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社报导,美国与中国28日起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三轮经贸会谈,料将至少维持当前关税水准,并为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做进一步安排。同时,专家指出,芬太尼关税将是本次会谈重点,预估美对中的最终关税落在15%至20%。另外,有分析家谈到,中国恐以减少进口俄伊石油,交换要求美方做出安全让步,包含降低对台湾与菲律宾的支持。
美中第三轮会谈为川习会铺路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总裁柯特勒(Wendy Cutler)表示:「这场会议将有助于为秋季的川习会铺路。北京很可能会坚持先做好详尽准备,才会同意领袖会谈。」柯特勒预期,重点将包括川习会预计公布的商业协议,还有针对「主要症结」的初步共识,例如中国产能过剩与对制造芬太尼所需化学品管控不力的问题,双方将力求在川习会时一并对外宣布。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Sean Stein)则指出,这次会谈可能是美中政府首次、真正针对结构性改革展开讨论,包括美企在中国市场的准入问题。他补充,企业界对斯德哥尔摩会谈的期待主要是观察「氛围」,即双方如何描述会谈情况。企业界也将寻找关于川习峰会的蛛丝马迹,因为真正的协议将仰赖两国领袖亲自会面。
芬太尼关税是会谈重点
华府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研究计划主任孙韵(Yun Sun)表示,这次北京可能要求取消川普今年稍早针对芬太尼议题加征的20%关税。
这轮美中贸易争端源于芬太尼议题。川普政府今年2月、3月以芬太尼为由分别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累计至20%。川普接著于4月2日宣布,对中加征34%对等关税,此后美中陷入高关税报复循环。
经过5月首轮日内瓦会谈,美方将对中的145%关税下调至30%,其中包含20%芬太尼关税没有更动;中国则对美国商品课征10%关税。第二轮伦敦会谈转向讨论出口管制,关税水准未变。
风险顾问公司Teneo管理总监威尔道(Gabriel Wildau)不认为这次会谈会彻底取消关税,但可能在最终协议纳入关税减免,他预测:「川普可能取消与芬太尼明确挂钩的20%关税,但我预期最终对中关税水准仍将维持至少15%至20%,类似近期与日本、印尼、越南的协议。」
中恐以减少俄伊石油进口换取美安全让步
美联社报导也指出,美国希望中国减少产能,且减少从俄罗斯和伊朗进口石油。对此,威尔道认为,中国可能会以此要求美方做出安全让步,例如缩减美军在东亚的部署,或降低美国对台湾与菲律宾的外交支持。此举可能在华府引发政治反弹。
威尔道也预期,此次会谈将以中方购买承诺与对美投资换取部分关税与出口管制缓解为基础,最终达成的将是以芬太尼为主轴的有限协议,而非全面性大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