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上学过时了?「非学校教育」渐流行 孩子更自信更出色

    非学校教育是一种以孩子为主导、依据生活经验与活动而非固定课纲的家庭教育形式。(路透)

    几周后,随着学校即将放暑假,许多家长的生活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根据今日美国报(USA Today)报导,对于39岁的克莉丝蒂娜·法兰科(Christina Franco)而言,夏天和学期中的日子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因为她的五个孩子采用的是「非学校教育」(unschooling)方式学习。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与其让孩子们去传统学校或依循家庭学校的课程安排,法兰科的孩子每天自行决定学习内容。只要孩子们准备好学习,她便会安排课程,或带他们到博物馆、历史遗址,甚至附近的山区进行户外教学。她家中没有成绩、没有考试,也没有固定课纲。

    随着大众对这种教育方式的兴趣日益增加,关于非学校教育的影片在社群媒体上获得了数百万次的观看量。甚至名人寇特妮·卡戴珊(Kourtney Kardashian)也在她妹妹的节目Khloe in Wonder Land中表示,让孩子去传统学校对她来说「太过时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非学校教育的环境下表现更出色,更有自信,也更渴望学习。

    不过,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在这种教育模式中顺利成长。一些曾接受非学校教育的学生坦言,若家长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与资源,缺乏结构和责任感可能会导致教育被忽视。有些人则认为自己准备不足,成年后在职涯选择上受限。

    什么是非学校教育?

    根据「自主学习联盟」(Alliance for Self-Directed Education,ASDE)的定义,非学校教育是一种以孩子为主导、依据生活经验与活动而非固定课纲的家庭教育形式。

    教育学者指出,每个实施非学校教育的家庭方式各异。有些家长仍会参考家庭学校的课程设计部分学习活动;另一些则让孩子参加「微型学校」或「自由学校」,让孩子在「自然学校」或「户外学校」中,在家长或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学习。

    也有家长几乎不安排任何传统教育内容,完全尊重孩子的学习需求与节奏。家长选择非学校教育的理由多样,有人为了避免孩子在传统学校遭遇霸凌或暴力;有人希望孩子不被迫学习不感兴趣的科目;也有人对学校无法妥善照顾特殊学习需求感到失望。

    教育忽视的风险

    虽然非学校教育对部分家庭来说成效显著,但也有人担忧这种模式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如教育忽视甚至虐待。

    42岁的艾琳·罗琳(Erin Lauraine)在拉斯维加斯成长,从小接受非学校教育。她表示,父母称这是「家庭学校」,但实际上并无任何课程安排、学习目标、测验或成绩报告。

    她的童年多半是在做家务、看卡通,或帮忙父母经营工厂。

    法律监管参差不齐

    美国各州对于防止家庭教育中出现忽视或虐待的法律规范差异甚大。根据专家史都华的说法,纽约州要求法兰科向学区主管申报开设家庭学校的意图,提交教学计划,并定期缴交学习报告。

    然而,全美仍有十几个州几乎没有任何保障机制,家长不必通知学区,也不需提交教学计划或评估报告。

    史都华补充,有些家庭会登记孩子在所谓的「伞型学校」(umbrella schools)就读,以满足义务教育规定。虽然这些学校偶尔会协助处理文书工作,但多半不进行教学监督或学术审核。

    这种缺乏与学生或家庭的定期接触,也让社会福利机构难以有效介入。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