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积电将在亚利桑纳州晶圆厂增资1,000亿美元,对美国国家安全而言,堪称一大胜绩,却也让总统川普在内现任政府官员质疑芯片法的用处。原商务部芯片法计划办公室主任施密特(Mike Schmidt)对此提出反驳说,单靠关税威胁不会达到像芯片法重振美国国内半导体制造的成果。
首先,芯片法本身其实是川普上次执政策略的接续。施密特解释,由于美国供应链极度依赖台湾产能,带来严重风险,有鉴于此,川普政府2020年成功争取台积电投资120亿美元,在美国兴建首座晶圆厂。
同时,国会催生芯片法,提供390亿美元补助与25%投资税收抵减来加速美国半导体制造,并拨款137亿美元用于研发、人才培育与强化全球供应链韧性,芯片法通过后,美国半导体制造投资在这笔资金挹注之下,掀起前所未见的成长。
正如川普近日所称,台积电是「全球最强大公司」,施密特指出,台积电正是美国整个半导体战略的内核。然而,台积电2022年在美国首座晶圆厂的建设上遭遇挑战,当时业界普遍认为,这座厂恐怕沦为一座孤悬海外的据点,而非推动产业成长的关键基地。经过一年多的谈判,美国政府最终和台积电达成66亿美元补助协议,也确保台积电扩大投资65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三座晶圆厂,并将最先进的次2纳米制程技术落脚美国。
施密特点出,台积电在亚利桑纳办公大楼大厅展示的模型,描绘未来会在当地发展成六座晶圆厂的规模。本月宣布的扩大投资计划,代表台积电公开承诺此一愿景。除了晶圆厂,台积电还承诺兴建两座先进封装厂,并设立全新研发中心。
芯片法抛砖引玉的作用,绝不仅限于台积电。芯片法通过以来,美国电子制造业投资额已超越过去30年总和,全球半导体业者已宣布在美国超过5,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施密特表示,相较之下,全球其他任何经济体,都没有超过两家像台积电这等规模的企业同时在单一国家生产。
施密特指出,这波横跨全美、涉及数十个项目的投资潮,并非来自关税威胁,而是芯片法落实的结果。他警告,若此时破坏此法,恐将让美国过去努力付诸东流,并将竞争优势拱手让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