAI挖走四名顶尖华人AI学者,其中30岁来自中国的余家辉(Jiahui Yu)受到关注。据报导,余家辉曾在Google Brain共同领导Google王牌模型Gemini的多模态团队,并名列GPT-4o、GPT-4.1和一系列mini模型「共同创造者」。这也是此次Meta决定砸下重金挖角的关键之一。

    余家辉出生于1995年,打小天资聪颖,2012年从浙江慈溪中学考到中科大少年班学院。有媒体形容,这个在中文网络几乎隐形的名字,却让硅谷两大AI巨头撕破脸;有网友甚至调侃:AI顶级研究员收入堪比C罗转会费,但知名度连十八线网红都不如。

    网易报导,余家辉来自浙江,本科中科大(AI领域著名校友是印奇,旷视科技Face++的CEO)。 2016年,他也是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硕博连读生,主修电子与电脑工程。他的导师是电脑视觉领域的泰斗,已故的传奇教授黄煦涛(Thomas S. Huang)。

    在余家辉还是学生时,思考的就不是怎么让模型更「厉害」,而是怎么让它更「好用」、更「便宜」、更「省事」。这种务实的思想,也成了他日后身价暴涨的底层代码。

    博士期间,余家辉去Adobe实习,搞出一个叫「DeepFill」的项目,就是用AI把照片里不想要的东西P掉,且P得天衣无缝,这是能直接变成产品功能的实用技术。毕业后,他先去Google Brain,直接参与并共同领导Google王牌模型Gemini的多模态团队,跟码农之神Jeff Dean一起工作(google首席科学家,ACM 计算奖得主、美国工程院院士等)。

    所谓多模态,就是让AI既能看懂文本,也能看懂图片、影片和声音;这是当时AI发展的最前线。后来,余家辉跳到如日中天的OpenAI,领导整个感知团队(Perception team) ,并名列GPT-4o、GPT-4.1还有一系列mini模型「共同创造者」。

    OpenAI的CEO奥特曼(Sam Altman)在播客爆料,说Meta开出「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挖他的人。虽然Meta的高管和新入职的员工后来都说这个数字是「假新闻」,太夸张,但顶级人才的薪酬包达到千万美元级别,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这背后,是奥特曼提出的概念,叫做「10000倍工程师」 。顶尖的AI研究员,一个人的产出,能顶1万个普通工程师。余家辉,就是这盘棋局里,被重金砸下的关键棋子。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