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借款人今年正以2020年新冠疫情发债热潮以来的最快速度发行公司债。主要有三大原因:大量债券即将到期、美国有位难以预测的总统、以及殖利率持续下滑。
今年截至周二(5日),投资等级公司债的新债发行总额已经突破1兆美元,比去年早一天达到这个里程碑。其中日本电信巨人NTT的再融资案,发行了逾110亿美元过渡性的贷款,取得的资金要用来进行数据中心私有化。另外,玛氏食品(Mars)为收购食品制造商Kellanova,发行了260亿美元债券。几件大案帮助发债金额提早达阵。
本周接力的还有MSCI、戴姆勒卡车(Daimler Truck)等企业,涌入蓝筹市场,趁着历史上仍相对低廉的借贷成本发行债券。8月下旬通常市场就会出现的季节性放缓。
今年有超过1兆美元的公司债即将到期,包括新冠疫情初期联准会(Fed)将利率降至接近零时,企业所发行的大量5年期债券。企业领导人现在必须因应风险偏好剧变的情况,完成再融资。风险变化通常是因川普政府贸易政策变动而来。
银行也一直建议企业尽早安排融资需求,以因应下半年可能出现的更多监管与政策变动的不确定性。
6月底,企业与金融机构已发行约9,000亿美元的蓝筹债,约占摩根大通所预估的全年总量的60%。
在那之前,历经4月初川普宣布对等关税的冲击,高评级公司债市场几乎停摆一周。当时借款人为避免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而延后发债,当时债券利差一度飙升至高出美国公债1.19个百分点,比2月的低点高出 0.42个百分点,显示投资人对这些债券的评价明显下降。
所幸之后公司估值大幅回升,风险溢价也逐步缩小,发展至今,甚至在上周创下全年利差最窄水准。新债的发行溢价极低,有时甚至为负值。彭博策略师Brian Smith表示,今年平均利差为3.3个基点,略小于去年的3.5个基点。
新债的需求也非常强劲,平均超额认购倍数达3.7倍,不仅与去年持平,也高于过去三年平均。
Principal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级债务主管Jon Curran表示,「只要有需求,发债人就会供给」,「这可由新债的超额认购与不断缩小的让利空间,明显看出」。
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今年大量的再融资压低了净供给,截至上周为止,净供给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 33%,这也有助于维持利差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