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美方代表团将飞来北京,鲁比奥对华态度变了(图)

    急转弯!美国商务团直飞北京?

    7月28日,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领衔的美国高级商务代表团降落北京,这是四个月来首个访华的美国政府高级别商务团队。




    与此同时,瑞典谈判桌上,美国财长贝森特正与中方代表磋商一个紧迫议题:90天“关税休战期”将在8月12日到期。

    特朗普甚至在会见欧盟领导人时忍不住透露:“美国可能很快就能跟中国谈妥了”。是这样吗?甚至鲁比奥态度都变了!



    两路人马奔北京美方代表团兵分两路。一路由财长贝森特带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展开经贸会谈;另一路则直飞北京,重启停滞多月的中美商业对话。

    波音公司高管就在北京的代表团名单中。过去几个月,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波音飞机面向中国客户的交付环节,受到了一些影响。



    中国航空市场对波音意味着什么?简单算笔账:每延迟交付一架787客机,波音每天损失超过百万美元现金流。当中国航司近期开始恢复接收波音飞机时,西雅图工厂的工人明显松了口气。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此次行动,获得白宫默许和支持。这个组织长期推动中美“一轨半”交流,此刻成为打破僵局的破冰者。



    况且时间不等人。8月12日这个最后期限,令美国着急。三个月前在日内瓦谈判时,中美编织出一个“共识框架”,特朗普原本期待能塞进一个“2.0版中美贸易采购协定”。

    然而现实却复杂得多。上周特朗普突然对中国和印度发出威胁:“50天后继续购买俄油将面临100%关税”。



    但此次中方带着明确诉求而来:要求美方取消20%“芬太尼关税”及放松高科技出口管制。

    最令人意外的变化来自华盛顿最鹰派的声音。7月27日国务卿鲁比奥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突然表态:“美国必须与中国进行互动,中美之间应该寻求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



    这话听着耳熟?正是两周前王毅外长在吉隆坡当面给他的忠告。当时我方外长王毅强调:希望美方以客观务实的态度看待中国,以平等尊重的方式与中方探索相处之道。

    这位曾叫嚣对抗中国的政客,如今话锋突变。




    这鲁比奥怎么就妥协了?

    鲁比奥真妥协?态度转变背后是冰冷的经济数据,2025年上半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稀土比例从35%暴跌到22%,通用汽车因材料短缺每天损失2.3亿美元。




    而中国贸易顺差却持续创纪录,证明“关税大棒”更多砸痛了美国自己的脚。

    另外英伟达的H20芯片近日获准对华销售,引发“科技大交易”猜想。但拆解其中细节会发现:每颗芯片算力被精准限制在15%上限,且人工智能用途需按月报备。



    而不少专家坦言美方重新允许出售H20芯片,是为讨好中方,同时引诱部分中国用户放弃国产选择”。

    不过即使专家不断言,美国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美国当真学会“尊重”?



    就在他喊出尊重一词后不到72小时,美国商务部新增35家中国芯片企业实体清单。甚至在27日当天,欧盟以接受15%关税、采购7500亿美国能源的代价换取“停战”。

    随后鲁比奥便威胁中国“购买俄罗斯能源是为支援俄罗斯”,更是表示美国武器时刻在线。



    这番军事威胁与其两周前和王毅会谈时的姿态形成荒诞反差。当时在吉隆坡,鲁比奥还表示要“增进理解”,如今却指责中国“购买俄能源援助俄罗斯”。

    这种政策撕裂暴露美国对华战略的根本矛盾:既需要中国合作缓解经济压力,又受制于国内反华势力绑架。



    鲁比奥从对华态度强硬到变脸温和,再到如今打出对华矛盾牌,显然美方并未真正听懂“相互尊重”四个字的分量。

    虽然美长贝森特提前透露可能将中美关税休战期延长三个月:“既然双方都已采取缓和局势的姿态,我感觉我们正朝着建立定期会晤机制的良好节奏迈进”。



    但美方怕是诚意不够,反倒是中国以理性回应诚意。在瑞典会谈中,中方延续“小步快走”策略,依法审批美方关切物项出口,促成美国7月上旬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措施。

    而美国反倒是从始至终,是变脸不变心,对华的战略态度依旧矛盾的很。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