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个世界并不缺乏一波三折的军售,但能波折到泰国采购瑞典“鹰狮”这样的,也着实不多见。这笔源于2021年,作为泰国早年采购12架“鹰狮”补充的军购,已经延绵四年多时间,并且还有可能继续推迟,或者干脆被歼-10CE取代。

▲“Defence Security Asia”网站报道的最新消息
8月2日,“Defence Security Asia”网站援引瑞典驻泰国大使馆发言,称“冻结向泰国出口‘鹰狮’的说法并不准确,瑞典政府并未作出相关决定”。而在此之前,因为欧洲媒体引用瑞典外交部长施特纳加德言论,称“瑞典拒绝向泰国提供首批4架‘鹰狮’”,已经引起不小的波澜。再往前看,则有歼-10CE、F-35A和F-16V,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干扰过“鹰狮”再次出口泰国。如今随着瑞典出面澄清,问题看似已经解决,实际则是将问题摆到明面上了。

▲泰国对“鹰狮”的性能还算满意
施特纳加德的言论,表面上是因为泰国违反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的政策(不能使用瑞典装备主动进攻,或者引发地区局势紧张),实则是对泰国订单苛刻条件不满,以及欧美试图影响东南亚的直接表现。“鹰狮”自2013年拿下巴西订单之后,整整十年没有收获新订单,哪怕2023年末巴西终于签订第二批采购协议,也只是让瑞典松了一口气。因为巴西设有“鹰狮”组装生产线,这笔交易的利益并不算丰厚,瑞典是还得为维持“鹰狮”产能而四处奔波。在这种情况下,泰国准备采购第二批12架“鹰狮”的潜在订单,意义可想而知。

▲巴西预计将装备超过70架“鹰狮”
经过数年谈判,瑞典面对精打细算的泰国空军,最终同意分三批分10年交付12架“鹰狮”,并在后勤保障和人员培训上,作出极大让步。但就在双方准备于今年8月签订正式合约之前,先是哥伦比亚拒绝F-16V,甚至顶着美国不再供应F-414发动机的威胁,下单了16架“鹰狮”,合同总金额高达36亿美元(全部由瑞典贷款支持)。紧接着,秘鲁政府又决定以35亿美元(15亿美元来自贷款),购入24架“鹰狮”。不缺订单,甚至是有点忙不过来的瑞典,自然就想调整和泰国的约定,毕竟双方没有正式签约,而这次泰柬冲突则提供了绝佳机会。

▲“鹰狮”这几个月在美洲连连拿下订单
至于政治干扰,只要泰柬冲突持续时间再长一点,恐怕瑞典出台的措施,就将从冻结新订单,蔓延到限制已交付“鹰狮”的使用,直到泰国屈服,或者像几年前的亚美尼亚那样,空有苏-30SM而无法使用。如今冲突结束,限制已无可能,瑞典遂放弃冻结,还想做这笔生意,但条件肯定得重新谈。泰国可以接受多付出一些代价,却很难接受冲突中瑞典随时可能限制“鹰狮”使用的隐患。这意味着一旦泰国稍微拉长交战时间,其重金购得的“鹰狮”机队,就将沦为废铁。

▲瑞典这次插手干涉确实有点离谱
怎么说呢,小国在这种事情上的悲剧是通用的。泰国早年认为“鹰狮”相对独立,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小,才会以11亿美元购入12架。但这种所谓的“独立”非常脆弱,就像当年阿根廷采购法国“超军旗”一样,根本经不起战火考验。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在4月末与印度关系恶化后,获得中航工业紧急支援霹雳-15E,则是小国选择依附大国的经典结果。当“鹰狮”身上的滤镜被打破,泰国看到其局限性,是否会效仿巴基斯坦,同样选择依附大国,目前还不好说。

▲歼-10CE在巴基斯坦完全是另一种表现
但只要泰国空军从“独立”假象中惊醒,在美国拒绝提供F-35A,F-16V又昂贵到无法承受的情况下,歼-10CE就是其唯一选择,更何况在印巴空战结束后,泰国军方曾对歼-10CE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这一切疑问,都将在8月结束后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