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今天在基辅与英国国会议员、前保守党党魁史密斯会晤,聚焦讨论北京对俄罗斯全面侵略乌克兰的支持,以及各国该如何对此采取更强而有力反制。
乌克兰国会外委会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和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分别是「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在乌克兰和英国的共同主席。IPAC串联逾40个国家及区域议会总计近300位成员。乌克兰是在2022年2月遭俄罗斯全面侵略后,于当年9月加入IPAC,目前总计有6位成员(含2位共同主席)。
IPAC表示,史密斯是与英美公益组织「乌克兰行动」(Ukrainian Action)的代表一同访问基辅。史密斯在与乌克兰国会外委会成员交互期间提到,北京已明确表达对俄侵乌行动的支持,而中国提供经济支撑,也是俄罗斯得以继续侵略的重要原因。
史密斯表示,中方立场无庸置疑。来自中国的军民两用货品和科技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添力;中国增加进口俄罗斯能源,这有助维系俄罗斯经济。中国既然是俄罗斯的盟友,就该被当作俄盟友对待。
梅列日科则在会谈期间,对中国的资讯操弄和北京对乌克兰的干预表达关切,强调各界有必要加强合作,全面深入了解并揭露中方相关行径。梅列日科提到,中国媒体散播为俄罗斯撑腰的叙事,企图削弱乌克兰主权。
有媒体报导指出,中国外交部长王毅7月初与欧洲联盟(EU)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会面时曾透露,北京不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战败,以免美国将全部注意力转向北京。不过,王毅否认中方对俄提供财政或军事等实质支持,并称若中国确实这么做,则这场冲突「早就结束了」。
自2022年以来,北京一再强调中国不是战争当事方,也不对任一当事方提供军事支持,但媒体所报导的王毅说法透露,北京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恐不仅是外界形容的「亲俄中立」,而是有明显的助俄动机。乌克兰胜利、战争结束,这样的结局也能让美国更有条件全力投入「对付」北京,但报导转述的王毅言论透露,北京认为俄罗斯的胜利更符合中方利益。
IPAC表示,英、乌国会议员今天在基辅曾讨论俄中军事协作日增对欧洲安全的影响,并强调有必要对助俄规避国际制裁的中国实体加大制裁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