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华人私下换汇痛失2万帐户被冻 陷诈骗案回中国配合调查

    华人私下换汇屡传诈骗,宜小心。(取材自Unsplash)

    由于外汇管制、手续费负担和额度限制等原因,许多南加华人选择私下换汇。然而,这也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近日,一名南加华人便成为诈骗受害者,遭遇换汇陷阱,除两头空的美元与人民币外,还卷入诈骗案,最终不得不亲自飞回中国配合调查。

    住在南加州的留学生小李,临近毕业准备回国,决定处理家中的二手家具。这时,他遇见回收二手家具的华人Stanley(化名),Stanley得知小李手中有不少美元现金,便主动提出协助小李换汇,承诺将人民币导入小李在中国的银行帐户,但要求只收美元现金。小李没有多想,便将2万美元现金交给Stanley进行兑换。

    中方机构 提醒有诈

    然而,这笔交易未如小李所愿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另一位刘女士,有意购买小李的汽车,便通过中国的银行帐户,将人民币汇款给小李。由于每次汇款限额规定,刘女士不得不分批转帐,前两次顺利完成,但当她尝试进行第三笔汇款时,发现资金无法转出。随后,刘女士收到来自中国方面机构的短信,提醒她可能遭遇诈骗。

    刘女士的短信,分别来自中国的国家反诈中心和银行,提醒她可能遭遇「其他类型诈骗」,并表示为保障资金安全,她的帐户被临时监控,资金被冻结。随后,刘女士还接到来自当地公安机关的电话,表示她涉嫌诈骗。经过多番思考,刘女士觉得小李的帐户,可能出现问题。

    在接到刘女士提醒后,小李发现他的银行帐户也被冻结。经过与银行确认,小李得知帐户被系统封禁,并且会在48小时后进行解封处理。如果未能解冻,则有可能是公安机关或司法机构参与封禁。小李说,他并未涉任何债务纠纷,被封禁的唯一可能原因,是兑换的人民币来源存在问题。

    帐户冻结 钱未入帐

    经过与银行及公安机关的联系,小李得知来自浙江、贵州和广东三个地方的公安刑侦大队,都通报称他的银行帐号涉嫌与诈骗有关,因此该帐户被封。最终,小李本该换取的人民币未能入帐。公安机关表示,部分涉案帐户的受害人已经报案,但案件细节无法透露。小李推测,兑换人Stanley可能在两头进行换汇诈骗,但这个Stanley早已消失无踪。

    最终,小李不仅失去2万美元现金和换来的人民币,还因涉嫌诈骗,而被要求亲自到中国配合调查。他已经购买回国的机票,希望能尽快解决此事。与小李进行转帐的刘女士,则因涉该案,所有银行帐户被冻结15天,她只能依赖家人先行垫付信用卡欠款费用,等待解冻。

    集团作案 防不胜防

    华人私下换汇遇到骗子的事件屡见不鲜。许多华人曾在社交媒体分享类似经历。根据网友反馈,骗子通常会先进行人民币入帐,然后要求提供美元现金。然而,一旦人民币导入中国的银行帐户,便会遭遇冻结,最终资金被退回。令人担心的是,报案遇到诈骗和提供私下换汇的,可能是同一伙人,属诈骗分子集团作案。

    此外,有些骗子会以租房、购车或回收二手家具为幌子接近受害者,然后取得信任,再询问对方是否有换汇需求,从而进行诈骗。

    编辑推荐

    • 换汇不成被枪指脑门 律师:华人社区每周都发生

    刘女士收到的来自国家反诈中心和银行短信,提醒她可能遭遇「其他类型诈骗」类诈骗。(图/刘女士提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