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国火炮暗藏战场智慧,人机差距令人震撼(组图)

    在军事领域,细节往往关乎成败,哪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装填动作,都能牵出一系列值得探讨的话题。最近,泰柬边境冲突中泰军炮兵的炮弹装填画面,就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



    在冲突中,泰国军方动用了M758式155mm车载榴弹炮向柬埔寨方向射击,可一名泰军装填手搬运炮弹时,居然采用抛掷动作。虽说155毫米炮弹的炸药装药稳定,引信有炮口保险和跌落保险,一般不会意外爆炸,但这和抛掷动作仍让人捏把汗——在剧烈碰撞下,引信万一失效咋办?

    要知道,在实战环境下,火炮射击容不得半点闪失,标准操作规范本就是轻拿轻放,避免震动碰撞来降低风险。对比中美炮兵使用半自动装填机时的严谨动作,泰国士兵这一行为,被质疑战术素养低、战场纪律不严谨,也不算冤枉。




    这事深究下去,还与M758式155mm卡车炮的总体设计脱不了干系。这门卡车炮是以色列ATMOS 2000车载炮的定制版,采用了6轮驱动太脱拉T815军用越野卡车底盘,其人机工程是按照欧美人机规范来搞的。可泰国士兵身高普遍较矮,这就麻烦了——火线高度高,士兵得站液压底座踏板才够得着炮尾;装填时得把炮弹扛肩上,才能送入输弹机托盘,操作起来别别扭扭,也难怪会出现 “莽操作” 。

    这就凸显出武器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关键。一件武器想在战场上最大化发挥功效,适配本国军队人体工程学设计规范太重要。咱中国的PCL18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就是经典范例。

    PCL18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采用了南京理工大学独创的“蹲坐式”后座结构,在射击时可大幅降低底盘和火线高度,直接把卡车炮后坐力传递给地面,因此明显提高了射击稳定性。




    PCL18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的一大特点就是“又矮又小”,但是它的综合性能却是非常“高大上”的。该炮采用万山特车6×6底盘,整车体积、高度明显小于国际上同类产品,是全球结构最紧凑的155毫米卡车炮。这款火炮非常低矮,重心贴近地面,火线高度明显降低低,装填姿态符合人体工程学,单人操炮都能顺利发射。


    士兵停车下车后,放下液压助锄腿架,打开气动输弹机,调整火炮姿态,人工取弹丸放托弹盘,输弹机推弹入膛,装钢药筒再击发,全流程一人就能搞定,效率与安全性拉满 。

    从泰军这事能看出,武器设计不能只看性能参数,得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实际情况。每个国家士兵体型、作战习惯不同,照搬他人设计,容易出现 “水土不服”。泰国引进以色列的M758式卡车炮,但没有结合自身士兵特点优化,就埋下了操作不规范的隐患。




    而中国在国产武器的研发上,注重从实际需求出发,像PCL181式155mm车载加榴炮,把人机工程做到了极致,既提升看作战效能,又保障士兵操作安全与便捷,这才是真正为战斗力服务 。

    军事装备发展,从来不是简单的 “拿来主义” 或追求先进指标就行,得综合考量方方面面。泰军这次的 “莽操作”,给各国提了醒:武器适配性有多关键,人体工程学设计多重要。只有让装备真正贴合士兵、贴合战场,才能在实战中稳扎稳打,发挥出最大威力,否则,再先进的装备,也可能因为 “用着不顺手”,埋下风险,甚至影响战局。



    未来,期待更多国家在武器研发与引进时,把人机工程学摆在重要位置,让装备和士兵形成更紧密、更高效的作战组合。也就是说,东南亚国家在采购陆军武器时,从人机工程角度看,中国武器才是最适合的。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