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纽约华埠轿车冲人酿两死 社区不满安全疏忽

    肇事轿车保险杆与引擎盖被猛烈挤压扭曲,挡风玻璃碎裂,车顶向内塌陷,左前轮外翻变形。(记者刘梓祁/摄影)

    曼哈顿华埠坚尼路(Canal St.)与包厘街(Bowery)路口上周末再度发生命案,一辆报称失窃的轿车失控冲上人行道,令包括63岁华妇在内的两名路人丧生;事件引发社区强烈不满,指责市府多年来对该处安全隐患重视不足,要求尽快启动路口重设工程。

    本次19日清晨的事故发生在一向繁忙且事故频发的曼哈顿大桥入口处。据曼哈顿区长李文(Mark Levine)办公室,此路口自2014年以来已有12人死亡、超过700人受伤。他说,此路口「早已被视为危险地带」。

    李文批评市交通局(DOT)曾承诺在2024年秋季前提出重新设计方案,但如今早已明显逾期。「在人民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这样的官僚拖延是无法接受的。」他说。

    市交通局则在声明中指,「这名驾车者不该出现在街道上。我们正努力推动坚尼路沿线的安全改善,同时也会在州层级持续倡议立法,针对那些反复违规、对所有市民构成极大风险的高危驾驶者提出更有力的对策。」

    虽然当局早在2015年便提出和完成桥脚路口的重新设计,移除一个导流区以扩大行人空间、缩短过街距离,但仍被社区指交通规画混乱,行人动线与车流交错且缺乏明确引导,加剧通行风险,并要求展开对话。知情人表示,局方计划今秋重返社区进行宣导,并更新坚尼路沿线的工程进展。

    2021年3月,曼哈顿第三社区委员会亦通过决议,呼吁市府改善坚尼路的交通安全与减速措施。决议写道,自2016年至2020年间,坚尼路自哈德逊街(Hudson St.)至曼哈顿大桥路段共发生至少2567宗交通事故,平均每日近两宗。

    候任民主党华埠65B区领袖王镝表示,市府以且林士果(ChathamSquare)车道混乱为由,投入数千万元启动「通达华埠」(Chinatown Connections)计划,但更应优先将资源用于解决曼哈顿大桥附近频发的致命车祸问题。

    「通达华埠」宣布后,王镝于去年2月去信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办公室,强调「应该将资源用于解决曼哈顿大桥附近致命交通事故这一更严重的问题」。他批评道,「市府年年倡议交通死亡『零愿景』,曼哈顿桥头却是年年有人被撞死,视华埠居民人命如草芥莫过于此。」

    在本案发生未有24小时内,同一处则再有车祸发生。据市警纪录,在20日约凌晨3时,一辆轿车撞上一名20岁的男性行人。该男子受轻伤,被送医后情况稳定。来自新州的25岁男子福斯特(Eiquann Foster)被捕,受到酒后驾驶和非法持有管制药物罪指控。

    华埠19日清晨发生车祸,一辆报称失窃的轿车失控冲上人行道,连撞一名骑自行车男子与一名坐在长椅上的妇女,均当场死亡。(读者提供)
    本次车祸发生在一向繁忙且事故频发的坚尼路(Canal St.)交包厘街(Bowery)靠近曼哈顿大桥入口的位置。(记者刘梓祁/摄影)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