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美中谈判无重大进展 将延长关税“休兵”期(图)

    美中为期两天的贸易谈判落幕,双方称会议相当有建设性,有望再把关税谈判期延后90天,但并未签署协议。对于外界关注特朗普和习近平是否将会晤,美国官员则称未讨论。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他返回华府之后会再跟美国总统特朗普讨论,由特朗普决定是否延长跟中国的关税谈判期。图像来源: Elizabeth Frantz/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瑞典举行的美中第三轮贸易谈判週二(7月29日)告一段落,双方代表达成共识,将推动谈判期限展延,从原定的8月12日再延长90天。不过,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是否确定延期仍需交由特朗普总统最终定夺,两人将于週三(30日)在华府会面讨论。

    “会谈非常有建设性……我们建立起很好的互动,互相尊重,我们也更了解对方关切什么。”贝森特说,美中官员90天后可能会再举办另一场会议。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则在社群平台留言透露,中方代表“非常务实”。“我们现在关系紧张,但定期开会来解决这些议题,为谈判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也称双方有“深入、坦诚、建设性的交流”。他表示,“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继续如期展期90天”。

    虽然两边代表都传达了正面评价,但这场谈判并无重大突破。此前,两国在日内瓦和伦敦的谈判把原本达三位数的关税税率暂时降低,并达成贸易协议框架,双方也释出信号会松绑稀土和芯片出口管制。其后,中国表示将加快审批稀土出口许可;美国则同意恢复辉达(NVIDIA,又称英伟达)的H20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至中国。

    针对中国松绑稀土出口一事,贝森特29日称,两边的共识比前两次谈判更为完善了。他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访问时指出,美中自4月起便开始讨论一套中国稀土的全球出口管制新体系,至今已有许多进展;虽然尚未有最终版本,但美方正积极促使中方继续推动此事。

    贝森特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特定的战略产业降低风险,不管是稀土、半导体还是医药。我们也讨论到如何共同促进双方关系达到平衡。”

    这次两国代表深入讨论了更大的总体经济议题:美方主张中国有必要转型,从国家主导、出口导向的制造业经济模式,转向以消费需求为主的经济模式,后者对美国促进出口来说更有利;中方则强调应维持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双方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外界还关注美中瑞典谈判是否替两国领袖峰会铺路,但特朗普在社群平台上否认主动寻求与习近平举行峰会,美国谈判官员亦称未讨论到此事。29日,特朗普从苏格兰搭机返美时说,他可能会在今年底前跟习近平见面,但并未给出具体时间。

    这场谈判上还讨论到中国采购伊朗石油、提供军民两用产品给俄罗斯等议题。

    专家怎么看?

    彭博社引述经济学家Kelvin Lam初步的评估指,盡管市场对于中美未能达成实质协议存在失望情绪,但仍对未来潜在的协议感到乐观。

    在与中国展开第三轮谈判之前,美国上週末刚在苏格兰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框架,美方同意把对欧盟大部分产品的关税降到15%。对此,欧盟内部一方面松一口气,却也有许多批评声浪,例如法国政府谴责该协议是“屈服”于美国,德国也警告称这会对欧洲经济带来重大损害。

    专家指出,跟欧盟相比,中国对全球稀土市场拥有主导地位,在安全方面也不依赖美国,因此较能承受贸易谈判继续拉长时程的压力。

    汉堡商业银行经济分析师戴拉鲁比亚(Cyrus de la Rubia)告诉路透社,“中国很清楚自身在谈判上的优势,这从4月两边紧张局势暂时升级时,就明显看得出来”;相较之下,欧盟因为担心美国不提供安全保障,无法像中国一样对美国升高局势。

    在各国关税谈判陆续有成果、贸易战风险稍降之际,国际货币基金(IMF)29日上调今年的全球经济成长预期,从4月的2.8%提高为3%。中美关税战“休兵”加上今年上半年比预期强劲的经济表现,也有助于中国经济展望,其经济成长预期从4.0%上升为4.8%。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