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华邮:马斯克建党与川普对杠 恐面临6挑战

    亿万富翁马斯克(左)与川普总统3月22日在一场摔角赛事的场边握手。(路透)

    世界首富马斯克5日宣布成立新政党「美国党」(America Party),喊话将代表「80%中间选民」,挑战他所谓的「一党专制体制」并「将自由还给人民」,预计最快将在2026年投入选举。华盛顿邮报报导,马斯克如今转而筹组第三势力,企图动摇现行两党格局,但建党之路充满制度门槛、选民群体分歧与政治现实,恐面临6大挑战。专家认为,马斯克建党不过是出于和川普总统的恩怨,想借此瓦解川普的政绩罢了。

    1.制度障碍

    美国总统选举采取「赢者全拿」的制度,对第三政党并不友善。乔治城大学美国政治学副教授诺尔(Hans Noel)谈到,美国缺乏能让多党制或第三政党成功运作的制度性条件。他说,「政党必须赢得多数,才能有所作为。不像其他民主国家,可以从小党起步,先取得20%或30%的选票,然后分配到一些国会席次,进而逐步扩大势力」。

    其次,若马斯克希望在各州有自家的联邦候选人,甚至最终推出总统候选人,他的新政党必须遵守各州取得选票资格的不同规定。

    各州与联邦选举委员会(FEC)对于新政党注册有各自的规则与要求。各州也有自己的门槛,往往包括居住条件、选民连署等规定。

    杜克大学桑福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麦考克尔(Mac McCorkle)表示,这些选票门槛可能构成「艰巨」的难题,「要取得选票资格,会需要大量选民连署。但从另个角度来说,马斯克可能有足够资金达成这些要求」。

    2.历来民意支持有限

    美国两党体制之外的政治政党虽然长期存在,但在全国层级的吸引力始终有限。上一次有非共和或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赢得选举人票,已是1968年,当时美国独立党(American Independent Party)候选人华莱士(George Wallace)赢得南方5个州的选举人票。

    乔治城大学副教授诺尔说,1992年参选美国总统的亿万富翁裴洛(Ross Perot),其实拿到19%的普选票,这是难能可贵的佳绩,但因未在任何一州成为选票最多的候选人,最终连1张选举人票都没有。

    3.规模和策略

    马斯克锁定新政党将投入2026年期中选举,且先前曾暗示将聚焦有关键影响力的少数选区,以左右国会整体组成。但他至今尚未点名具体的目标选区。

    杜克大学教授麦考克尔认为,马斯克支持的候选人可能无法胜选,但他们可能在选战中扮演「搅局者与干扰者」的角色,削弱共和党候选人的选情。麦考克尔指出,马斯克的提名人选可能影响期中选举结果,尤其届时「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支持者的投票意愿可能下滑」。

    另外,麦考克尔提到,马斯克反对「又大又美」法案的立场,尚不足以构成一套长期的政党战略。

    加上马斯克旗下企业与联邦政府签订大量合约,也可能削弱其诉求的正当性。麦考克尔表示:「马斯克是全美拥有最多政府合约的人之一,却要成为自由意志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我存疑。」

    4.潜在受众间的分歧

    马斯克5日在X对一名网友提出的政党纲领构想似乎表达赞同,内容包括减少国债、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实施军队现代化、支持放松管制与言论自由、主张「挺科技」与提高出生率的立场,并在其他政策领域维持「中间派」的主张。

    不过,乔治城大学副教授诺尔对于马斯克是否真能组成具凝聚力的政党群体表达质疑,他指出,「民众确实对现有政党感到失望、不满,虽有各自的关切,但这不代表马斯克拥有一个真正的基本盘。他究竟在吸引谁?……所谓的80%其实根本没有明确界定。」

    5.政治盟友

    自从马斯克退出联邦政府、与川普及国会共和党人关系决裂后,他在共和党内的影响力似乎正在减弱。

    诺尔指出,尽管马斯克财力雄厚,成功政党的关键仍在于能否创建稳固的支持者网络,募款、动员与催票皆仰赖与选民之间的链接。

    诺尔强调,创建新政党需要异常投入的选民,愿意在初期选战失利后仍持续参与竞选,「这不是钱就能买到的」。

    6.耐心

    马斯克性格强烈,以打破常规、设置极高目标闻名。对此,诺尔与麦考克尔怀疑,马斯克是否能忍受一连串让候选人取得选举资格的繁琐程序,但最终却仍然落选的现实。

    麦考克尔表示:「我不确定马斯克有那样的耐心。他要怎么筛选候选人?一定会有一堆自我感觉良好的新人争相自荐……如果他贸然让太多人参选,最后也可能让自己难堪。」

    马斯克今年稍早已亲身体会金钱在政治中的限制。他投入超过2000万美元资助威斯康辛州保守派在威州最高法院席次的选举,最终仍由自由派候选人胜出。

    近几个月来,马斯克也对政治捐款的立场反复不定。他在威州最高法院选战失利后曾表示,未来将「大幅减少」政治支出,但也未完全排除若有「投入理由」,将重新参与的可能性。

    麦考克尔表示,无法想像马斯克会「用余生来创建一个新政党」。他补充:「我认为这一切的内核,其实是在于马斯克与川普之间的恩怨,以及马斯克试图瓦解川普的政绩。」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