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美国空军递交了一份新的申请,将退役340多架战斗机,其中包括了162架现役A-10攻击机。若计划获得通过,美国空军将再无A-10可用。更有意思的是,“失业”的A-10不会很快淡出舞台,很可能在台湾“再就业”。那么台湾为什么着急要买,还是美国强迫要卖?

▲A-10攻击机
A-10“雷电II”和苏-25“蛙足”完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们都是在冷战背景下发展出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专用机型。A-10设计于上世纪60~70年代末,主要是为了解决越南战争中美军近距离空中支援需求,与当时现役装备无法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开发。A-10首飞于1972年,从1976年3月开始正式服役于美国空军。越南战争结束后,该机型也被寄予厚望,部署欧洲,美军希望未来有一天可能对付在东欧实行大规模装甲突击的苏联装甲集群,可惜最终沦为了设想。它的设计特点就是强调低空飞行能力、强大火力、一定的防护力。
苏-25是前苏联开发的类似机型,当时同样参考了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的经验,以及苏联军队自身的近距离空中火力支援需求。苏-25由当时的苏霍伊集团开发,首飞时间甚至比A-10还要早了几年(1972年),两者也经常被拿来对比。

▲GAU-8/A型30毫米6管加特林机炮
A-10的核心武器装备就是那一门GAU-8/A型30毫米6管加特林机炮,它可以使用平邮炮弹,射速高达4200发每分钟,能轻松从顶部贯穿钢板,击毁坦克装甲车。苏-25则有一门GSh-30-2型30毫米双管机炮,射速3000发每分钟,性能同样很强悍。
在装甲防护方面,两者的设计也不约而同,A-10的驾驶舱下有一个钛合金打造的“浴缸”,一定情况下可以让乘员在23毫米高射炮的直接攻击下幸存。苏-25拥有类似设计,但是防护方面不如美军更强,应对小口径武器依然问题不大。速度方面,A-10为550公里每小时,更加强调滞空时间,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战场巡逻。苏-25速度稍快,可达到750公里每小时,同样携带各种火箭弹,炸弹、反坦克导弹。这两款机型宛如孪生兄弟一般,设计哲学都可以被概括为简单、耐用、成本低、专为打击对方陆军装甲部队而生。

▲阿富汗的苏联苏-25
比起其他类型的军用飞机来说,A-10和苏-25都拿到了更多的实战案例。比如“海湾战争”中A-10就摧毁了大量的伊拉克坦克和装甲车辆,在实战中展现了其强大反装甲部队能力。苏-25在苏联时代末期的阿富汗战争中,同样执行了大量类似任务。在2022年发生的俄乌战争中,它同样用于低空作战,只是因为乌克兰这个对手比阿富汗、伊拉克都要更强悍,装备了更多的现代化防空导弹武器,才致使苏-25的损失相对更多一些。
但即便如此,苏-25还在战场上活跃,A-10却要退出现役机队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距?实际上,美国空军退役A-10攻击机的计划,已经开始不是一天两天了——2023年美国启动了历史上第一次第一批的21架A-10退役计划,并且获得美国国会批准。

▲A-10退役计划多年前就已经启动
2024年,美国继续有39架退出现役,它们随后被拉往了亚利桑那戴维森·蒙森空军基地的309“飞机坟场”。2025年,美国继续退役56架,其中有24架之前部署在美国驻韩国第25战斗机中队。这支部队从今年开始,就已经装备全新的F-16V和F-35A,战斗力明显上升了一个台阶。经过几年的折腾,美国现役的所有A-10加起来,也就只剩下162架,这次直接打包退役,也是近年来美国空军最大规模的单型号战机退役计划。
美国空军为此还申请了5700万美元的特别拨款,用于支持计划落实。不过,该计划尚未得到美国国会批准,对其是否能退役,外界的观点也是针锋相对。支持其退役的人认为,该机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尤其是在现代化的高强度战场上,A-10已经无法高效在印太和欧洲大陆作战了。因此美国需要节约经费,将有限资源转入5代机、6代机的高速生产,这才是“王道”。

▲乌克兰的苏-25战机
反对者则认为,虽然现代化的战场环境的确有变化,但并不见得A-10就彻底无法执行任务。他的强大机炮,够“硬核”的钛合金装甲以及出色的低空作战能力,依然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最喜欢的特点。它的支援效果很强,在战场上已被反复证明。如果A-10没了,美国大兵下次遇到扎满大楼的敌人,就叫不来飞机只能叫来导弹了。或许是为了让反对者妥协,想让A-10退役的人,还非常贴心地给A-10提供了“再就业”的出路:要么去乌克兰,要么去台湾。
然而A-10去乌克兰的可能性已经不高,毕竟俄乌战争开打时A-10就已经在慢慢退役。但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美国一直未提及此事,可见对于其在乌克兰的生存能力没有多大信心。乌克兰处于战争状态,而A-10机龄大部分已达40年以上,必须要得到较为精心的维护。这就意味着乌克兰需要不断得到美国的后勤支持,否则A-10根本无法顺利飞上天。

▲A-10攻击机
所以比起乌克兰来说,台湾更有可能购买A-10,而且台湾也确实表达了需求。台湾之所以很着急购买,其实是因为被军方认为,A-10在反登陆作战中尚有一定用处,可以实施“滩岸歼敌”战术。但从客观角度而言,台湾岛内的地形比较复杂,适合A10这种超低空近距离火力支援机型的飞行区域非常有限。且在实战状态下,解放军的导弹和防空系统,会强力压制台湾机场。A-10那时候能否起降都成问题,作战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台湾空军从未接触过A-10,前期的培训工作就非常复杂和费钱。台军拿到手之后,还是一台40多年的老飞机,在后勤维护方面还得付出极大的心血,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和“捡破烂”没什么区别。但如果换个角度讲,不考虑战斗的问题,而是把这个当成一次台湾给美国送“保护费”的机会,那就能解释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