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界指出,在古埃及宗教体系享有很高地位的女祭司梅雷萨蒙(Meresamun),其脸孔经电脑断层扫描重建之后,发现她面容优雅,五官尊严及斯文兼具,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OrtogOnLineMag」期刊。
「Yahoo!」报导,梅雷萨蒙生前住在卡纳克(Karnak)神庙的圣殿内部,据说她的歌声能安抚众神;梅雷萨蒙死因不明,尸体制成木乃伊后葬在豪华棺材,1920年由美国考古学者布列斯泰德(James Henry Breasted)购下,从来没打开。
学者们以电脑断层扫描,窥探进包裹梅雷萨蒙尸身的层层尸衣,让她的容颜自铁器时代以来首度被看见。
研究的首席作者莫雷斯(Cicero Moraes)用电脑断层扫描木乃伊颅骨取得的数据,来重塑梅雷萨蒙的面容。他表示,梅雷萨蒙看来很优雅,重建后呈现出和谐、安详的脸孔,五官既尊严又斯文。
莫雷斯表示,虽说任何美学方面的诠释都牵涉到一定程度的推测,但研究的目标想维持可敬的形象,与死者的社会角色相吻合。
木乃伊生前的菁英地位由她的棺材就可反映出来。前头的铭文指出她的名字是梅雷萨蒙,另表示她是「阿蒙神殿内的歌者」。阿蒙(Amun)是埃及诸神里的主神之一,而女祭司在阿蒙神殿受崇敬的地位,由她的名字就可得知,转译起来是「阿蒙爱她」。
棺材本身装饰富丽,色彩及象征符号很多。莫雷斯表示,棺的材质及装饰,再加上她在重要神庙的宗教角色,在在意味梅雷萨蒙隶属底比斯的菁英阶层。能取得如此精心的葬礼,与她社会地位崇高、有可观资源相吻合。
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描述梅雷萨蒙为「菁英音乐女祭司,职责在为阿蒙神唱歌、奏乐。音乐在埃及宗教里,是让神明安宁的重要工具」。
为重建梅雷萨蒙的面容,莫雷斯结合不同科技。首先用软组织加厚指针,加在梅雷萨蒙的颅骨上,让她脸庞出现表情。接下来再用解剖学变形技术,也就是捐赠者的脸与颅骨之虚拟模型变形,直到吻合主人翁的各个面向。
前两项技术取得的脸孔,再加上灰阶的客观重建,添上主观元素如皮肤色调、眼球及头发颜色。
莫雷斯表示,用数字技术雕琢出来的基准脸孔,以配合她据估的年龄,再修饰以假发、生物染色及肌理,始终忠于原始的解剖结构。梅雷萨蒙的遗骸意味她亡年约在30岁,只是死因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