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已过一半,你的孩子过得充实又健康,还是玩3C虚度?暑假是儿童习惯养成的好机会,却也是容易大崩坏,如果生活作息不正常、饮食不均衡,开学量体重胖了一圈!全台有近四分之一学童过重或肥胖,卫福部国健署长沈静芬表示,肥胖就像慢性病一样,其原因与不良生活型态有关。
依教育部发布「2023学年度学生健康检查数据」显示,全台国小学童过重及肥胖盛行率为23.8%,国中学童盛行率则为28.6%,平均每4位学童就有一位过重或肥胖。国健署携手教育部推动学童健康体位,倡议「FIT动起来」,运用Fitness运动、Intake饮食、Team合作,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创建儿童健康生活习惯。
沈静芬说,担任「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委员时,专家就曾提过儿童过胖问题,恐增加未来罹患多种慢性病的风险。「孩子肥胖不只是自己的问题,家长更要以身作则;健康生活型态的改变,需要父母一起参与。」大人的饮食习惯影响下一代,家长陪伴孩子参与减重过程也比较容易成功。
「午餐是一天三餐中,最适合吃多种食物的一餐,也可能是唯一均衡的一餐。」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简任视察张世昌表示,各学校加强营养午餐品质,由AI拟定菜单,提升菜⾊多样性及营养均衡。健康体位是重要的指针,学校是促进学生健康体位的重要场所,营造支持性的环境,可帮助学生创建良好习惯,降低过重及肥胖盛行率。
柚子小儿科诊所院长陈木荣表示,孩子还在发育,学习新事物非常重要,但是运动也不可少,有许多家长认为「把书念好就行,其他不重要」、「孩子要读书好辛苦,怎么会有时间运动」。其实,运动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反而比没有运动的孩子高,只要是会让心率提升的运动行为,就会产生脑内啡,进而提升学习力、专注力和记忆力。
陈木荣提醒,肥胖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症候群、高血压、免疫力下降等。「有病患反复感冒,原因是肥胖会削弱免疫反应,让身体处于慢性发炎。」
有部分家长认为,「小时候胖没关系,长大就会抽高」,但研究显示,高达5成儿童肥胖 、7成青少年肥胖,在成年后仍为肥胖成人。陈木荣说,孩童过重或肥胖的情形,多数长大还是胖,应该从小营造健康体位,家长要陪同一起运动,让正常的饮食与运动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陈木荣说,家长最担心的长高问题,只要是跳绳、打篮球、排球等跳跃动作都能刺激生长板。再辅以好的蛋白质、均衡摄取蔬果、全谷类等各种营养素,就能全面提升健康。针对「FIT动起来」三大要素,提供落实作法。
Fitness运动:规画孩子每天至少运动1小时,可以选择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或对长高有帮助的篮球、训练专注力的乒乓球。
Intake饮食:建议以「我的餐盘」创建儿童均衡饮食、原型少加工,避免选择含糖的饮料,因含糖饮料会导致血糖快速波动,使儿童难以集中注意力。
Team合作:家长以身作则是儿童健康体位养成的重要关键,陪着一起运动、一起准备餐点,进一步养成儿童健康饮食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