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欧盟弃守零关税底线 美欧贸易协议释出一强烈信号

    美国总统川普(右)与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左)27日在双方签署贸易协议后握手。(路透)

    华尔街日报分析川普如何在关税谈判中对欧盟取得优势,主因是欧盟官员放弃零关税的努力,转而寻求能达到的最佳协议。欧盟改变策略,提出增加购买美国能源产品并降低部分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

    在27日于川普位于苏格兰的高尔夫度假村进行的关税协议谈判中,川普一坐下便表示,他希望欧洲能确实履行增加对美投资的承诺。据知情人士透露,川普质疑在达成协议后,欧洲企业是否会轻易放弃投资计划。欧盟领袖向他保证投资计划真实可行,川普则回应:「证明给我看。」

    欧盟官员随即枚举已准备投资的企业名称,并表示在贸易协议下,原本近2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将进一步扩大。在谈判结束时,川普宣布对欧盟实施15%的基准关税,而非他先前威胁的30%。他表示,根据协议,欧盟将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并在三年内额外承诺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欧洲官员表示,6000亿美元的数字来自私人企业的投资计划。

    这项协议被视为川普的胜利,也释放出最强烈的信号,就是各国认为美国的关税体制将长期存在,而非短期政策。这项协议的达成源于欧洲思维的转变:欧盟官员在近期谈判中不再试图完全消除关税,而是寻求控制关税对欧盟企业和经济的损害。

    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表示,15%的关税「对某些企业确实是一项挑战」。敲定协议前,川普的幕僚曾致电欧盟官员,确认谈判中将重点讨论欧盟如何为美国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

    欧盟最终接受川普提出的15%关税水平,这与其最初较为对抗的态度形成对比。川普在3月对钢铁和铝材征收25%关税后,欧盟曾制定报复性关税清单,针对美国进口商品,包括花生酱和哈雷重机等产品。欧盟官员当时表示,部分产品被选中是为了对川普造成最大的政治压力。

    5月,英国与美国达成协议,将关税定在10%,川普设置的全球基准关税水平,当时一些欧洲官员对此不以为然。瑞典国际发展合作与外贸部长班杰明.杜萨(Benjamin Dousa)当时表示:「如果欧盟得到的协议与英美协议相同,美国可以预期我们会采取反制措施。」

    然而,欧洲官员最终将10%视为最低关税水平,最后得到15%。他们注意到川普政府官员提到关税带来的财政收入,显示关税政策的重要性与延续性。

    热点

    发表评论