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国经济5年增量35万亿,增长了一个“德国”(图)

    时光步履不停,发展环环相扣。“十四五”与“十五五”,两个五年规划即将迎来时空交汇。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7月9日起陆续举行,回顾战风斗雨的历程,展望欣欣向荣的未来。



    (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时期,中国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相当于增长了一个“德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在这么大的基数上,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数不过来的“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充分彰显了中国创新的重大突破。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4亿多人次;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超过1.8亿;托位数达到574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5%;高铁运营里程是其他国家总和的2倍,生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当天到”“次日达”。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范围扩大到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搭建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经贸平台,一个个合作发展的故事,一幕幕充满希望的图景,见证着中国外交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情怀。

    ……

    一组组夺目数字、一项项创新成果、一个个历史成就,谱写了国家发展的恢宏乐章,兑现着发展规划的目标承诺。



    (二)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重大突破,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风高浪急。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沉渣泛起,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严重破坏世界经济秩序。美国遏华打压政策继续加码,同时对全球开征畸形关税,给本就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带来了最大的不确定性。

    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充满不利因素的环境中,中国“十四五”的奋斗进程,挺立的是中国人铮铮不屈的钢铁脊梁,彰显的是共产党人言必信、行必果的精神品格。



    (三)

    强大的国家目标实现能力是中国体制的重要特征。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靠什么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十四五”的目标任务?

    这源于举旗定向的领航力量。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确保中国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比如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我国经济一度面临市场预期和信心不稳、主要指标增速回落的不利局面。9月26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及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最终全年经济运行走出了一条“前高、中低、后扬”的曲线。

    这源于协同配合的组织优势。于一个政党而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至关重要,前者是构筑共同思想基础,后者是建立严密组织体系。以此来看我们党,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的地方组织和党组犹如躯干,可以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具体到“十四五”规划,一经批准,落实程序随即启动。相关部门制定了所有任务的分解方案,有的制定相应政策,有的制定实施方案,有的落实工程项目,有的采取必要措施。国务院和有关部门进行期中检查,计划期满后进行必要的总结。一套严密的体系形成了任务具体、责任清晰的落实链条,取得预期目标就有了重要基础。

    这源于双向奔赴的奋斗状态。“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初,就切实吸收了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让亿万人民的期盼与心声,有效连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最终实现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政声与民意交融共鸣,让每一个人在国家的大蓝图中,看到自己的未来。

    中国是希望的热土,而每一个机会都要用实实在在的奋斗去把握。从攻坚新能源技术的科研工作者,到直播间里推荐家乡好物的青年村官,再到奔波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无数个普通人为了梦想而努力奔跑,最终汇聚成发展的合力,成为梦想照进现实的关键支撑。



    (四)

    连续14个五年规划(计划),串联起了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很少有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从如此长远的视角来看待发展,如此科学地制定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如此充分地动员起人民群众的奋进力量。

    “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中国行进在以5年为时间节点的时空坐标上,但目光始终瞄准更远的将来,对标着民族复兴的梦想。

    立足未来五年的阶段性特征,“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有了更清晰的着力点。“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五五”规划上来,我们一定能够绘出强国建设的工笔画,画好团结奋斗的同心圆。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五年的世界依旧不会太平,中国的前路也不可能顺风顺水。

    但一路走来,我们已经证明,中国不仅有长时段内的规划能力、引领能力、发展能力,而且有言出必践的目标实现能力。这种蕴含于内的顽强力量、外化于形的坚韧气质决定了,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中国人勇毅前行的脚步。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