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罢免大失败后,赖清德总统目前内外交逼。除了在国内及党内面临被追究罢免失利责任,原定8月出访计划也因美方疑虑而生变。
赖清德不是中华民国唯一在过境外交受挫的元首,但赖清德出发前面临的处境,恐怕是史上最为艰困。在内外不利因素下,总统府28日回应「考量近日南部风灾灾后复原、与美对等关税及区域情势等,赖总统近期暂无海外访问之安排」,形同用风灾、关税和区域情势,给自己一个下台阶。
赖清德将过境美国定为今年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件「最重要的小事」在美、中追求进一步接触的大环境下,恐怕已沦为美国总统川普所谓「有用的筹码」;或者说,川普在赖过境一事上更看重北京的感受。无论是川习会、美中贸易谈判、稀土或磁铁,对于川普的吸引力,都比赖清德过境美国大得多。
为了过境美国,台方官员已展开一段时间的前置作业,过程中,台方态度十分积极,但美方态度摇摆,增添全案不确定性。

彭博资讯报导也称,台湾官员直到上周稍晚都没有获得美方开绿灯,使赖清德出访计划陷入混乱。
赖出访消息刚曝光时,获得在纽约过境的待遇;纽约是中华民国总统过境美国目前能得到的最佳待遇,若顺利成行,可以解读为赖清德的执政获得美方肯定。
进一步分析所谓的美方态度,在交涉过程中,友台的美国官员依然希望能促成过境惯例,但大家都深知最后决策者是川普,也忌惮于川普的反复多变。
此事系于川普一人之手,哪怕国务卿鲁比欧再怎么友台,也不会违逆川普和川普正在下的美中棋局;和九年前川蔡通话不同的是,今日的川普更加看重北京的态度,也深知台湾是北京最敏感的议题。
对美国来说,中华民国总统过境有其惯例,或许是小事,但在北京眼里,这是天大的事,而台湾在夹在美中台的三角中,以及台湾的国际处境而言,过境往往比出访本身更为重要。
赖清德面临美中台逆风格局,加上国内大罢免大失败,不仅重伤民进党士气,也让赖的领导威信受到挑战。出访生变、过境受阻,影响的层面不会是单纯出不去,当前正在谈判的台美关税,以及未来三年的台美关系甚至两岸关系,都可能受到冲击,需要赖清德提高警觉,再徐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