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台南市立医院最近陆续出现膝盖长期疼痛、西医标准疗程无效、中医针灸随即明显改善案例。中医部提醒民众若有类似情况,不妨尝试中医,可多一个医疗管道。
中医部江骅修医师举例75岁陈女士,长期双脚膝盖疼痛,行走时症状加剧。西医诊断退化性关节炎,虽经止痛药及玻尿酸注射治疗,仍无法改善疼痛。
之后转而求助中医,经诊断为「局部筋骨失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每周1至2次针灸治疗,数周后走路疼痛显著减轻,膝盖活动时酸痛感也改善,仍持续回诊治疗。
江骅修表示,膝关节疼痛在中医门诊极为常见,多由退化性关节炎引起。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升高,尤50岁后,女性发病率更高。膝盖是最常受影响部位,常见症状疼痛肿胀、运动受限与关节畸形。
院方表示,西医治疗多以止痛药、玻尿酸注射及关节手术为主,而中医理论膝关节疼痛属「膝痹」,可依个人体质与症状分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三类型。虚证多与年长者筋骨失养有关,实证则可能与风寒湿邪入侵或气滞血瘀所致的经络阻塞有关。
江骅修表示,针灸能促进膝部与腿部血液循环,能活络经脉、降低局部发炎反应达到止痛、消肿效果。常用穴位包含犊鼻、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与血海等。研究也发现,针灸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少发炎物质产生,有效缓解疼痛,且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
江骅修提醒,膝关节需承受全身体重,除治疗建议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担,因研究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MI)与退化性膝关节炎发病率成正比。
他也建议避免长时间提重物、久蹲、久跪及不当爬楼梯,以减轻膝盖压力。适度运动可强化下肢肌力、延缓关节退化,但须避免剧烈活动造成损伤,尤其曾经膝部受伤者更应谨慎保养。
饮食方面应减少高油、高糖食物以降低体内发炎反应,并适量摄取富含维生素、钙质与蛋白质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牛奶及豆制品,有助修复关节、强化骨骼,提升长期保健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