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多家农村银行近期推出针对低收入群体和老年人的特殊贷款产品,以协助他们补缴养老金或提高养老金缴费水平,引发社会对老人债务风险的争议。
据财新网报导,近两个月来,湖南长沙农商银行、华容农商银行、临澧农商银行等30家农商银行,密集推出「养老贷」。
这项贷款用于帮助申请人补缴养老金或提高养老金缴费水平,从而在退休后获得更多养老金或满足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中国一般要求至少累计缴费满15年,方可领取养老金。
这些贷款一般额度为人民币9万元(约1.26万美元),最长期限为15年,利率范围在3.1%至3.45%之间,部分贷款对申请者设置65岁的年龄上限。
彭博指出,在经济疲软导致企业和居民贷款需求萎靡的背景下,这些养老贷款成为一些中小银行增加贷款发放规模的新途径。
但这类贷款也引发公众对老年人负债风险的担忧,一些银行已被迫撤下相关宣传内容,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即已要求旗下银行暂停提供类似产品。
财新网引述一位银行人士称,一般个人类的贷款用途都是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而「养老贷」将信贷资金直接用于社会保险缴费,其资金用途的特殊性可能面临合规性争议。
中国养老金缴纳制度为自愿参加型,要求居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面对未来不断增长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中国已于今年提高退休年龄,男性从60岁延至63岁,女性则从50岁延至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