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战微妙影响了全球经济和政治,长远看,意味着什么?

李少民教授漫画”当我们互相指责时,中国正在蚕食”,试图解释全球化凋零究竟是谁的过错。
照片:Radio-Canada / 李少民
Yan Liang
自今年一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展开针对全球的关税战,加拿大首当其冲。
加美代表经过了近半年的谈判,至今依然无法达成协议。特朗普在不久前宣布,从8月1日起,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还对钢材、铝材、铜征收50%关税等。
自1994年,加美墨三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正式生效,加拿大一直努力融入美国的经济圈,目前,向美国出口占了出口总额的75%。但特朗普贸易政策大转向,给加拿大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最新一项国际民调显示,加拿大对中国印象好转比例达35%,是25个受访国中涨幅最大的。同时,美国的国际好感度下降明显。
欧道明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李少民本周接受加广中文专访,畅谈特朗普关税战、贸易战,单纯从经济角度,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
特朗普关税战的目的
李少民介绍说,特朗普意识到关税是作为总统最容易使用的贸易手段。
他表示,在三权分立的美国,总统想动一动所得税,比如美丽大法案
通过,非常困难,要两党谈判,反复沟通让步,要国会批准。但美国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 Act
授予总统权力,可以用任何一种理由,增加和减少关税
。
特朗普征收关税的目标,可以提高政府收入,为政府项目买单,比如,已经宣布的扩大大规模递解无证移民出境
等。也可以抵消一些赤字。
当然,大家需要了解,关税最终是老百姓、消费者买单。有分析认为,接下来数月,美国的各种商品,可能包括油价都会上涨,普通百姓日常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但李少民认为,关税属于间接税,老百姓的感受上,也许没有像收入所得税等直接税那么强烈。
再有,关税是特朗普国际贸易谈判的主要手段。
李少民分析说,特朗普对所谓贸易协议,就是纸上签署的那种协议,越来越不相信。他就相信实力,我给你加关税,你按照我的说法来做,比如对中国施压,以及增加北约军费。谈判过程中,他通常让人摸不着头脑,以此保持谈判主动权。
特朗普特别有意思的是,他觉得盟国(包括欧洲、加拿大)占美国便宜,是个负担,他不高兴。他更看重的是 ,不要让盟国占便宜了,而不是更看重说,现在赶紧团结盟国跟中共抗衡。
欧道明大学管理学系教授李少民。
照片:Radio-Canada
他也认为,长远来看,关税对美国是有不利的。因为美国把关税抬得很高,最终会让和美国做生意的国家怯步,是否继续和美国做生意都会成问题。
有媒体分析认为,特朗普相信,关税将鼓励美国消费者购买更多美国制造的商品,增加税收,并带来巨额投资。同时,他希望缩小美国和其他国家,比如中国,的贸易赤字。
李少民认为,关税的目标和作用有很多东西我们都还要继续看。人们对关税的害怕程度可能比它实际的副作用要大,人们被吓坏了。现在看,它到底有多大的坏处?可能还有一些不是那么大的坏处,甚至还有一些正面作用,都有可能,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客观的。
不过,上任半年的特朗普,目前仅宣布和英国达成贸易协定。最近,他干脆向超过多个贸易伙伴国发出信函,提出8月1日最后期限签署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否则面临更高的关税。
中国才是全球化最大破坏力量
李少民强调,自己希望,他(特朗普)最后能明白过来,真正破坏世界贸易制度的,只有一个大国,那就是中国。
过去三十多年的全球化,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曾相信,别怕他是共产主义国家,加入世贸之后,中国经济发展会促进其民主化 —— 事实证明,这个愿望落空了。
不仅如此,中国藉着全球化变身经济强国之后,反而试图通过经济限制/控制欧美。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分析称,近来,中国以稀土为要挟,对欧洲制裁和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战都采用了强硬手段。
而在与中国贸易谈判过程中,最初他宣布对中国征收300%关税,但中国以自己控制的国际稀土资源要挟,特朗普立场软化 —— 这两周,甚至放松了原本对中国在芯片的禁运和限制。最新消息称,特朗普希望今年秋天访问中国。
李少民教授的分析认为,这再次证明,全球贸易中,让中国控制供应链中关键一环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特朗普短期用关税,能够促进世界供给链转移出中国,这也是非常好的。供应链都不一定是要回流美国,转移到其他盟国手中就很好。

李少民教授专著《中国举国大公司崛起》(剑桥大学,2022)。
照片:Radio-Canada / Shaomin Li
采访中,他再三强调,中国采取的是举国大公司模式,家国不分,以此在国际上与真正的自由贸易竞争,实质是严重破坏市场规则,是不平等竞争,也是全球自由市场最大的、关键性隐患。
如果加拿大人因为美国的关税转而认为应该和中国交好,那真是一厢情愿。共产党是把整个民主制度作为它的敌人。多年来,美国一直被视为它的头号敌人。中国从来不会改变,以后也不会—— 无论是跟你握手言欢,或给你钱,或提出韬光养晦,它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世界民主国家仅仅与中国在经济上整合,而不促进它的政治改变是不行的。
加拿大等盟友需咬牙耐心等待
李少民教授表示,他个人不同意特朗普对待加拿大和欧洲等盟国的关税战,认为没有必要。
而且,加拿大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无论加拿大等国家采取什么态度,强硬反击或者柔软身段应对,都很难完成和特朗普贸易谈判,因为特朗普不明确自己想要什么
,这给加拿大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李少民幽默地说,别忘了,这是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了,也许可以理解为是个阶段性的政策。比如关税告一段落后,他可能会转过来 —— 他的第一任期开始时,对盟国也很厉害,后来在蓬佩奥等的慢慢说服之下,逐渐侧重于中国问题。
他还分析,一旦特朗普卸任,就算是共和党人继任,也不会再采取特朗普对盟友的态度。
如果他(特朗普)把一些最挨骂的事情都咬牙做下来了,嗯,那下一任就好办多了,因为这个坏人都让他当了。包括对国际的警告,对国内养懒人和大学左翼思潮盛行,都进行了警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特朗普关税促进了加拿大不同党派达成共识。比如,自由党总理卡尼的 建设一个加拿大法案,C-5“,得到了反对党保守党的支持,得以在原住民一片反对声浪中,顺利通过。
这一法案赋予联邦政府新的权力来简化程序,推进经济项目实施,也致力于消除加拿大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和人才流动上的障碍,以此来对抗特朗普关税下的经济压力。
李少民教授表示,对加拿大来说,这是好事,美国就是政治太对立了。
而在国际上,加拿大总理卡尼向欧洲靠近的意图明显。上个月,加拿大与欧盟签署了安全与防务伙伴关系协议。
媒体分析认为,这一举动显示,加拿大和欧洲对于特朗普反复无常的策略感到失望
,正试图与美国拉开距离,加拿大和欧盟正在寻求更广泛的贸易伙伴和供应链的多样化
。
(发言仅代表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台意见)

今年六月中,特朗普抵达加拿大参加七国峰会,总理卡尼表示欢迎。
照片:Getty Images / Chip Somodevilla
Yan Liang文章来源于RCI:【分析】李少民:关税政策下,希望美国盟友认清,中国才是全球化最大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