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性口腔血管病变是常见口腔黏膜疾病,患者口腔中出现红紫色、紫黑色血管肿块,影响脸部外观,也影响进食。一位67岁退休妇女,因治疗牙周病,意外发现罹患良性口腔血管病变20多年,口腔中2.5公分大肿块,使她下唇严重变形,出门都不敢擡头示人。台北长庚医院口腔外科助理教授级医师陈志魁,使用他研发的冷冻枪治疗后,患者外观恢复正常。
陈志魁说,每百位头颈部患者中,有6.4位为良性口腔血管病变,发生族群不分年龄与性别,病灶多呈现红紫、紫色外观,常见于舌头、颊黏膜、口底部位,不仅影响美观与进食,还可能出现出血、疼痛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自发性出血引发急性并发症,甚至危及性命。过去,病人必须接受外科手术,或雷射治疗,但有伤口较大、过程较不适问题。
陈志魁开发一项「冷冻枪治疗」,将用于皮肤科的冷冻治疗是「旧器械新用」,冷冻枪治疗导入口腔治疗,是利用液态氮先冷冻、再解冻,并订出标准治疗流程,初期治疗,以「1分钟冷冻、2分钟解冻」,并运行2循环,若需要第2次治疗,则延长冷冻时间,「冷冻2分钟、解冻2分钟」,也运行2循环,该治疗目前采健保给付,多数病人申请给付均可获准。
长庚团队分析以冷冻枪治疗的33位病人,97%痊愈未复发,平均疗程次数约1.6次。陈志魁说,33位病人中,25人痊愈且无并发症,7人有浅疤痕、暂时性神经症状等,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期刊「临床口腔研究」;治疗过程中,可施打麻药缓解疼痛,少数未施打麻药病人,约一星期内有持续疼痛症状,服用普拿疼等药物就可控制。
台北长庚医院儿童牙科系主任蒋孟玲表示,冷冻枪治疗过程有些儿童会心生恐惧,但只要适当使用镇静麻醉药物,稳定儿童患者情绪,即可使用这项治疗;对于高龄长者,若合并高血压等慢性病,以传统手术切除良性口腔血管病变,手术范围大、容易出血,过去对医师来说十分困扰,使用这项新治疗,可解决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