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万锦华人区独立屋狂亏60万,跌回2016!房市赔本潮来袭!

    近日,位于万锦华人区Elgin Mills Rd. E和Victoria Square Blvd.附近的一套住宅成交,不仅亏本近60万元,而且成交价低于2016年的历史价位,引人关注。

    图源:

    该住宅是老式Bungalow,占地超大,超过22000平方英尺,主层有3间卧室,以及一间办公室,并可改为卧室。地下室完成,配有两间舒适的卧室和一间娱乐室和卫生间。

    历史成交价显示,其2016年10月的成交价是185.8万元,2022年1月的成交价是242万元,今年7月的成交价是183.3万元。无疑,现任卖家在接手3年半后将房产脱手,账面上已经亏了58.7万元。

    亏本出售的房产数量激增

    实际上,近期在大多伦多地区,像这类亏本出售的房屋远不止这一处。

    图源:拍摄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目前为止,多伦多大约有397套房产亏本出售,占今年已售房屋总数的约7%。

    在多伦多老城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9%,而在2022年市场高峰时,多市亏本出售比例仅为 0.7%。对于卖家而言,除了房价本身的亏损外,还要承担土地转让税、经纪佣金等额外支出,实际损失的金额可能高达数万甚至十万加元。

    房地产科技公司HouseSigma商务发展总监Michael Carney表示:“在大多地区,亏本出售的房产数量激增。” 他补充,越来越多房主愿意接受“重大亏损”,说明市场对卖方压力正在加剧。

    “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疫情后的房地产狂热期,低利率、高需求,很多买家当时过度借贷,但随后却面临利率上升、通胀、移民减缓和租金疲软等宏观因素的冲击。”

    数据显示,在各类房型中,2025年多伦多公寓亏本出售的比例约为8%,半独立屋为3%,独立屋则接近6%。尽管比例不同,但独立屋的平均亏损金额最大。

    • 公寓平均亏损约为56,000加元
    • 独立屋亏损约为165,000加元

    Carney表示,其中一些房产可能是“强制出售”(power of sale),即房主违约,贷款机构强行出售房屋。不过MLS系统中并无“强制出售”标签,这类房源往往会用“卖家非常有意出售”等表述暗示。

    有关亏本出售的数据不包含以下情况:交易相关的额外成本(如律师费、佣金、转让税等);装修支出或通胀影响;私人交易、楼花交易(预建房)或转让销售(assignment)。

    也就是说,实际亏损可能比数据反映的还要更高。即便价格“持平”出售,卖家往往也在其他成本上亏了钱。

    Forest Hill地产经纪Lorry Greenspan表示,GTA一些屋主因为当年利率低而“疯狂借贷”,但市场在2022年之后崩盘,他们无法负担贷款,只能亏本出售。“当你被迫卖房,而买家又因为利率高负担不起时,最终的结果就是以严重亏损的价格成交。”

    数据显示,GTA其他城市也受到严重影响:

    • Caledon:2025年售出的公寓中有33%为亏本交易,平均亏损近30万元
    • Oshawa:亏本公寓比例约为20%

    Re/Max Jazz地产经纪Jessie McLellan表示,她在Durham地区目睹了许多亏本交易,涵盖公寓和独立屋。“我们代理的卖方客户还没有人遇到必须亏本卖房的情况,但有很多买方客户以远低于2021、2022年的价格买到了当年卖出过的房子。”

    Greenspan 示,他在老多伦多地区看到了更多公寓亏损案例,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该地区11%的公寓交易亏本。

    他举例称,有位客户在2024年12月以比2019年低1,000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套公寓,如果卖家在2022年卖掉,本可以获利。“不幸的是,市场已经下跌了,尤其是公寓市场简直崩塌了。公寓价格目前几乎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所以如果你在2020年之后买入,现在可能都在亏钱。”

    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亏本交易都发生在疫情后购入的房产上。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