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罢免结果重挫绿营,作家杨照指出,仇恨动员无法不往外扩散,关键在于「无差别」,将国民党立委全数刻画成中共的帮凶、国家的内奸,这样的论述可在自我团体中激化认同,却很难说服未被激情动员的人,反过来会让这些人反感。
杨照指出,大罢免最大的盲点之一,很多陷入激情中的人至今看不到、不愿去看,将「抗中保台」和「大罢免」想当然耳链接起来,以无差别罢免国民党立委的方式来达成「抗中保台」目标,是他们自己心中、嘴上创造出来的,并没有那么高的现实说服力。没有进入那种狂热想像情境中的多数人,无法同意、无法响应这样的情绪。
杨照认为,更糟的另一个盲点,很多陷入激情中的人至今不愿去看的,是当激情以「罢免」来表现,就必然表现为高度的攻击与仇恨。罢免不同于选举,选举要凸显候选人的正面素质、政党的政策主张等,然而一场「大罢免」没有任何正面的因素能成为焦点,当然是攻击再攻击,激情攻击最终燃起自己心中强烈的仇恨,将仇恨投射在自己创造出来的邪恶对象上。
杨照说,将国民党立委「无差别」视为敌人,先决定应该罢免他们,再来针对他们每个人都发动强烈攻讦,这样的想像投射愤怒,当然会进一步扩散为无差别地针对所有反对罢免的人。于是到后来实质的论点变成「只要不支持罢免的,甚至只要不明白表态支持罢免的人,就是中共同路人,就是要将台湾出卖给中共的人。」
难怪到投票前几天,掀起疯狂的表态热。杨照说,表态支持罢免的社群贴文,立即就被动员而来的赞和留言淹没了;甚至有人自己表态还不够,还要借由替别人表态来获得更多赞美,沉浸在如此全面虚构想像的战斗心境中,当然就看不到、感受不到没那么一面倒的现实了。
杨照说,幸好现实是,许多人有不同理由不同意「大罢免」,不同意「大罢免」其中一项最强烈的动机,是对以集体霸凌方式无差别将别人打成「舔共」的反感;不是所有爱台湾的人都必须支持「大罢免」,也不是所有不支持「大罢免」的人都是被中国渗透的台湾叛徒。
他也说,现实是在民主制度中,不表态的人也有同样等值的一票,叫得大声的人和沉默的人拥有同样的公民权利,结成团体的人和独立判断独立行动的人,也都拥有同样的公民权利。在民主制度中,请不要霸道地要以自己来代表全体,台湾就是所有台湾人的台湾,不是一些人宣称自己是对的就代表台湾,要将其他人的不同意见不同立场予以取消。
杨照呼吁,大家谦卑地回到个人立场,看到民主就是肯定个别、多元,也就必然反抗「无差别」。公民有罢免的权利,大罢免最大最严重的问题就在其「大」,从一开始就采取违背民主的「无差别」攻击态度,从无差别攻击国民党立委,发展到无差别攻击不同意见者,傲慢地将自我团体升高为台湾代表,这绝对不是好的、正常的民主精神;毋宁倒过来,这样的傲慢遭到挫败,被迫承认还有别人别种意见应该受到尊重,才是这次最好的民主收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