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研究:全球数千座水坝蓄水庞大 造成地球极点位移

    图为三峡大坝。(新华社)

    最新研究显示,全球自1835年以来已建造数千座水坝,地球的极点也因水坝蓄水量的重量而从地球的自转轴「漂移」开来。

    根据「生活科学网站」(LiveScience.com),科学家发现大型水坝保存大量水体,导致地球的质量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布,从而使地壳相对于地函(地球内部的中间层)的位置发生了位移。

    地函软而黏,地壳则是一个可以在地函上滑动的坚固外壳,研究人员表示,地壳上的重量会导致地壳相对于地函的移动,同时也会改变地球极点的位置。

    根据一项最新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信」(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表示:「地球内部或表面的任何质量运动都会改变自转轴相对于地壳的方向,这个过程称为真正极移」。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从1935年到2011年期间,全球兴建的6862座水坝对地球极点的冲击。研究团队使用一个已发表的水坝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曾揭示这些水坝的蓄水量。这些蓄水量足以将美国大峡谷填满2次。庞大的蓄水量已导致全球海平面下降2.3公分。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水库保存的水体已导致地球的两极总共位移了1.1公尺。

    研究主笔、哈佛大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行星科学研究生瓦伦西奇(Natasha Valencic)指出:「当我们用水坝拦截水时,不仅阻止水流向海洋,导致全球海平面下降,也会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分配地球质量。」

    研究人员利用电脑仿真与模型计算,发现极漂移在研究期间内呈现2个明显阶段:

    在1835至1954年的第1阶段:北美与欧洲大量兴建水坝,使北极点向东经103度移动约20公分。在1954年至2011年的第2阶段,东非与亚洲大规模兴建水坝,导致北极点向西经117度移约57公分。

    由于极漂移并非线性,而是一条摇晃不定的线,这就是为什么两个方向的位移加起来不会是1.1公尺。

    瓦伦西奇指出,极点的变化对地球历程影响相对较小,但水坝对海平面的影响值得关注。「我们不会因为极地总共移动了约1公尺而进入新冰河期,但这却确实会对海平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