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不健康老化花费惊人 名医林静芸教你聪明规画喜悦余命 分享运动菜单

    整形名医林静芸(左四)到台中中山附医,与中山附医总院长蔡明哲(左五)及副院长郭慈安(左一)等人,共同分享如何因应面对超高龄浪潮下的健康与照护。(台中中山附医提供)

    台湾艺人沈玉琳为治疗血癌,可能面临上千万元的治疗费用。名医林静芸日前赴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演讲指出,肺癌免疫治疗费用一年高达240万元(新台币,下同,约8万美元),聘请专业护理师一天1.2万元,失智或失能的长照更可能让家庭经济崩盘。身为照顾者,她建议中年人应积极预防失智与失能,并妥善规画经济与健康管理,才能活得健康长寿又省钱。

    最近出版「谢谢你留下来陪我」畅销书,原本就是知名整形外科医师的林静芸变身照顾者,应邀到中山附医,向医疗人员及失智家庭分享,她同时作为医师及照顾者的观察。

    中山附医总院长蔡明哲致词时,特别感谢林芳郁院长当年曾在吃晚餐时,接到紧急求援电话,立即从台北赶去桃园医院,救援一名在手术时心脏穿孔的病人。也曾在开心脏手术时遭逢停电,仍指挥若定。蔡哲明也很敬佩林静芸的现身说法,鼓励安慰了好多长照家庭;蔡明哲并以当年获得林芳郁拥抱的回忆,在现场热情拥抱「师母」林静芸。

    随着台湾迈入超高龄社会,每五人就有一位老人,人口结构快速老化。林静芸幽默说:「现在公园里的婴儿车,载的常常不是婴儿,而是猫和狗,牠们的数量几乎和新生的婴儿一样多!」社会财富逐渐集中于老年人手中,医疗与长照需求却大幅增加。

    台湾有便宜的健保制度,还有长照2.0的社区、居家与机构服务,但医疗资源已严重紧绷。林静芸说,她因为教学讨论常去台大医院,常看到急诊室走廊与大厅挤满病床,平均需等待七天才有住院床位。台北某个热门的护理之家,据说要排队排三年。可见如今个人的健康不能单靠健保,人人必须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她强调,否则自费医疗与照护费用可能拖垮老后生活,即使是医师也不例外。

    她说,以前去医院最难找的是医师,如今最难找的是病床及看护。找不到看护,如果想请特别护理师得按时计薪,一天的花费就要1.2万元。万一罹患的是癌症等重大疾病,想用的治疗药物如果健保不付, 就得自费,肺癌免疫治疗一年就要240万元,CarT治疗更要破千万元。能付得起的家庭恐怕不多,所以要努力别得这些重症,毕竟「活得老靠规律,老得慢靠脑力,病得轻靠管理,死得快靠选择」。

    林静芸说,失智症在台湾65岁以上人口盛行率约为7.99%,85岁以上高达23%;「失智」可说是台湾社会的一种常态。75至85岁族群的失能率达22.4%,重度失能者需依赖长期照护。未来每个人若非被照顾者,也应该是照顾者,大家得有心理准备。

    林静芸提醒,我们要追求的长寿不应该是不健康余命,应该是「喜悦余命」,失智与失能的照护也不应只有苦情与压力。她呼吁为患者注入「阳光与欢乐」,例如鼓励失智者参与唱歌、插花或打鼓等活动,这些都能提升生活品质。她分享美国女大法官的故事,当她的失智丈夫在安养院爱上另一位失智女病友后,病情竟有所改善,她与家人还协助维持这段失智恋情。

    林静芸给照顾者的建议是,很重要的是,赶紧确认状况,并让家里的生活稳定下来,不必期待病人会好,但可以在尽量保持平稳的情形下,享受生活。「照顾失智或失能者就像走一条弯曲的路,」林医师说,「但要找到方向,每天才能安心入睡。」

    中山医大医学系副教授、中山附医失智症共照中心副院长郭慈安呼应说,中山附医失智共照中心得过两次SNQ医疗品质标章的单位,就是以「全人全家」的角度去思考失智症;还与台中国家歌剧院合作,邀请年轻型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属免费进剧场观赏,希望借由艺术来搭建沟通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失智症;未来更要着力推动失智友善的医疗场域。郭慈安说,她鼓励失智者及照顾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命经验,因不但是见证也是对彼此的宝贵支持。

    林静芸鼓励大家重新定义老化,因为「现在的65岁比50年前年轻14岁」。为避免高昂的医疗与照护成本,林静芸医师提出几个建议,可预防失智与失能,延缓老化。

    她说,一定要规律运动,因可逆转衰弱症状如手臂无力、走路缓慢、疲惫与体重减轻。例如常常单脚站立10秒、从椅子起身坐下5次,或弯腰触碰脚趾,这些都能增强肌肉与平衡力。最好的防呛训练就是唱歌,唱歌锻炼肺活量与脑力,简单又有效。

    其次应参与社交活动、学习新事物或增加社会链接,能刺激大脑,延缓认知退化。也应了解家族病史,知道家人得过什么病,参与治疗过程,就是很好的健康学习。

    最后她分享自创的「最后十项全能」运动菜单,她每天都认真做,不但为了活得老,也期待最后能「死得好」:

    1.走路:每天走路至少7500步。

    2.直线走路:重复交互以脚跟抵另一脚脚尖,沿着直线向前走,训练平衡。

    3.单脚站立:早上刷牙是练习单脚站立的最佳时间。

    4.农夫走路:双手提重物走路,强化腿部,提高代谢。

    5.吊单杠:不需要引体向上,只要单纯悬挂一分钟,能够训练上半身的肌力并作全身的伸展。

    6.爬楼梯:提升骨骼、肌肉及心肺功能。

    7.床上内核肌群运动:训练内核并伸展。

    8.唱歌:训练腹式呼吸并防呛。

    9.深蹲:能同时练内核、臀部及大腿。

    10.踮脚站:双脚踮脚尖站立,练小腿肌肉及足踝。

    整形名医林静芸到台中中山附医与医疗人员、长照家庭交互分享照顾经验,并提醒大家要规画管理自己的健康,避免生大病花大钱。(蔡佳安/摄影)
    中山附医总院长蔡明哲并以当年获得老师林芳郁拥抱的回忆,在现场热情拥抱「师母」林静芸。 (蔡佳安/摄影)
    整形名医林静芸到台中中山附医与医疗人员、长照家庭交互分享照顾经验。(台中中山附医提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