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做噩梦似乎会加速衰老,甚至可能使早逝的风险高出两倍。
“频繁做噩梦的人衰老得更快,寿命也更短,”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神经科学家兼医生阿比德米·奥泰库(Abidemi Otaiku)说道。
奥泰库和同事分析了超过18.3万名成年人的数据,他们年龄26~86岁,参与了多项研究。在研究初期,参与者首先会自述做噩梦的频率。随后,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短则1.5年、长则19年的跟踪调查。
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那些自述从不做噩梦或极少做噩梦的人,自述每周都做噩梦的人死于70岁之前的风险要高出两倍以上。
奥泰库表示,这两者(噩梦频率与早逝)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他的团队还发现,与吸烟、肥胖、不良饮食或者缺乏运动相比,噩梦频率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早逝风险。
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测量参与者的端粒长度,评估了他们的生物学年龄。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它会随着细胞每次分裂而缩短,而较短的端粒与过早衰老有关。这部分研究还引入了约2400名8~10岁的儿童的数据,他们的家长向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做噩梦的频率。而针对成年参与者,团队还测量了被称为“表观遗传时钟”的分子标记物,对他们的生物学年龄进行了额外评估。
奥泰库的团队发现,不论年龄、性别和种族,频繁噩梦与更快的衰老之间都存在关联。他说:“即便在孩童时期,经常做噩梦的人的端粒也更短,这说明他们的细胞正在更快地衰老。”而在成年人当中,这种更快的生物性衰老也与约40%的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至于为什么这两者存在关联,奥泰库认为有两个可能的因素。首先,噩梦会导致皮质醇(压力激素)的水平持续偏高,而皮质醇水平升高又与细胞的加速衰老密切相关。他说:“我们从噩梦中惊醒时经常伴随着心跳加速,这种应激反应比我们清醒时的任何状态都要强烈。”
另一个因素是睡眠中断,它打乱了身体在夜间的细胞修复过程。睡眠中断与许多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其中也包括心脏病。
奥泰库提到,有许多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避免频繁地做噩梦,比如不看恐怖片,以及治疗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例如焦虑症)。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而且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合理的,”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盖伊和圣托马斯信托基金会(Guy’s and St Thomas’ NHS Foundation Trust)的神经科医生盖伊·莱什齐纳(Guy Leschziner)说道。然而,他也补充道,确立其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噩梦可能与人们衰老过程中常患的疾病以及使用的药物有关,这些可能给结果带来一些混淆的因素,”他说。
原文链接: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485267-nightmares-linked-to-faster-biological-ageing-and-early-d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