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每天超过10小时 13岁青少年沉迷3C竟变中度脂肪肝

    每天屏幕使用时间超过五小时的青少年,罹患脂肪肝风险较高。示意图。图中人物与新闻无关。(图/123RF)

    脂肪肝不是大人的专利。根据研究显示,每天屏幕使用时间超过五小时的青少年,罹患脂肪肝的风险多出两倍,台湾医师王律婷表示,暑假期间儿童及青少年使用3C产品时间变多,容易让未来出现肝脏疾病的风险增加。

    王律婷分享,日前曾遇到一名年仅13岁的青少年,身高160公分、体重72公斤,检查竟出现中度脂肪肝,肝功能指数(ALT)72 U/L,(正常值约为45以下),三酸甘油脂160 mg/dL,甚至有胰岛素阻抗的现象。追问生活习惯发现他每天屏幕使用超过十小时,几乎从早滑到晚,看影片、打电动等,甚至吃饭时也不离手机。

    王律婷表示,家长常认为「小孩胖一点」是在「储备能量」,然而,儿童与青少年脂肪肝的比例正逐年上升,与长时间使用3C产品、久坐、饮食失衡等息息相关,更可能代谢异常,间接增加未来脂肪肝风险。

    一项美国大型研究针对731名12至17岁青少年调查发现,每日屏幕使用超过五小时者脂肪肝盛行率高达27%,远高于屏幕时间较少者的16.1%。即便排除体重、饮食、运动等变因,过度使用屏幕本身仍会提高2.1倍罹患脂肪肝风险。另一篇研究指出,每多坐1分钟,就增加肝硬化和重度肝脂肪病变的风险,并且肝酵素(ALT、AST、GGT)浓度随之上升,代表肝脏可能正在受损。

    王律婷提醒,脂肪肝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却可能进一步引发肝发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若孩子属于「久坐、爱用3C、体重偏重」族群,就属于脂肪肝高风险对象,建议家长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弹性安排3C时间:建议每日屏幕使用不超过两小时,假日可设「无屏幕时段」,促进亲子交互与健康生活。

    2.鼓励多活动:国健署建议每日至少60分钟中等以上活动,甚至轻度活动如散步、遛狗、做家事也能降低久坐伤害。

    3.调整饮食习惯:减少含糖饮料与油炸甜食,三餐定时、不边吃边看屏幕,提升蛋白质、蔬果与高纤食物比例。

    4.创建规律作息:充足睡眠有助肝脏修复与代谢稳定,避免熬夜滑手机、容易打乱荷尔蒙。

    5.及早察觉异常、定期检查:若孩子出现体重过重、腹部肥胖,或皮肤变黑(如腋下、脖子)等警讯,应及早就医。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