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开头 听似无害其实已陷自己惹人厌

    良好沟通方式,会令人值得信任且愿意共事。(路透)

    洛杉矶NBC 4电视台报导,在尝试创建良好关系时,有些听起来无害的话语,可能让对方感受不佳,认为「你在批评我」。沟通专家分析五句容易被误解为批判的话语,并提供更具同理心替代词句。

    一、怎么不就…?(Why don’t you just…)

    当别人提出一个困扰问题,自己认为有简单解决方法时,可能会如此说。如朋友因收件夹爆炸感到压力时,可能回答「怎么不设个筛选器就好?」然有时对方要的只是同理心。专家认为给建议前,可先展现好奇与理解。如「这听起来让人挫折,你目前试过哪些方法呢?」了解情况后再给建议,如「我自己试过的方法是..」或「我想到一个可能的选项..」。

    二、其实..(Actually…)

    当开头加上「其实」,容易让人感觉在说「你错了,我才对」,或「你根本没注意听」。专家建议运用「是的,而且…」(yes, and…)技巧,在对方的话上加值而非打断。可说「你讲的『某情况』没错,我觉得另外还可考虑…」,或「这个观点很好,我在想我们是否也要纳入..」。展现谦虚也很重要,如「我可能记错了,不过我记得截止日期是周五,我们要不要再确认一下?」

    三、老实说(To be honest…)

    想表达诚实透明,用「老实说…」当开头,恐让人感觉「之前讲的都不是真话」,也经常预示接下来会是较为批判的内容,让人产生防备心。

    专家建议不用特别铺陈,直接表达即可。如「老实说,我比想像中还喜欢那场表演」可改为「我很乐意再去类似活动」或「本来不知该期待什么,结果很开心」。若要给意见,将看法表达为「一种可能」而非「唯一正确」,如「我觉得这种做法可能会遇到几个挑战」。也可用引导句,如「我们要不要一起想想看.. 」等。

    四、这说不通(That doesn’t make sense)

    当别人想法与自己逻辑不一致时脱口而出「这说不通」,听起来可能像在批评「你的逻辑有问题」。可先肯定听懂的部分,或简单重述对方意思,再请对方解释,如︰「我知道我们想谨慎处理,你可以多说说为什么想再等一下吗?」或「我理解的是,我们先处理小客户,对吗?」

    五、我很惊讶你竟然不知道(I’m surprised you didn’t know that)

    当有人不知道自己认为的基本资讯时,通过表达「惊讶」,恐无意中暗示对方缺乏知识,让对方觉得「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是不应该的」。建议可将重点摆在「帮助对方」而非强调「无知」。如「完全可以理解。你要我快速地跟你说明一下吗?」或「这词有时候用得很随意,其实它的意思是..」。

    上述话语本身不一定是错,语气和时机也很重要,若能时刻察觉自己的用意与影响力,就能成为让人愿意信任且想共事的人。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