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总统府资政、前驻日代表谢长廷曾指出前台北市长柯文哲的京华城案起诉书「证据薄弱」,不过遭绿营支持者质疑谢长廷是有意想争取司法院大法官。谢长廷今天表明不会接受大法官职务。谢长廷并提到,民主政治应该互相妥协,执政党没有过半、在野党也选输了总统,所以应该要互相协调。
谢长廷说,他之前曾在脸书针对柯文哲案的起诉书发表一些想法,他就不会接受甚么大法官,因为如果他接受了,民众党又支持他,那就坐实他当时是有目的的,反将矮化他的动机,所以不要再讨论大法官,他不会接受大法官的任何职务。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谢长廷说,他当时指陈柯文哲案起诉书的证据薄弱,至于后来有甚么演变、有甚么新事实,都不在起诉书上。他所说的是起诉书「现在也这样相信」。
另一方面,台总统赖清德宣布恢复军事审判制度,曾经质疑军事审判法违宪的谢长廷认为,军事审判要看对象是一般性或军人,用在军人就不违宪,但用在个人就应有限制、要有配套,当年美丽岛事件以军法审判被告,他们才会抗议。
谢长廷担任阁揆时也曾对总预算案提出覆议失败,谢长廷说,当年他下台不是因为覆议案失败,是因朝小野大;但阁揆下台再提名一个阁揆,不会构成甚么压力,并没有解决问题,他强调,如何让政治进步才最重要。
面对大罢免潮及朝野高度对立,谢长廷说,民主政治应该互相妥协,执政党没有过半、在野党也选输了总统,所以要互相协调,这远比单独过半的政局辛苦,但也是民主政治如何走到另一阶段的再提升。他在新书会上也提到,当年担任高雄市长要建设捷运,他也要和国民党妥协,造成他的声望都降低,但他都任人骂「所以高雄现在才有了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