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罢免结果揭晓,台湾人民用不同意罢免票向赖清德总统说「不」,甚至给予7名蓝营立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比上次当选还高的票数,让他们撑过罢免难关,这显示蓝绿高度对决下,不只催出基本盘,更激发蓝白在野合力抗绿的决心,此外,民进党追杀在野意图弱化国会的野心,连中间选民也忧虑,共同起身反罢免,守护监督制衡的力量。
这场史上规模最大无差别罢免行动,导致台湾社会陷入长达一年的对立与撕裂。赖总统宣称要「用更大的民主解决民主的纷争」,通过一次次选举罢免「打掉杂质」,但口中所谓的民主,竟沦为操作仇恨政治、打压异己的工具,令人不寒而栗,反而促成在野结合公民力量大团结,力阻赖政府实现一党独大。
赖总统不甘国会席次选输,就动员全党和罢团联手罢免;但这次罢免票数与当选票数比较,新竹市长高虹安、立委郑正钤、基隆立委林沛祥的不同意罢免票,远高于他们的当选票数。蓝白合体抗恶罢,展现在野团结的实力,而新北张智伦、桃园鲁明哲、邱若华、吕玉玲、台东黄建宾也获得选民有力奥援,让他们获得比去年立委选举更多的票数。
「尊重少数、服从多数」是最基本的民主常识,小学生都懂的道理,却在这场罢免运动中被民粹与对立取代。罢免是宪法保障的公民权利,现在却成了国家总动员的工具,在国家机器动员下,百工百业被迫表态,异议者被标签为「杂质」,整体社会仿佛陷入一场去反对声音、驯化异己的运动。这不仅是对民主价值的反动,更意图弱化国会监督,对不同声音人民的清算。

当民主制度成为打击异己的武器时,所谓「更大的民主」就成了当权者手中尽情挥舞的鞭子;如果失去反对声音与制衡力量,台湾只能一言堂,掌握权力的人姿意滥权,国家将变形为违宪的威权大怪兽。
赖总统要「打掉杂质」,难道把不同意见的人当成杂质,就是总统的治理哲学?难道要通过一场场选举与罢免,把不同立场、不同声音清除殆尽,就是他口中「更大的民主」?
民意的抉择已揭晓,大罢免结果就是一记警钟。人民用手中的选票,终结这种将罢免做为斗争工具的仇恨政治,阻止失控的领导人带领国家走向碎片化。这是一次民主试炼,台湾的选民用更高的智能展现更成熟的民主,这正是赖总统该上的民主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