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外媒:中国免签政策成功吸引外国游客回流(图)

    中国的签证政策推动经济复苏并改善国家形象

    《回声报》常驻上海记者发表撰文,介绍了中国通过放宽签证政策成功吸引外国游客回流,推动经济复苏并改善国家形象的情况。报道指出:新冠疫情爆发五年后,通过推行免签政策等措施,中国旅游业明显复苏,同时也借机改善了国家形象并提振了国内消费。到访中国的游客数量今年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中国从2023年底出台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举措,对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的六国公民免签,有效期为15天(后延长至30天),拉动人员流动回升。此后,相关政策扩展至欧洲(不包括英国和瑞典)、拉丁美洲和中东的75个国家。极大地便利了出行,2024年吸引游客人数超过2000万。面对国内消费疲软,中国借助外国游客拉动餐饮、酒店、景点等行业,推动内需。

    出于战略竞争的考量,美国不在免签之列,但美国人和其他54个国家的公民如果是在前往第三国途中转机,仍可“免签”进入中国并可最多停留10天。

    报道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一直严格控制境内人口流动的专制政权来说,这些极为罕见的豁免主要是为了支持消费。

    中国同时希望外国游客亲身体验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和工业方面取得的进步。面对特朗普治下动荡且分裂的美国,北京迎来了一个重塑自身形象的难得机会。事实上,首次到访的游客普遍感到惊艳:在上海,他们对街道的整洁、电动车的普及以及遍布的监控摄像头印象深刻。

    在这个高度管控的全数字化环境中,一些游客有时也会感到困难。如语言不通、支付和技术使用上的障碍:在中国,现金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移动支付,餐厅菜单也被二维码所取代。。。

    《回声报》记者认为:外国游客的回归标志着中国的真正转折。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在武汉爆发以来,中国在严格的“清零”政策下,几乎在三年内处于孤立状态。如今,国家形象明显改善。皮尤研究中心的年度研究显示,在新冠疫情后跌至历史低点后,中国的形象正在改善。该研究调查了25个国家。一年内,对中国持“好感”的受访者比例从31%上升至36%。对习近平的信心也从19%上升至25%。

    报道强调:这一形象的改善可归因于“特朗普效应”,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持有的更为正面的看法。在欧洲,只有希腊和匈牙利的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人占多数。在法国,中国的形象有所改善,持正面看法的人从去年的23%上升至36%。但仍有三分之二的法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