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史博馆「台湾兰花百姿」台日合作策展 从兰花看台日韩奇妙关系

    「台湾兰花百姿-台北展」展出台湾兰花的科学与艺术,图中为王仁礼(1908-1988)台湾野生兰水彩系列。(史博馆提供)

    台湾之所以成为「兰花王国」,跟日本有密切关系。史博馆与日本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共同策划的兰花大展「台湾兰花百姿」,15日举行开幕典礼。展览以台湾兰花为主轴,集结台日两地自然科学与艺术文化领域藏品,展出逾200件文物,是史博馆重新开馆后,首次国际跨域合作策展。

    「这是一个通过兰花发现与相遇的过程」,文化部长李远致词时说,展览除了可以发现台湾的历史、文化,也让大家看见台湾与日本的相遇、科学与艺术的相遇。

    展览除了能看见日治时期兰花被发现、被命名,并创建起谱系的过程;也能看见不同时期绘画中的兰花所代表的文化差异。

    以被暱称为「台湾阿嬷」的台湾蝴蝶兰为例,其由1897年日本人首次在兰屿采集,之后日本学者岛津忠重于1921年在英国期刊上发表,将其命名为Phalaenopsis amabilis formosana,英文名ama被暱称为「阿嬷」。此后「台湾阿嬷」蝴蝶兰在日本被广泛认识和种植,并在国际兰展上占有一席之地。

    史博馆馆长洪世佑表示,「台湾兰花百姿」展2月于东京首展,7月移师台湾,跨国且跨领域。展览中有首次在台湾亮相的重要作品,东京大学特别出借包含明治时期的渡部锹太郎、高屋肖哲、明治末年到昭和初年间活跃的山田寿雄的原画;以及台湾第一代植物画家王仁礼与当代植物画家中岛睦子的珍贵手稿。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长西秋良宏表示,此展是东京大学和史博馆于2024年签署的研究合作协议而开展的计划,台北展的规模远大于东京,数据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日方策展人寺田鲇美以「金兰之谊」描述此展,象征台日两馆非常亲密而深厚的友谊。她指出,展览中有一批2023年12月捐赠给东京大学博物馆的山田寿雄画作,包括标示「台湾产」的报岁兰、三种台湾特有的石斛兰和蝴蝶兰。这些画作纪录战前台湾兰花在日本的栽培和开花情况,是园艺史和文化史中引人入胜的历史文献。

    根据文献数据,山田寿雄曾为朝鲜王朝最后一位皇太子李垠的兰花作画。李垠喜爱兰花,他在日本的宅邸温室中种满了兰花。山田画作入藏东京大学博物馆后,研究发现,图稿中有一幅原产于婆罗洲的稀有种──象耳蝴蝶兰,曾在李垠家温室培育成功并开花,由山田加以写生,由此可合理推论这批兰画正是山田寿雄为李垠家兰花所绘的作品。李垠曾以军人身分来台,这批兰画展现台日韩奇妙的历史链接。

    史博馆表示,展览共规划5大展区,内容涵盖台湾兰花的自然与人文脉络,汇聚多位重量级艺术家作品。包括战后渡海大家溥心畬、张大千等传统文人画兰,到因史博馆发起而创作的兰花绘画,以及陈进、席德进等名家笔下各具风格的兰花书画。

    史博馆表示,即日起至7月30日,观众的名字里若有「台、湾、兰、花、百、姿、北、展」其中一字,购买门票后向服务台出示身分证,即可参加抽奖。展览期间,只要身穿有「花朵」的衣裤或配件,购票后向服务台展示,也有机会获得限量小礼。展场设计丰富的交互体验,如「兰花人格测验」,测出属于观众特别的6种命定兰花,完成交互即可现场打印专属纪念花签。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