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俄无人机战力喷发,“爱国者”拦不住被摧毁?(图)

    随着俄罗斯官方媒体公开了,设置在鞑靼斯坦共和国的无人机工厂内部资料,美国“Military Watch”网站等欧美媒体蜂拥而至,就展示信息进行分析,以求获得俄罗斯无人机的详细资料。最终他们都得到了非常悲观的结论——在得到朝鲜和伊朗的支持后,俄罗斯无人机已经成长为乌克兰难以应对的庞然大物。

    ▲俄罗斯无人机产能确实大幅提升

    从俄罗斯展示的内部视频来看,这是一家专门生产“天竺葵-2(Geran-2)”自杀式无人机的工厂,这是目前对乌克兰防空系统,造成最大压力的远程武器——从今年5月份开始,俄罗斯每隔几天,都要集中至少400至600架“天竺葵-2”,配合“口径”、“伊斯坎德尔-M”对乌克兰发动饱和空袭。乌克兰虽然动用各种手段防御,甚至不惜让F-16使用机炮近距离拦截,但面对这么大的规模,依然免不了有大量漏网之鱼,损失非常惨重。

    ▲俄罗斯的“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生产工厂


    按照“Military Watch”网站的说法,在最近一次空袭中,“天竺葵-2”不仅突破了乌克兰防空网,还配合其他武器,精准摧毁了三套“爱国者”导弹发射器,以及一套AN/MPQ-65防空雷达。考虑到乌克兰现在极度缺乏“爱国者”,德国刚刚以50亿美元的代价,才勉强从美国购得两套“爱国者”,准备在明年交付乌克兰,这个损失足以让乌克兰痛彻心扉。而基于伊朗“见证者-136”演变的“天竺葵-2”,之所以能从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发展成现在的主力装备,也堪称俄罗斯远程作战思路的代表作。

    ▲“爱国者”现在对乌克兰太关键了


    2022年秋季,各路战场都进展不顺的俄罗斯,用数千万欧元现金和缴获的一批美制武器,换到了伊朗提供“见证者-136”的承诺。后续伊朗不断扩大援助规模,并提供整套生产技术,获得了更加丰厚的收益。2023年7月,在俄罗斯开始使用国产版“天竺葵-2”的情况下,一家英国调查机构通过分析残骸,得出了俄罗斯大幅修改设计,通过使用碳纤维减轻重量、优化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等手段强化性能,并实现100%国产的结论。

    ▲伊朗原版“见证者-136”,也就是著名的“小摩托”


    但来自多个国家的零部件背后,高度复杂的供应链,也使得“天竺葵-2”的产能一直不高,俄罗斯不得不“扣扣搜搜”地使用这种武器。而巡航导弹、近程战术导弹的生产成本和速度更不理想,所以这段时间对乌克兰腹地的打击效果并不佳。直到今年初,“天竺葵-2”才产能才开始爬坡,从之前每月不到1000架,增长到每月3000架以上。到今年6月,这个数字进一步攀升至6000多架,而俄罗斯设置的目标是每月15000架。骤然暴涨的产能不会没有原因,欧美对此给出的解释,是朝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力援助俄罗斯。

    ▲“天竺葵-2”产能暴涨是肉眼可见的

    这种援助并不仅仅局限于先后派遣的数万作战部队,更意味着朝鲜庞大的军工产能开始发力,并将海量作战物资运往俄罗斯,“天竺葵-2”就是其中之一——俄罗斯并未进入战时作战体系,无法动员所有资源生产军用物资,而以朝鲜这几年发展的高端军事装备来看,量产“天竺葵-2”大部分零部件都没有难度。此外,“Military Watch”网站还声称有25000名朝鲜熟练工人抵达俄罗斯,直接参与“天竺葵-2”的组装生产。当零部件供应和组装人力的问题都解决了,“天竺葵-2”产量不想涨也难。

    ▲战术导弹好用,就是太贵,效率偏低

    从最初大家熟知的“小摩托”,到现在让乌克兰头疼不已的“天竺葵-2”,俄罗斯在持续数年的摸索中,逐渐找到了现有技术水平下,效率最高的远程武器。而曾经作为主力的诸多导弹,在使用数量大减的同时,杀伤效果却明显提升——从资源消耗的角度上来看,俄罗斯收益巨大。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