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油马铃薯泥、奶香通心粉起司、浓郁冰淇淋与果昔。说到软质食物,美国人似乎有着特别的偏爱。这并不难理解,因为这类食物不仅滋味迷人,还常带来情感上的安慰。
根据雅虎新闻网报导,营养师布莉·菲利普斯(Bree Phillips)指出,「软质食物之所以让人感到特别满足,是因为它们给人一种放纵的感觉。这些食物通常含有较多脂肪或糖分,例如起司通心粉或冰淇淋,吃起来特别让人满足。」
此外,不少软质食物还与童年记忆紧密相连,是许多人小时候熟悉的「安慰食物」。「许多软食都与回忆相关,像是马铃薯泥或感恩节餐桌上的填料(stuffing)。」菲利普斯说,「怀旧的情感让这些食物更加抚慰人心。」
不过,除了营养与情感层面,软质食物还存在一个较少被讨论的问题,它们几乎不需要咀嚼。这可能对健康产生一些不易察觉的影响。
为什么「咀嚼」这么重要?
你或许没留意过,但咀嚼在饱足感与消化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咀嚼次数越多,身体越能及时察觉已经吃饱。」营养师提尔(Tir)指出,「像牛排这类需长时间咀嚼的固体食物,有助于放慢进食速度,让大脑能跟上胃部的反应。」
菲利普斯补充,当我们放慢吃饭速度、仔细咀嚼时,肠道会释放像是GLP-1与PYY等与食欲调控有关的荷尔蒙,向大脑发出「已经饱了」的信号。
相对地,许多加工软食被设计为能快速吞咽、快速吸收。提尔表示,这会让人迅速摄取大量热量,却不易产生足够的饱足感。
「液体摄取速度比固体快上60倍,且几乎不需要咀嚼,这会让饱足信号反应减弱,尽管热量相同。」她说,果昔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营养师玛拉·福勒(Maura Fowler)也说,「咀嚼越少,进食速度就越快,这会让胃来不及释放饱足荷尔蒙,导致大脑没能及时接收到『够了』的信号。」黎(Leigh)也指出,这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软食容易吃过量?
专家一致认为,软质食物确实可能促使人过量进食。提尔援引一项荷兰研究指出,人们在吃软质食物时更容易摄取过多热量,「因为这类食物进食速度快、饱足感又不明显。」
许多软质加工食品具备所谓的「消失的热量密度」(vanishing caloric density)。也就是入口即化,让人不自觉一口接一口。
「食物的质地在控制摄食量方面扮演隐性角色。」提尔说。「像膨化零食这种松散结构的碳水化合物,会迅速在口中分解,促使人加快进食,还来不及产生饱足反应。」
菲利普斯补充,多数软质食物也缺乏纤维,而纤维对肠道健康与延长饱足感至关重要。黎则指出,某些软食为了保持柔软口感,会加入大量防腐剂与添加剂。「像白面包这类食品,为了维持柔软质地,常经过高度加工。」他说,「这也意味着更多添加成分。」
适当享用也是健康选择
这并不表示你必须从此远离马铃薯泥或早餐果昔。重点在于意识到,这类食物容易被快速吞下,因此要更留意食用速度与份量。
也别忘了,并非所有软质食物都是不健康的。希腊优格富含蛋白质与益生菌;燕麦有益心脏健康,也富含纤维,而这正是美国人普遍摄取不足的营养素;酪梨富含有益脂肪;香蕉含钾丰富;豆类与扁豆则是优质的蛋白质与纤维来源。
福勒指出,对某些族群而言,软质食物甚至是必要的。例如婴儿、牙口不好或吞咽困难的长者,以及手术后暂时无法正常进食的人。「有多少人记得拔智齿后被叮嘱只能吃马铃薯泥和冰淇淋?」她笑说,「我记得!而且当时完全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