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IMF:关税非全球经常帐失衡解方 应对「它」进行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IMF)警告,2024年全球经常帐失衡显著扩大,而关税并非解方,各国应各自对国内因素进行改革。 路透

    国际货币基金(IMF)22日表示,2024年全球经常帐失衡显著扩大,翻转自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收敛趋势,并警告关税并非解方,而是应对结构性因素进行改革。

    IMF在其年度外部部门报告(External Sector Report)中指出,外部盈余或赤字本身未必是个问题,但若过度扩大,可能招致风险。该报告基于2024年数据,评估全球30大经济体的失衡情况。

    报告说,全球经常帐失衡扩大的主因,来自美国、中国大陆和欧元区这三大经济体的失衡程度同步加剧。美国经常帐赤字扩大2,280亿美元至1.13兆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毛额(GDP)的1%;中国经常帐盈余增加1,610亿美元至4,240亿美元;欧元区盈余则扩大1,980亿美元至4,610亿美元。

    IMF指出,若国内失衡持续、财政政策前景不明、贸易紧张局势升高,恐将使全球市场风险情绪恶化,并加剧金融压力,对债务国与债权国都不利。

    这份报告矛头直指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税政策。川普政府称,此举旨在提升财政收入,并矫正长期贸易逆差。

    IMF表示,较高关税将在短期内削弱全球需求,进口价格上升也将加剧通膨压力。IMF也说,地缘政治紧张升温也可能引发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变化,进而削弱金融稳定性。

    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说,盈余或赤字扩大主要源自国内扭曲因素,例如赤字国的财政政策过于宽松,以及盈余国的社会安全网不足,导致过度的预防性储蓄。他表示,应针对这些国内因素进行改革,而非诉诸关税。这代表中国应着重提振消费,欧洲应增加基础建设支出,美国则应缩减庞大财政赤字并撙节支出。

    古兰沙说,关税升高对改善全球失衡情况的影响有限,因为关税往往会同时抑制一国的投资与储蓄,不太会改变经常帐的现状。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