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岛国论坛(PIF)9月将于索罗门群岛举行,台湾参与议题再受关注。索国国会议员小肯尼罗瑞告诉中央社,没有任何外来势力有权发号施令,决定太平洋国家能与谁往来。
小肯尼罗瑞(Peter Kenilorea Jr)说:「身为自豪的太平洋岛国人,我们必须保卫自身区域制度的完整性。」他指出,企图边缘化台湾的行为有损太平洋团结精神,「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抵抗对我们共享未来的干预」。
关于台湾参与PIF,以对北京立场强硬著称的「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15日致函论坛秘书处表示关切。根据中央社取得的信函内容,议员们担忧,索罗门群岛过往曾主导撤销台湾的「发展伙伴」身分,这可能影响今年论坛决策。
信函提到,排除台湾不仅有损论坛秘书处的的公信力,也将创造令人不安的先例、削弱论坛应维护的太平洋团结精神。
小肯尼罗瑞去年7月曾出席首次在台北举行的「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年会,并向媒体透露,启程前曾遭索罗门群岛外交部长施压。
小肯尼罗瑞当时指出,与其他来自至少6个国家、曾遭中方施压勿赴台与会的国会议员相较,索罗门群岛是政府官员自行直接向本国议员施压,这让他感到「我们完全把自己给卖了」。
在中国与美国全球竞争的脉络下,太平洋岛国近年日益强调国家自主权、以及通过区域平台促进岛国之间的自由共荣与团结抵抗外来干预。
然而,索罗门群岛与中国的关系持续引发外界担忧对区域安全稳定可能造成的影响。索国2022年与中国签署安全合作协议,内容为中国派遣军警赴索提供执法、镇暴和安全协助铺路。面对外界质疑,索国政府否认中国将在当地创建军事基地。
IPAC台北年会去年7月30日举行,索罗门群岛政府31日随即发布声明,与小肯尼罗瑞划清界线,并在声明指示,所有索国政府代表皆不得邀请或促成任何来自「中国台湾」的官员访问索国,也不得邀请或促成任何「中国台湾」的代表参与索国政府举办的活动。此指令适用所有层级的活动,包含区域和国际性的活动。
今年5月,现任总理马内列(Jeremiah Manele)发布声明,其中要求索国所有政府部会官员和公职人员勿以任何官方身分与「中国台湾」代表、或与「中国台湾」有关的实体接触往来,包括不得参与有「中国台湾」涉入的活动。
在此之前,根据澳洲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今年6月的报导,消息人士透露,几位来自台湾的外交部官员曾于3月申请入境索罗门群岛,主要是为今年的PIF会议预作准备,但签证申请遭拒。索国移民事务首长告诉ABC,索国不久前刚紧缩对台湾护照持有人的入境规定。
不过,报导提到,澳洲及两个太平洋岛国的政府官员透露,索国方面已私下表态,不会阻碍台湾官员9月在论坛期间前往索国。
总计来自16个国家和区域议会的IPAC成员15日联名致函论坛秘书长,要求秘书处明确回应,是否将邀请台湾以「发展伙伴」身分参与9月的论坛;以及如何确保与论坛参与有关的决策符合透明原则及太平洋民众的集体利益,且未受任一成员国的单方面或政治力影响。
根据中央社取得的信函,联名致函论坛秘书长的IPAC成员指出,台湾长期以来是太平洋地区受重视且具建设性的伙伴;台湾对区域付出的努力明显符合太平洋民众的需求与愿望。若仅因为其中一名成员国的政治偏好即忽视或边缘化与台湾的伙伴关系,恐损害论坛的诚信与独立性。
PIF有18个成员国,包括2019年与中华民国断交的索罗门群岛,以及帕劳、马绍尔群岛、图瓦卢等3个友邦。澳洲和新西兰也是论坛成员国。
PIF另有21个对话伙伴,包括日本、英国、美国、欧盟、南韩、印度、菲律宾、新加坡、中国等。「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今年5月首次移师中国举行。
根据外交部官网,台湾自1993年起以「台湾/中华民国」(Taiwan/Republic of China)名义及「发展伙伴」(Development Partner)身份参与PIF各机制,并每年在峰会期间组团参加PIF秘书处举办的「台湾/中华民国与PIF国家对话会议」。外交部7月表示,今年仍规画循例组团赴往参与PIF,并举办对话。
IPAC全球计划主任佛瑞塞(Tom Fraser)告诉中央社,中共可能会试图动用对特定太平洋岛国的影响力,向论坛施压,但国际社会必须坚守立场,强力抵制任何将台湾排除于区域对话之外的企图。PIF必须持续是发展区域合作的空间,不容许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